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家长,面对孩子的情绪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不同的回应模式会造成孩子不同的表现。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四种不正确的处理孩子情绪的回应模式,希望家长们反思自己、改变自我,早日摆脱错误的行为,构建完美的亲子关系。
转移型
当孩子哭闹时,父母会立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常表现在:找另外的人事物尽快换掉孩子的负情绪,制止孩子的哭闹。以为即刻转移,事情就不存在了,比如妈妈经常说“别哭了,妈妈带你去动物园玩儿”“别闹了,妈妈给你一块糖”。
其实这种做法是治标不治本,这种模式的家长会认为只要孩子有了负面情绪,就需要马上转移掉,自己也不想待在这样的情绪里,这样的家长内在有一个决定:我决不允许负面情绪出现,如果有,马上赶走。所以,一旦有负面情绪出现在孩子的生活里,就会被立即转移,但转移了,就消失了吗?当然没有。
使用转移模式的结果是会导致孩子的内在“妈妈这么快就让我逃脱情绪,原来我的情绪不重要啊,可是我为什么感觉这么痛苦呢?我不能再相信我的感受了”孩子就怀疑自己的感受,不信任感受,断了和自己的感受连接。
惩罚对抗型
这种模式下的家长面对负面情绪会立即生成自己的情绪,一般都是自己非常反感的情绪,然后对孩子做出批评和惩罚,直接忽视了孩子的内在情绪发生的原因。
要知道孩子的哭闹只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但是家长会认为孩子在用负面情绪“勒索”他,然后自己就很愤怒,不允许孩子“挑战”他的权威,就会打骂孩子,以大欺小。
你是否咆哮过孩子,打骂孩子呢?
这种模式经常发生在胆小、恐惧的孩子身上,孩子个性比较畏惧环境,认为世界是冷酷无情的,深层次来看,这样孩子的父母内在其实也有同一种信念。
父母也胆小过,恐惧过,所以当自己有了孩子也这样做的时候,他就会本能地就对抗这个模式,告诉孩子“你要坚强”,要适应世界的冷酷,一旦孩子胆小,父母无法容忍而教训孩子。
当孩子因为胆小而苦恼的时候,遭到你的压抑和讽刺,就自我感觉羞辱,会认为,我这种的胆小是错误的,我不够好,我会被抛弃的,如果被抛弃就会更痛苦,我如果表达软弱就会受到打骂。逐渐地孩子的内在就适应了胆小,惧怕一切,并且否定自己。
所以在我们不经意的批评和打骂中,我们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创伤。
冷漠型
这种模式的父母经常说“去你的房间哭够,等你哭完了,咱们再聊”,不会去指责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情绪。其实父母想去处理,可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把苦恼再次转移给了孩子,是一种逃避。
真正的回应是帮着孩子体验情绪,找到燃烧情绪的方法,可为什么家长不去做呢?这是因为家长自己的情绪都没有解决,更不知道怎么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了。
结果,孩子更加恐惧,认为自己没有人爱,没有人可以信任,就变得很独立,坚强,对外不会表现出来,一个人的时候反而哭得很厉害,久而久之发展成攻击型的性格,打父母,或者自残。
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消解自己的情绪,又得不到家长的帮助,自然就特别孤单,很痛苦。
说教型
这种模式的使用者特别爱讲道理,眼睛里没有孩子,只有事。父母认为孩子一定做错了某个事才会哭,所以自以为只要拿出事给孩子说明白,孩子就不会痛苦了。
可是孩子觉得爸妈没有和他一起体验情绪,就会更烦,很无助,不知如何是好。
特别是唠叨的家长,给孩子本来的情绪又增添了一种不耐烦和愤怒,结果就更加糟糕。
纵观这四种错误的模式,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抓住孩子情绪的原因,也没有帮着孩子消化,都选择了逃避。
那么要如何翻转这种不正确的状况呢?有一个反转的工具就是:冰山日记。
就冰山上的事儿和孩子沟通后,及时画冰山图,可以画一画自己的冰山图,也可以同时画一画孩子的冰山图,发掘情绪、行为背后的思维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升亲子关系。
那么亲爱的家长们,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家长呢?反思、觉察一下吧!
点击http://www.ximalaya.com/26212274/sound/27162131 收听本文音频版
浏览如如其他简书文章http://www.jianshu.com/p/442cd01fa5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