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月和4月的简书一周一更,初步可以找到写作的一些感觉,但是在简书上发表的文字,在定位和内容规划上都还是显得有些混乱,有读后感,有日常记录,有专栏的复盘。尽管前期有初步的计划,但是走下来,还是会发现,总体上这是一个阅读驱动的写作方式。现在我要做的日更应该是通向更长远的写作计划的第一步,这个第一步就是培养一个以写作为驱动的“阅读”习惯。
这两种写作的的差异有两个。
写作驱动是对阅读价值的初步展现。对于阅读而言,这个动作本身从来都不会给自己带来直接的价值,经由阅读材料触发的共情,思考和理解,进而产生的一些实际的行动,这个才是价值所在。在阅读驱动的状态下,更多地会带有娱乐和消磨时间的性质,而并没有触发更多地主动思考。而写作驱动,可以让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一种更加深刻的觉察, 这个可不可以用在自己的写作素材里面?他为什么会这么理解这个问题?我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如果是我来写,我会怎么写?对得到订阅专栏的阅读,可以采用写作驱动的方式。这也是一年多以前,笑来老师为什么一直要鼓励专栏读者去留言的一个原因吧。那时我觉得这只是笑来老师的一个增强互动的技巧。现在,从我所在的这个写作社群来看,那个时候真正用心持续去留言的人,都在产生很大的变化。这是写作驱动带来的价值。简单来讲,不管刚开始写出来的东西怎么样,写作驱动,会让你去反复去读去琢磨,去结合自身去思考,最后还能把飞来飞去的思绪固定下来,这就是一个提升阅读价值的过程。
写作驱动是践行主题阅读的一个有效方式。 当写作作为深一层驱动力,就需要更有意识的控制和筛选阅读材料。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到阅读方式的四种形态,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就我目前的阅读经验来看,依旧停留在基础阅读的阶段,也就是拿到一本书,从头到尾没有太多障碍的读完,或者看到一个公众号的推送,就点开去阅读。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对自己注意力没有控制的表现。对于一些自助类书籍,我可以做一些检视阅读,对于一些比较难啃的思维类书籍,也会偶尔做分析阅读。但是寻找多个维度材料,就某一个主题去做研究性的阅读,我几乎没有做过。这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因为我知道这些概念是7年以前,也就是说,7年时间,我在阅读这个技能上,没有得到很大的进步。无论是李笑来在2011年去研究比特币也好,还是战隼去学习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也好,主题阅读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探求真相,形成自己框架,同时推进自己进一步行动的重要方式。就我之前的短暂的写作经验来看,写作的过程中去回顾和寻找材料的过程,带有很多主题阅读的痕迹,所以,我想初步用这种方式去践行主题阅读。
目前想要去做的几个主题阅读,包括写作,产品运营,金融与区块链,自我提升。5月,我想要在简书的日更计划里面做的是关于写作,也就是寻找关于写作技巧的学习材料进行研读,然后在简书当中进行输出。这其实对日更写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不知道我能走到哪一步,但还是想要 one step futher,走出写日记感悟的舒适区,做一项挑战。至于具体的阅读材料,我会在明天的日更里面作进一步的梳理。
我是不二唐卡,我的微信是lisangku,这是我在简书日更的第4天。期待遇到同样也在阅读和写作道路上前进的你,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