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不太看战争片的人而言,入影院看“敦刻尔克”,多少跟导演诺兰的名气有些关系。以前看他导演的“盗梦空间”,就很为那种迷幻般的时空/情节切换而着迷。
网上对这部电影,有不少道德层面的批判,譬如,英国人甩下法军自己跑了;对法国军队所起作用几乎只字未提;又说,英国后来又甩下中国远征军跑了,我们应该学习法国人抵制这个片子,等等。
可在我看来,这只是导演的影片立意,与我们的惯常思维不同而已。我看到的影片主题,不是再现战争史实,而是再现“人性面对生死绝境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正常的反应。虽然从道德层面看,那些行为,在非战争时期看来,完全应该划归为,我们嗤之以鼻的“不正常”那类。
然而,世界就是这么,非如我们所料。无论怎样看待这样的人性反应,也无论是否喜欢这样的行为,面临生死抉择时,大多数人会想转身逃走,或是下意识地争夺机会,甚至置他人安危于不顾还振振有词...... 人的秉性在极端情况下,自然呈现出一种平常道德判断时,难得一现的“恶”。
当然,也会有少数人,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譬如,燃油耗尽淡定的飞行员,义无返顾前往救援的小船主,决定留下来继续协助法军撤离的英国海军军官。
不同于其他战争片的血肉模糊,该片在反映这一历史事件时,所用的视角镜头,多采用间接的方式。因而,视觉上,不会产生观众观看时的不舒适感;但在体验层面,却又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每个场景的强烈冲击:看不到希望的绝望,绝望的挣扎求生......,战争的残酷,通过不同场景得以再现。
夜幕下的冲天火焰,绝望的痛苦叫喊与垂死前的求救;满载撤离士兵的舰艇,浓烟滚滚,众人做鸟兽散,仍悉数倾覆海底,一次两次三次;伴随由远及近的飞机轰鸣声,表情呆滞的排队候船士兵,麻木地躬身起立;空无一人的海岸线,沙滩上数不清的头盔;涨潮时,汹涌的海浪,士兵试图将回流的尸首推向海洋....。
类似的场景,反复出现,不断强化,那种“面临最后一线生机,但随时可能命丧”的绝望。这是几十万士兵被赶至海边,面临瓮中捉鳖的垂死境地时,那种被逼入死角,逃无可逃的绝望。而在众人几乎放弃时,千帆竞发,终得一线逃天生机。
影片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刻画出“战争的残酷”,在演绎勇敢/奋斗的同时,也真实演绎了人类面临生死一线,为求自保而不那么美好的秉性。
真实再现战争的惨烈,人性对于希望的追求,人性置于绝境中的劣根,这才是真实的战争,真实的世界。
有朋友说,“只有诺兰大帝才能拍出一个德国人都不入镜的二战片,而随时让你感觉到战争的残酷 ,#May We Always Live In Peaceful Times...”
这,真是相当精准的观影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