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达子
本文共2573字,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前言
他一生只打了一次胜仗,却以这场战役换来了中国三百年的和平,他就是是陈汤。一个西汉时期的名将,凭借着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将匈奴击败,让他们再也不敢侵略中华大地。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成为了广泛流传的千古名言。
今天老达子带你走进汉朝,看看这个千古名言背后的故事~
平凡的起步:如何将一手烂牌打好?
陈汤从小生活在家境贫寒之中,一家人难以维持基本的生计。为了度日,陈汤的家人只得借债为生,并有时通过写状纸来增加收入。
然而,在那个时代,商业活动已被视为投机取巧,而放贷更被认为是利用他人困境谋取私利的行为。因此,替人写状纸这样的工作在当时被视为缺乏道德水准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大多数人或许只能顾及自身生计,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然而,陈汤显然与众不同,尽管他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却非常勤奋努力,并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
如果放到现在的社会,一个在贫困家庭中自强自立、积极读书的人必定是众人眼中的楷模。然而,对于同村人来说,他的行为却被贴上了“不要脸”的标签。
这种偏见或许可以理解,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陈汤家庭依靠不道德的收入维持生活,同时他却专心致志地读书,周围的人难以相信他会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然而,陈汤的确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
他深知在家乡,自己名声不佳,无论是本地的资源还是人际关系都无法支持他的发展。因此,为了自己的未来和那些他所读过的书所激发的远大抱负,他必须离开家乡。
成年后,陈汤来到了长安。作为中国经济和政治交流的重要城市,长安具有很高的包容性,而陈汤的命运也在这里发生了转折。
长安漂的华丽转身:遇贵人,出使西域
陈汤初来到繁华的长安,处境并不太好。他只能利用自己的学识,在御膳房找到了一个小官的职位,负责采购食物和材料。这份工作既收入微薄,也无法施展他的抱负。然而,陈汤并不甘心将自己的才能埋没,他渴望有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长安,他结识了当时权势显赫的富平侯张勃。张勃虽然性格傲慢,但对人才非常看重。他与陈汤一见如故,经过几次交谈后深感惊讶,决定向朝廷推荐陈汤,让他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或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再经过一系列的磨难以后,陈汤终于当上了郎官。在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后来陈汤上书朝廷,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主动请求出使西域。后来他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职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西域路途遥远,沿途民风复杂。陈汤在出发前特意查询了西域的地理和各国关系,对沿途情况了如指掌。这让甘延寿大为意外,他之前曾对陈汤的学识和才能持有轻视态度。
匈奴郅支单于:背信弃义的小人
在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出现权力斗争,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把儿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呼韩邪单于后来向汉朝称臣并返回故土,而郅支单于则向西征服了三个国家,但因为汉朝偏护呼韩邪单于而怨恨,困住汉朝使者并羞辱他们。
之后,郅支单于请求带走入侍的儿子,汉朝商议是否派遣使者,最终决定派遣卫司马去护送。然而,贡禹等人认为不应该满足他的要求,只将其儿子送到边境地区就返回。
汉元帝最终答应了派遣,但郅支单于在到达时背信弃义杀死了谷吉等人。之后,郅支单于还多次攻打乌孙和其他国家,导致西部空虚,百姓流离失所。
最终,郅支单于骄傲自大,杀害了康居王的女儿和显贵,征发百姓修建城池,并拒绝听从汉朝的命令。
当机立断:矫诏出兵
陈汤明白汉朝廷与郅支单于之间的矛盾已越来越深,再加上郅支单于手握的广阔领土,对中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能在这次出使过程中击败郅支单于,就能扩大汉王朝的影响力,并为汉元帝解决麻烦。
他分享了自己的这个想法给甘延寿。两人分析郅支单于的条件其实并不强大,甚至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会成为防守时的隐患。但攻打郅支单于毕竟不是一件小事,甘延寿认为应该提前请示朝廷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陈汤主张不去请示,因为他认为许多朝臣目光短浅,不一定会同意行动,所以他建议直接出兵。
当时甘延寿生病卧床,陈汤便伪造了朝廷调令,集结了西域各国的军队,准备攻打郅支单于。甘延寿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儿惊出病来,因为伪造朝廷调令的罪责是不可谅解的。
但是,由于大军已经集结,现在只能借此机会取胜,或许还有免除罪责的余地,所以甘延寿同意了陈汤的决定。
陈汤先攻打了袭击过乌孙的康居,把康居从乌孙那里抢来的人口资源全部归还,以此与乌孙结成了良好关系。同时,他还与康居的显贵暗中结盟,相约打败郅支单于。
在准备好一切之后,陈汤率领军队来到郅支单于的城下,表面上宣称此次行动并没有其他意图,只是想与单于缓和关系,并让单于派人迎接。但郅支单于自然会知道来者不善,也拒绝打开城门。
陈汤认为郅支单于无礼在先,辱没了汉元帝,于是开始进攻。战事开始后,如陈汤所预料的一样,郅支单于的防御非常脆弱。郅支单于本想逃到康居那里寻求援助,但由于与康居的联盟遭到破裂,他只能选择守城拼死抵抗。
然而,一场战争并不仅仅取决于意志坚定。即便郅支单于选择了勇敢的防守,但在汉军强大的攻势下,这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很快,郅支单于城破身亡,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被杀。
最终,陈汤这次的矫诏出兵可以说是以大胜告终,经此一败的匈奴足足经过了三百年才慢慢恢复了元气。
人生的高光时刻: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与甘延寿的征战,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回到长安后,陈汤受到了汉朝皇室的嘉奖,被提升为右扶风太守。
陈汤在这场胜利中为汉朝西域争取了“安全通行证”,边境也迎来了长达数百年的稳定,他在上书朝廷的时候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千古名言。
回顾陈汤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勇往直前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功绩不容置疑,但也因其大胆冒进的行事风格带来了一些祸端。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总体而言,那些暇疵都无法掩盖他辉煌的一面,他的光辉成就依然熠熠闪耀。
老达子说
陈汤的一生虽然只有一次胜利,但他的影响超越了千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做“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陈汤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无论身处何时,我们都应该有坚定的信念,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和勇气。这种爱国情怀从古至今传承不衰,成为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