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六,本是我所在的学生部门一起去聚餐刷夜的日子。
终究,我找了个理由,没有去。
正当的理由也是可以找到的,那天我需要帮老师查找一些资料,并且晚上十二点之前必须发送到另一个同学的邮箱。
但,事实上,争取一下在聚餐之前完成任务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稍作犹豫,我选择了后者。
网络是很便利的舞台,舞台下却有着形形色色各怀心思的人们。
我在晚上八点多看见选择前去聚会的朋友们发表的状态以及聚会期间的照片。其中有一个前任的部门领导,是大我两年的学姐,她发表了这样的评论:
大家多吃点,不管你们吃得多撑,永远记得你们身边有爱你们的学姐,随时会给你们送酸奶过去。
我的心情却一下子复杂了起来。
想起前几次的聚餐我都参加了,觥筹交错间大家谈笑风生,有能说会道的,有讷于开口的,有幽默风趣的,有羞涩憨傻的,酒席上大家丑态百出,互相娱乐刁难之余却始终兴味盎然。我莫名着机缘巧合中当初只是一个转瞬的念头就让我认识了诸多可爱的朋友,一时间觉得所有人的友谊都可以这样连绵不断的维系下去,不会变质,因为感情这东西并不是用来消费的食物。
可是,大概是生活学习种种琐事的堆砌慢慢地压垮了我的这种信念,或许可能是生活对于我的一种戏谑。部门的分工在2013年之后更加的明确和细化,之后与我打交道频繁一些的是和我分工性质较为相近的伙伴,其余的只有临时的大型活动开展的时候以及两周一次的部门例会中会见到。
我渐渐尝出了一种敞着口的酒随着蒸发慢慢变淡最终可以体会到水的味道的感情滋味来。心头的热情也一遍遍减弱,想到很多的人在即将进行的换届之后大概就不会再见了,只是偶尔会在学校的路上碰见,也只是挥挥手道一声好,大概再过不久我手机里静静躺着的号码无意间跳入我的眼帘的时候我却想不起来对方是谁了,熟悉的脸渐渐模糊,和这些熟悉的面孔曾经一起挥洒过的汗水在风尘中被悄悄蒸干,流淌在这些汗水里青春故事默默潜进我记忆的最深处让无法找寻……
再后来,便是我的消极态度造成的了,就像这次的聚餐一样,我在婉拒了朋友们的邀请之后,忽然间有一种长久束缚后释放了的感觉,发现除此之外我原来还有其他这么多的事情得处理,于是乎欣然前往,似乎为自己找到了多出24小时之外的自由时间一样。
然而现在,我看着电脑屏幕上我还熟悉的笑脸,独自守在书桌前的自己却猛然发觉寂寞,夜风透窗吹来,散进我心头的是一丝丝失落,夹着一点点的不甘、一点点的嫉妒。
当我在心中权衡着和大家一起聚餐或者一个人悠闲地守在电脑前完成任务孰重孰轻的时候,我便已经把我和所有人的情感当成了一份和任务差不多的“东西”,我甚至能够在心里测出它的价值,进行它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是否足够高,它和完成任务加上独自的休闲时光哪个的效用更高。我在思考着去会带来什么收益,不去又会带来什么损失。于是,我的脑袋里精明地响起一片算盘噼啪敲打的声音。
最后,我得出了结论,不去是最好的结果。
于是,我后知后觉地发现,在我决定不去的那一秒,就已经完完全全给我的感情下了定义。原来,我已经“速食”了我的情感。
在功利的模式之下,我把我的情感“快餐”了?
此时此刻心已经不能够静下来了,或者说心已经不净了。
我在“速食”情感的片刻,已经将自己定义为局外人,但是真正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时却又不甘心为着本该是局内人的自己。
之前默默劝过自己,鱼和熊掌常不能兼得,有所得必然得有所失,感情的事情得拿得起放得下。事后才发现,许多时候的大话更多的是在自欺欺人罢了。于是,我迷茫了,失落了,糊涂了……
现代人,大多都会怀着像我一般的心态吧,把很多身边的朋友划分出明确的等级,有着分明的界限。其中大概也是有着一类是叫做“不会有结果的”一些人,或者称作是“短期的朋友”、“暂时的朋友”。
在快餐文化如此盛行的今日,竟然连感情也避免不了被速食的命运?
试问,浅尝辄止的感情能够持续多久?
我前面说到过,原本我是认为感情毕竟是和食物具有不一样的性质的,可真的在我把它如同食物一般“速食”了之后,我开始消化不良起来,同时在和它打交道的过程的开头获取的一点点营养也消失不见了。
而罪魁祸首是想着浅尝辄止的自己罢了。
于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却突然后悔那时的自己,后悔自己那时“快餐”了种种的情感,“速食”了本是坚持一下也许就能够在生命里开出芬芳小花的情感,却只得叹一声:惋惜了我那时的感情!
【留言: 无意间找到几年前写的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