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开学季,同样的,今年也将有7000多名学弟学妹走进我的大学——师大校园。回想去年我也是满怀激动,兴奋的迈入大学校园。心中曾设想过千万种大学生活的状态。埋头于图书馆,沉浸于社团活动……如今一年过去了,回顾这一年,印在脑海中最深的却是敷衍,懒散。
不想上课,没意思,可碍于学院的考勤制度不得不去。不情不愿的结果可想而知,上课总是找最后一排,最远离老师讲台的角落,老师一开讲,就掏手机。玩手机,睡觉,似乎早已成为了上课的主旋律。这倒是为购物网站和流量商贡献了不少的业绩呢。早上一二节课迟到是常态,不到也不奇怪。好像这就是大学的课堂。轻松,自由。换来的却是我们的懒散敷衍。看着这一年的课表,思修毛概,马哲近代史满满的通识课。心里忍不住吐槽了起来,这些有用没用的课有啥子用啊!要不是为了那几个学分,宝宝才懒得去呢!学分学分真是学生的命呀!通识课没意思,不需要。那专业课是不是也没那个必要呢!这好像就不是啦!再看看我们专业课上还不是一样的,该拿手机拿手机,该刷微博刷微博一样不落下。一年的课就这样结束了,光荣的挂了英语。专业课的考试要是没有老师的指点江山,估计又是死伤一片。想想自己学到了些什么?好像我只记得开了哪几门课,翻开那课本崭新崭新的,除了写了名字,好像就在没有了。专业知识理论呢?又学到了几个?勉强可以说出几个理论名字,大概记的理论内容和几个大咖级的人物。好像就这样了。一年就这样的!
上课没有好好上,那社团活动一定参加了不少吧!这未必吧!大一开学倒是报了两个社团,两个学生组织。吉他社,当时一时兴起,报了名,交了学费,买了吉他,前前后后花了600多块。上过不到3次的课。吉他社好像就消失了。再说说球艺社,要知道,我可是一个很喜欢打羽毛球的人。那一定去过很多次?不!我一次也没有去参加过社团的常规活动和比赛。东西区的距离。是我最大的障碍。住在西区,要到东区去参加社团活动,这不是很远吗?太累了,算了吧!学生组织倒还比较好,每个月按时的交了稿子,每周的例会正常的到。每次看到群里主编通知本月稿子的主题以及截稿日期,总觉得还远,时间还长不急?眼看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截稿日期不远了,这才不慌不忙的开始赶稿了,虽然每次有惊无险的,可以在截稿日期前交上稿子。可是哪一稿子不是你东拼西凑的结果呢!说说例会吧!好像我就是去答个到证明我来了,凑个人数的。例会本来是用来交流这周工作情况。我永远是那个忠实的听众。
这一年下来学没学到多少,人倒是越来越懒。也越来越浮躁了。难道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吗?我要这样过四年吗?我想要的就是这样的大学生活吗?当然不是,这一年里我没有反思过吗?不!无数个夜晚,躺在床上的我思索着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这样的状态,持续4年毕业即失业,根本不是危言耸听那!我不着急,我不紧张?是的,我确实很着急,很紧张,可是我,我又做了什么努力呢?知道英语是我的弱势,期末考挂了之后,整整一个假期和下学期开学前两个星期,这段时间我又做了什么来弥补和努力呢!书倒是带了不少回家,回家之后就被我打入了冷宫,没有再出来过。补考再次光荣牺牲了,看到成绩的那一刹那,没有意想不到,完全在意料之中,可是难免的失望和落寞,再次的席卷我的心。心中暗暗的发誓,我要好好背单词,好好听听力。是的,我做到了,好好背单词,好好听听力,不到3天,这事又石沉大海呢!
懒懒散散,悠悠闲闲生活的常态好舒服呀!到了3点吃饭,到不到点都在拿手机玩,刷手机几乎占用了我2/3的时间。这一年里,最震动我的是:我认识了一个大三的学长,本来这个学长应该是大四了。她告诉我们她大一进来的时候,看着室友刷游戏玩手机。周围的环境氛围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是想象中那样的。他不能这样下去,这样下去他觉得他会被环境所吞没,他也会成为那个玩手机,刷游戏,刷剧的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他毅然决然的休学了。休学这一年,他跑过了云南的大部分大部分地区。做了很多种工作,复学后的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了创业。听到她的故事,我由衷的佩服他,佩服她的勇敢,佩服他的坚持自我。我又何尝不是呢?周围的环境,氛围。我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然而,我却在这种氛围中渐渐的迷失了自己。迷失在了想象和现实的距离中。享受着大环境给我带来的舒适安逸。这之后呢!我不断的问自己,这之后呢!我能永远这么的舒适安逸吗?答案很肯定不能。
想象和现实的差距,吞没了你,甚至把你吃的连骨头都不剩。那怎么办呢!埋头图书馆,疯狂的考证?我觉得都不是。我需要的是能像航线灯一样为我指引方向的——目标。我需要它为我指引方向激励我,鼓励我,不断的催我向前奋进。
很多人在说我们不要那么的功利,不要那么的有目的性,单纯一点,好吗?不好!社会不容许我们单纯,环境不容许我们单纯。竞争的残酷与激烈,让我们不得不多一份目的性,让这个目的为我们保驾护航,通向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