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直在加班
有个商业案例,一个老板高中文化,90年代就在一个小城市做生意。当时因为入行早,竞争少,生意好做,他迅速席卷占领了当地整个市场,如烈火烹油一般,短短几年时间开了好几家分店。
按说这个时候,应该是要稳打稳扎,巩固市场,建立品牌,形成口碑。但在经营中,他表现出一种越来越多的情绪,导致他后来作出一系列错误的决策。
这个情绪就是看不惯别人。
看不惯别人做品牌。他的每一家分店,都会取一个完全不同的名字。原因在于,他觉得市面上那些做品牌的,比如成本十几块钱的衣服,挂个牌子就收你一百,布料和做工都和地摊货一样,这说到底是骗人,是抬高价格。但是他却没有看到品牌的商业价值。
所以他始终坚持不做品牌。在更新店面地址和重新装修后,他将自己经营了十年的一家老牌店换了名字。这个动作直接让一大批老顾客白白流失(很多顾客已经习惯去他那消费)。
看不惯别人做活动。后来,市场的竞争对手也迅速增多,不少对手开始引进新的管理手段和市场人员,并且在大街上轮番开始做促销活动。
面对竞争对手,他又看不惯了。新的管理手段他认为没自己亲自管理好,促销活动他又觉得虚张声势。总之就是,对手做什么,他就嫌弃什么。
2009年,历经十多年辛苦耕耘,他终于又回到了原地,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再扯一个老一点的案例,项羽的故事。项羽当时一系列的做法,也可以归结为看不惯。
无论从家族条件、个人才能、民众支持等里里外外的条件,项羽实际上都是有优势的,但是“看不惯”别人,成为他吃苦头的一个作死大因。
他看不惯文化人。他力能扛鼎,功高气盖世,真真的是武林大V。但是武功虽好,但却看不惯文化人。他自己觉得大丈夫应该带兵打仗,所以就否定读书谋划。实际上学武带兵和学习文化没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但是他却过度敏感地否定文化、甚至是否定了谋略。在他心里,“跟老子去操场1VS1,这才是真爷们”。
他看不惯比他过得好的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看到秦始皇逛街然后直不隆冬地说“彼可取而代之”,好比突然街上看到一个土财主,见别人坐着大花轿,就要抡起袖子想把别人干掉的样子。这种心态又反应到他对刘邦的态度上,人家按照约定先取下咸阳,但是他就是看不惯别人比他好,硬生生把别人赶出来,在刘邦心里直接埋下了刺。这且也不说了,项羽看不惯别人过得好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他舍不得给下属封赏奖励,对于有功劳的手下,他就是双臂紧紧抱住橡皮印章,左思右想就是舍不得给别人盖个章带个帽。
他看不惯比他行的人。这个不用说了,项羽乌江自刎,临终最后一句话,不是反思自己不行,而是像个耍脾气的孩子,指着老天喊“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意思就是说,不是我打仗比不过刘邦,是老天爷让他赢。死到临头也看不惯别人,还看不惯江东父老,怕回去了遭人笑话,最后把自己作死。这是看不惯别人说他。
看得惯别人,尤其是看得惯别人比自己好,从正常普通人心里上说,就是承认自己有差距。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正常人是不喜欢承认自己不行,或者比人家差的。
活出有尊严,活得有出息,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最想达到的人生状态。但是如果让这种想法走入牛角尖,又可能走向天枰的另一边。
但作为一个有理性思考的人,“看得惯”,或许是自己一个很重要的情商和智商体现。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解释了他对情商的看法,所谓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这是一个非常到位的理解。
一个普通老百姓,没车、没房、没钱、没地位,要让日子过好,让生活有进步,最踏实的办法就是跟社会、跟市场、跟朋友、跟家人实现合作,营造共赢。而“看不惯”,首先就否定了这条通道,从此将自己逼向一条窄路。
看得惯比你成功的人,才能提升自己。我们身边总是会有这样的人,年纪比自己小,脑子比自己聪明,长得比自己好看,家里比自己有钱,大部分正常人一定会心生不平,这是正常的。产生这样的心理,实际上是人在见识局限上所造成的错误假象。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自己的人生,因而也局限在这一种认识框架中,从而很容易将别人的表象,与自己的现状联系到一起,导致产生“同样都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的想法。而看得惯比自己成功的人,首先就让自己在意识中承认不同见识,承认别人的经历,承认别人的付出,承认不同客观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这就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观。一旦认识观正确,人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才能够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去提升自己。
看得惯比你厉害的人,才能突破自己。这个好比我进行写作一样,一开始我会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最牛的,别人写的东西都是很烂的。一旦形成这种认识,我就永远无法自我提高,永远在一个封闭的思想空间进行体内循环。所以为了进步,为了写得更好,有更多人看,我就不得不逼着自己承认别人比我行,去看那些牛人的作品,去体验他们的文笔,分析他们成功的地方,这样就是培养自己越来越看得惯比我厉害的人。这种“看得惯”,就是在自己的心智空间中承认存在差异认识,承认存在不同知识,从而对比出自己的不足,帮助自己寻找突破。
看得惯比你过得好的人,才能过好自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才买新房又要买车。人生无时无刻都是充满对比,当了县级干部,就一定想当厅级干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种思想是一种正确向前的认识,没有什么错。但假如“我没有的别人也别想有”的心态不可取,首先这个世界不会因你而存在,不会因为你的想法而阻止了别人的进步。其次世界相对机遇有限,同样的条件下竞争同一个机会,总会有人忧伤有人愁,看不惯别人过得好,最终到头来只可能是苦了自己。所以,还不如看得惯,即使这个机会没有成功,握个手,自己再去创造机会。真正有创意和行动能力的人,终究会让自己实现“从0到1”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规律就是这样。看不惯,不接受规律;看得惯,接受规律,然后使用规律,这才能做得成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