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这次不说屈原故里,也不谈粽叶糯香,说一说儿时院子里晒箱子的事。
小时候,一到端午,大人们就会说 “吃了盐蛋粽,就把寒衣送”,这句俗语估计是屈老先生投江以后发明的。历经几千年的事实证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过端午,天气就变得暴热,气温很快升到三十度以上,然后在三十五度左右保持一整个夏天。
七十年代,我们一家和外婆住在一起,和另外8户人家租住在一个有院子和天井的二层楼的房子里,据说这个房子原来主人是国民党的一个军官,解放前逃到台湾。解放后房子就归公了,我们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就搬离了那里,据说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这个军官还活着,居然拿着契房从台湾回大陆打官司,要回了房产。其余的住户也都自寻房屋搬离了。
由于我们当时住的是背街小巷,排水系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一到梅雨季节,排水全部靠天井,整个院子里的住户就像生活在雾气中,湿漉漉的。几乎所有的住户家里都会有东西发霉,于是大家就都期盼着端午的到来,天天都是艳阳天。
终于端午节到了,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只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非常重视,亲戚也会互相走动,张家包粽子,李家借凳子,宾朋满座,好不热闹。最欢喜的是孩子们额头上点着雄黄,脖子晃着用线网子兜住的咸鸭蛋,房前屋后,奔跑雀跃,偶尔会绊倒晒着被子的竹篙,惊慌中传来大人们的呵斥声,倏地一下跑掉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院子里的好戏就要开始了,仅仅对我而言。因为在我上小学之前的两三年没人管,只是白天大人上班时,我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天气晴朗,前院的张奶奶总是第一个搬出了它家里的宝贝,三口大箱子,一个樟木的,一个红木的,还有一个是真皮的,小时候分不清这是我后来大一点才知道的。三个箱子分别放在三个结实的方凳上,樟木箱子敞开着,里面有鲜绿的丝绸被面,鹅黄的毛毯,两条羊毛围巾,几件羊毛裤羊毛衫,估计是家里最好看的东西。红木箱子里有几本书,可惜我当时不识字,还有几本包着封皮,印象很深的是有本字贴,有两根皮带,是那种宽宽的,男式的。还有些什么就记不得了,因为不吸引我。那个真皮箱子里只放了两件东西,一件是女式呢绒长大衣,一件是男式雪花呢短大衣,特别是那件女式大衣,看得出来不是很新了,也未曾见张奶奶穿过,但主人对它们却小心照顾着,年年拿出来照照日头,出来风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