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考研,成绩挺不错的,就是没考上。本来这篇文应该在一个月以前就动笔,却因为懒,心浮气躁的时候,不想动笔。写作就是这样,感受少了,没有素材,感受多了,又不知从何写起。
昨天读了几则季羡林老先生的日记,顿时开悟,纵然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越是有积淀的人,越不怕展现自己的阴暗面。反观现在一些所谓“成功人士”,无不把自己的过去包装得别具一格,打小时候起就具备一双慧眼,三岁识字,六岁写作,九岁出书,十二岁作品上百部,嗜书如命,遍历中华二十四史……云云,有如天神下凡,反正老子跟你们这些普通人就是不同,既然有话语权,便任凭自己粉饰过去。
正视自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内心可以否定自己,却不能让其他人知道,我在朋友圈里一定要展现自己最光彩的一面。虚荣心这东西,出生就有了,人只要是群居动物,就得注重周遭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亲近之人,对自己有用的人,以及有求之人,这个习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
中国的教育,从未解决虚荣心的问题,考试的分数反而助长了这种气焰。考了100分的,自是兴高采烈,任凭他人阅读自己的试卷,生怕同桌没注意,老师忽略了他。考了60分的,便跟59分的炫耀,和排名倒数第一的互开玩笑,与高分的人保持距离。最终导致一个班级两极分化,成绩好的固然跟成绩好的走得近,成绩差的就和成绩差的破罐子破摔,一是为了共同语言,二是为了规避伤害。
用分数把一个人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等同于社会上用金钱将人分成各种阶级。穷人要装作自己很有钱,才能正常跟富人打交道,富人要装作自己跟他们一样穷,才能和穷人消除隔阂,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我们若想和“圈外”的人打交道,先得包装自己,月薪三千的想和年薪五十万的交朋友,就得装作自己年薪百万,小人物想进大人物的圈子,得给自己增高增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愿意暴露自己的短处,让别人跟自己划清界限?
我说季羡林牛逼,就牛逼在这里。一位年近白旬的大师,却还把自己十几岁二十岁的作品留着。现在的人,哪怕小有成就,便想着给自己洗白,删掉过去不符合现在风格的作品,消除各种坑爹的痕迹,还要把成长经历包装一遍,请一个专业写手,编一个感人肺腑、热血励志的故事。百度每年都有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便是一些名人花钱消除那些负面信息。
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小人物,小到谁也不会在意我,写的作品也是凤毛麟角,想装逼都不知装给谁看。但凡和一些长辈交谈的时候,他们都叫我少发作品到公共主页上,要发就发一些受到官方认可,相对优秀的作品。我说互联网不就是自由发表意见的地方吗?难道说的不对会被查水表?他们说这样有利于塑造形象,毕竟年轻时候的不成熟,使得作品大多比较生涩,这些作品发表出去,被人家看到了,影响不好。
小时候考90分的时候,我跟“成绩好”的人打成一片,后来滑到32分,又跟“成绩差”的人无笑不欢,谁也没问过我过去到底是91还是98,只道我现在就是32分水平。相由心生,自己觉得没什么,往往真的没什么。中国人就是臭讲究,什么都要讲个排场,做个形式,办事才这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