近年社会上出现一个现象,很多“正义的”作家都开始批评当下盛行的“心灵鸡汤”类文章,那我们究竟该不该看这类文章。
1
何谓”心灵鸡汤”,让我们拆分一下,先看“鸡汤”一词,不难理解,本意是指用鸡作为原材料之一熬制的汤,一般具有滋补功效。再加上“心灵”一词的修饰,其含义也就呼之欲出了,即在心灵缺乏养分时给心灵驱寒补气,增加能量的文章。一般包括奋斗励志类,成功学类,文艺暖心类……鸡汤虽能驱寒,却不顶饿,只一碗鸡汤下肚,过不了多久肚子就咕咕作响,而且鸡汤喝多了也可能虚不甚补……
2
再看鸡汤类文章何以如此盛行。首先从文章本身来讲,这类文章一般浅显易懂,属于快餐式阅读,符合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且内容看起来真实贴切,容易引起共鸣,文章传递出一种正能量,是很多拼搏路上累了、无力的人所需要的。其次,我们对于鸡汤文的接触一般要从初中说起,甚至有些人是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了。犹记得当时用烂了的却还舍不得丢弃的万金油句子:“奥斯特诺夫斯基在他钢铁般的意志下,对抗病魔,成功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巨作。”当然还有频繁出现于作文之中的贝多芬等,直到后来老师们看厌了,便要求我们不准再写贝多芬,于是类似《作文素材》的杂志、图书开始受到追捧,里面全是很正能量的人物故事,也就是心灵鸡汤。所有大家都是熬过鸡汤的人,虽然我们熬的鸡汤一般都倒掉了……到了高中,我们少写鸡汤类文章了,我们开始喝鸡汤,因为这个时期的同学每天消耗的能量是非常多的,很容易出现无力感,但是传说中美好的大学在召唤,所以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喝下一碗又一碗鸡汤。然而进入大学发现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于是乎“迷茫”成了大学生最主要的形容词。我们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往往期望通过心灵鸡汤获得。而当我们终于走出社会,在成功学书籍的指引下摸爬滚打后仍然不能进入上流社会之后,无力感油然而生,我们又从心灵鸡汤中找寻安慰,“要学会享受你所拥有的”“走出去看看”……所以中学生和年轻人成了心灵鸡汤的主要受众群体。除了这些因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的社会大背景。我们国家用30年实现了6.6亿人的脱贫,外来的文化、经济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在此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很多人看到了商机,也认为自己能在这股潮流中出人头地。我们都渴望成功,而且并不希望这个过程太长,于是成功学书籍悄然走红。
3
纵览批评者的观点,一般都在批评作者(或者编者)和文章,比如:刻意安排、偷换概念、缺乏逻辑等。但往往这些不合格的鸡汤已经与我们最开始的定义离经背道。其实还有一方面的原因要从读者身上去寻找。很多人阅读心灵鸡汤都是为了逃避现实,寻求心灵的安慰,结果日渐麻痹了自己,尽管很多人并不自知。只阅读不思考的阅读方式是有待考量的。
4
回到正题上:那我们究竟该不该读心灵鸡汤?该与不该的问题本就因人而异,阅读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尽管很多鸡汤类文章让人诟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它传达的还是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是符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而且有些鸡汤确实能补充人的能量。我们在高中时就学过那篇文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面对心灵鸡汤我们也应多思多想。阅读前思考自己究竟是否需要,如果确实乏力或无聊了,可以一读。读后的思考更重要,一篇不好的文章也能教会我们一些东西,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去发现它的不足或错误在哪里,如果是你你怎样改,在生活中你又该如何避免这类错误。如果是一篇看了感觉没什么问题并且道理也讲得通的鸡汤,你还是要思考:这个道理能帮到你吗,你怎样将其融会贯通运用到生活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你不去做,那一切都免谈!
5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它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要急功近利!成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很快获得,除非乱世出英雄,但英雄也不是一日养成的。所以不要害怕成功来得晚,虽说人生苦短,但毕竟还是有那么几十年,并且即使你到了四十多、五十多甚至六十多、七十多岁,你也并不是就不能再为梦想拼搏了。我们国家推行了退休制度改革,增大了退休年龄,这一制度的施行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人越年长,经验越多,做事情也能做到得心应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你会得到你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