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只是自以为正确,其实仅供参考。
填志愿是很辛苦的活儿,要不断对比和查看,解释。过去很多人栽在了志愿上——当然这得看相对谁来说,有些人是因祸得福,有些人费尽心思去填,最后说不定还不如干脆不要读大学——但有时这只能是事后诸葛亮,而且没有多少人有魄力去赌一把。
如果想在大学学习真知识,其实是很难的,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难,因为很多老师其实没有什么社会阅历,没有见过风浪,没有大彻大悟的体会,不是说他们不好,很多人其实对学生还是很好的,而是他们太安逸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厉害的当然也不少,但人家未必有时间来了解你,点化你,很多都是上完课就溜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何苦,人如果不自己经历点儿什么,通常根本不懂得感恩别人的点化——谁又吃饱撑了非要好心好意还受气呢?
又不想写了……
刚刚看到知乎推荐有人对“什么叫读过《史记》”,于是决定试着继续胡说。作者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仔细读过三家注,根本谈不上读过《史记》,而史记是52万字,三家注是200多万字。作者还说如果按资治通鉴一卷的字数来记,一卷一万字,他是读了万卷书的,也就是一亿字(不知道数字有没有错误)。
读历史的目的,或者说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眉毛,单纯以读书数量来计,恐怕读百万卷书也未必有价值——比如只是读了一百万卷的武侠小说,或者被人刻意删减增改后的书籍,有什么意义?
至今不知道古今中外的历史课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开设。但我觉得,一切知识,都是要为求存和求真服务的——当然我偏向于求真,主流可能是求存,甚至也难保有人不是为了洗脑忽悠。
正如前几天所说,历史事件有它特有的历史背景,的确不是过去的事情一定会在现在和未来上演,这是需要注意的。因此,个人觉得,把整个世界历史的史书读完并没有意义(历史学家例外),更何况,中国二十四史不过都是帝王兴衰史——其实我不知道《史记》在不在二十四史里面,这的确是不严谨的,但无论如何,以刘邦的出生为例,《史记》也有其必然的时代局限性和个人见闻的局限性。无需怀疑司马迁的实力和史记的卓越,但要求真,就必须客观面对事实。
而求真,到底求的是什么的真?事实上,很多时候,就是求疫情期间的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三问,也就是很多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活着,那么努力地学习,那么努力地工作,那么忍受别人的白眼、压迫、欺凌——或者那么欺凌别人、压迫别人,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有意义吗?这对于仅仅求存的人来说,其实毫无问题,因为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活着,或者比别人相对来说活得更好——不仅要存在于地球上,而且要有存在感。
也因此,求存的人,实际上不需要精读《史记》;求真的人,也未必要精读《史记》,因为彼时某人或主流以为的真,当前未必为真——这就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变化的问题了。
那么,到底怎样正确打开历史呢?个人当前的粗浅愚见是:关注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用U型思考的观念就是找到核心问题,然后去看历史上的人怎么解决的——当然仅仅是作为参考。
比如:司马迁是怎么面对苦难的?刘邦是怎么打赢项羽的?韩信为什么要忍胯下之辱?韩信为什么要投奔刘邦?韩信为什么带兵多多益善而刘邦却最多十万?陈平遇到潜在劫匪为什么知道机智应对?项羽和刘邦是怎么对待真谋臣和真小人、真蠢货的?沟通能力和军事实力、个人实力和集体智慧、价值观的差异,在楚汉争霸中有着怎样的体现?诚信和狡诈,在刘邦、韩信、萧何、项羽、吕后之间有怎样的利弊?刘邦为了逃命把自己的亲儿子推下车却留着萧何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这和现代亲子关系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是绝对贯穿人类整个历史的例子,还是仅仅是相对例子,或者说个例?吕后专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这在母子关系,朋友关系中,又意味着什么?这对现代管理和人际交往、创业有什么借鉴意义?是否还值得借鉴?当然,还包括秦始皇历史、隋唐历史、宋金元明清和军阀土匪们的历史。还有就是平民百姓在各历史时期,在枭雄们叱咤风云的时候,到底有着怎样的幸福和悲剧??以及古代有文化有见识的人,和没文化没见识的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差异?当然还可以包括寻找道德和法律、或者说规章制度的起源,及其利弊,及其可靠性、科学性、安全性、人权分量、利益分量?等。还可以看兵法计策在战争或者说竞争中的作用。再去看什么样的人更贪婪更不可信,什么样的人,可以引为伙伴和知己——或者说什么条件下人性经不起考验?
我想,这些是历史的价值之一。因此,只是读,其实意义不大,只是读国内史 更是意义不大,只是读别人刻意修改后的历史,意义就更小了。读的时候要去伪存真,思考的时候也是。而且随着可靠信息的增加,观点可能会改变——地心说到日心说就去很好的例子。
再回到大学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涉及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不同取舍不同的问题,当然不是容易说清楚的。但要清楚的是,大学教育其实还是一锅大烩菜,没有什么因材施教一说——管你是肥肉瘦肉、牛肉猪肉,还是白菜萝卜,扔进去,捞出来,都有同一股味道,虽然总归还是不同,但又绝对有相同点。这是很多当前教育工作者懒得去关心的问题。
因此,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成长环境、沟通能力、兴趣爱好、求存还是求真为主,去做相应的调整。
比如主要是求存的,可能有些试必须考及格,有些课却未必要认真听。而主要是求真的呢?试考不考也另说。但如果是不要毕业证也能好好地生存,甚至能更好地生存,是否继续读下去也要另说了;而对于求真的人,说不定也需要拿到毕业证,才能更好地求真。要说这是很难去判断清楚的,因此稳妥一些或许是最优解。
所谓的稳妥,这里暂时是是毕业证学位证还是要拿,至于其它时间,要自己去思考,到底是追求博学广闻,还是追求多挣钱——或者是不是不得不多挣钱。基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能自行选择的,但神经元的重塑问题,却可以自行决定,余生,也可以尽量主动把握。接受,或者面对、放下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好像都是一堆废话,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有兴趣,如果这些废话已经激起了你的思考,剩下的自己去完成吧。
求存与求真的不同,加上个人智商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身体资源的不同,也就有了学习态度业余时间、恋爱交友方面的不同取舍——不是别人能轻易跳过去的沟,你也可以;也不是别人跨不过去的,你也不可以——要综合判断,不断复盘修正不断改进。这些问题,大概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总归是可以参考一些的。完全不思考,得到了眼前的快乐而将来想起来难免觉得自己那时真的很蠢,过度思考可能陷入过度焦虑。这个度,是“道”的问题,是难把握的,每个人寻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也就是最好的状态,而不要轻易被别人所左右。
那么,求存的人和求真的人,分别应该主动去接触什么人?什么信息呢?这暂时是不清楚的。既要注意刻意努力和主动,又要注意热脸贴冷屁股的问题,有些人有些事,该放就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有时不宜多打扰,有时又需要主动去打破尴尬和沉默,有时要拒绝别人,有时要帮助别人。有些坑,只有自己踩了,才明白。比如很多人摔跤,不摔痛,是不会有体会的。但这不等于因此就不闻不问,有时故意制造障碍让他摔一跤,才能避免未知的不可挽救的风险。好为人师,也是具有两面性的,有时是害人,有时是助人——而且有时是本想害人却帮助了人,有时是本想帮助人却害了人。而那些因为别人的好为人师而获得感悟或好处的人,如果稍有良知,就必然知道感恩那有意无意中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