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单位双面楼很少见了,这让人不由得想起电视剧《半边楼》来……而我的的确确住在这双面楼里。
我的房子我的工作室,是标准的乡村学校宿办楼,而我很庆幸,几乎一直是一个人住一个房子,当然90%的同事都是一人一个房子,除了夫妻以外。只是在02年时,学校一下子进了18人,其中新分配14人,房子一度变得很紧张。那时候我住在西边2楼,西边有个敞开的小会议室,尽管从未使用过,就连2楼2个套间也一直是2个同事当单间住呢,于是把会议室加门改造成独立的房子,但是还是不能保证那一批同事一人一个房子……她们大多是才毕业的单身,因此学校安排暂时2人一个房子……
后来我搬到了一楼最东边的房子,当时围墙没有加高,又毗邻路边,哪个吵闹声呀!尤其是遇会的时候,大清早就听见摩托车、蹦蹦车一辆辆从上面呼啸过来,我也就被早早的惊醒了;有的学生到校早,还没有到开门时间,于是在门口叽叽喳喳的……
我把房子布局成集厨房+办公+卧室为一体的3合一多功能型场所……
你瞧,一进门是厨房:放上厨具、电磁炉、案板,这样做饭的时候通风,便于油烟出去。底下是哥搬家时废弃的煤气灶柜子,哥说都生锈了,你要干啥?我只笑不语,把它用铁砂球在水龙头(当时在花园旁边呢)洗了好几遍……晾干后拿到房子,铺上报纸放碗筷、刀铲等,这样案板上就显得整齐了,每次擀面就不用把碗筷挪来挪去的了,很省事,也不落灰尘了……
紧挨着是热水器,学校的水泥沙很大,每次烧水就有一层白色浑浊的水锈,大家戏称为鲜奶层,我曾经用矿泉水,可是喝完了要从县上换水,老公值班就要等一个周,期间还是要喝烧的水,很不方便,于是就拿了这个台式热水器(在家里闲置了3年),上面的净化器是妈买的2用式,用了桶装水后,这个净化器好久不用了,我拿来刚好可以净化一下水,别说,经过它的过滤,水喝起来味道94不一样,而且明显没有那层白色的了……
接下来是箱子。这是儿子出生后,我带娃在学校,东西一下子就显得多起来了,也凌乱很,于是老公找当地人给我做的。我清楚的记得,箱子拿到学校的哪天晚上,我一个人把箱子里边用白纸糊了一遍,一直到晚上快12点了才弄完,够热情的吧!这样以来,换季的衣服啦,被子啦都可以放在里面。箱子下面是一个旧案柜,我把它用做箱子柜明显小了一点,但是可以凑合用。以前放在涂料桶的米呀面呀都能放在柜子了,空间还大,取起来也方便了,其他的油桶啊等杂物都有地方放了,你看,做饭的空间看起来是不是整齐多了,就连同事走进我房子都说,你咋没有多少东西呢,岂不知道那是因为我把它们收纳了、隐藏起来了……
紧挨着的是床,这就属于卧室区域了。都说是“床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还真的,房子有了铺盖、床,才不会显得冷清,所以,搬家时,一定要先搬床,因为床支起来以后,铺盖行李都可以放在上面,我个人认为比放在地上感觉好些……
窗子底下原来是办公桌,因为暑假一下大雨,雨水漏进来,多次把办公桌抽屉里淹了,所以现在我把连椅放在窗底下。这是一个老同事退休时给我建议换的,因为当时我2个班语文,大小作文、作业、资料一排排根本就放不下……
连椅和办公桌之间是一个布衣柜,与床相对,它因为好多年了,都已经“站立”不起来了,我把它夹在中间,勉强可以让它“挺胸抬头”,衣服挂在里面既整齐又干净,底层还可以放杂物和教学资料,厚厚的一堆像是一个文件柜……办公桌上是家里换下来的大头旧电脑,不过可以应急,查询资料很方便,只是最近被淘汰下来了,我们配上了一台PC一体机,到底是新机子,那速度甩我那用了6、7年的老机子几条街呢,搜寻资料快极了……
这就是我的工作室我的宅,20平方左右,是双面楼中最普通的一间,摆设物件也极普通平常,甚至于有些是家里淘汰下来的旧东西,可我依然用着高兴舒心。我在这里留守快20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如同昨天历历在目,我太珍惜这方空间了,偶尔的变化它们的位置,洗洗刷刷、打扫干净,也能让我心情愉悦、欢心不已,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做饭、休息、工作、娱乐,简直是多功能的集中体现,比起刚上班那阵子和一同事住在二楼休息室强多了,安静、自由,虽然说在年级办公室集体备课可以发挥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可批阅作文、制作课件、修改材料真的需要集中精力、安安静静的投入……
乡村教师工作生活繁琐、单调、清苦、平淡,我慢慢适应了、习惯了,并且学会了安贫乐道,也学会了清心寡欲,更学会了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此时此刻,那些发生在我的双面楼工作室里的一幕幕酸甜苦辣的往事一下子涌入心头,一件件那么记忆犹新,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