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依旧是一个Shopping Party
尽管很多人表示
▼
我哪是什么朴实,节俭,会过日子的人
我特么就是单纯的穷而已
▼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
我都,解决不了
经济学的口红效应:
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
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美国电影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腾飞期。
而李安导演的美国主旋律新作就在双十一上映
也是电影史上的一部 “划时代” 的作品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电影是根据本.芳汀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机缘巧合地成为了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
回国后作为伊拉克战争的正面宣传素材,被安排在感恩节球赛的中场休息时间亮相演讲,而在这个过程中男主也开始慢慢思考战争与国家的真相。
“亲王”马伯庸曾经说李安是中国电影的千古罪人,其中的反讽意味路人皆知。
毫无疑问,李安是中国电影的千古罪人。这个台湾人自从靠着一部非常规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在好莱坞大受追捧以后,就成了许多中国大陆艺术片大导演们的心头梦魇。
那尊奥斯卡小金人无时无刻不在撩拨着这些大导演的虚荣和嫉妒,让他们辗转反侧撕心裂肺,恨不得一身血液都化成醋酸劈头盖脸地泼到李安身上。
早就尝过低谷期的滋味,李安并未改变自己拍电影“追求凶狠”的风格。仍是一部接一部地,从未重复自己。《比利林恩》是又一个佐证。
不同的是,李安这回不再“在中西世界游走了”,他找到了另一个令人血脉贲张的东西——电影技术。
为什么讲它是 “划时代” 的?
因为它是当前世界上第一部采用:
3D、4K、120帧放映技术的电影制作
连詹姆斯.卡梅隆也不得不承认
李安创造了电影的 新白金标准
4K、3D这两个概念可能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前者指的是画面的清晰度,后者则是三维呈现方式。
但“120帧”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所谓“电影是24格每秒的谎言”,其中的24格,就是帧数。
那么,120帧,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真 实
用看过本片的豆瓣网友的话来说即是:
“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浮现在眼前”,比传统 3D 更震撼,几乎消弭了现实与影像的隔阂。
清晰代表的其实就是真实,曾有媒体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这种清晰,就好像是推开一扇窗子,去看窗外的世界,仿佛对面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你与电影,以及角色之间,将不会再有模糊的隔,而是把两个世界连通了。
而影片想要做的,就是这种真实感,让你真正感受到数码电影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还有演员的表演,因为画面太过清晰,我们看电影已经不再像看电影,而是像看真实的生活,那么,对演员的要求也要更高,要那种不像表演的表演。
当一种全新的事物出现时,参照体系的缺失往往会导致评判两极化,李安领先了世界影坛20年的这一崭新的技术,也受到了同样的遭遇。
此前该片在北美首映后,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一些尖锐的质疑尤其吸引眼球。
英国《卫报》影评人本杰明·李(Benjamin Lee):
故事讲的没有生气,虽然电影也讲出了很多点。但总体来讲,这部电影的整体行文感觉很蹩脚。120帧的反而让这样的缺点放大了。
《Awards Circuit》影评人克莱顿·戴维斯(Clayton Davis):
李安对于这部影片视觉效果的苛求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缺陷。他这次多少有点“扬短避长”。他抛弃了那些他赖以成名的东西。
技术的突破,往往会引发争议。《阿凡达》的出现被当时的媒体誉为电影技术的革命,在众人都以为《阿凡达》夺得奥斯卡的时候,卡梅隆被前妻的《拆弹部队》打败了。
有人想从商业上利用战争,有人想从政治上利用英雄,战士被神化、被扭曲,只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枪林弹雨的真实含义。最后比利和他的战友重返战场,让人想起前几年那部《拆弹部队》来。
我是今年国庆才看的《拆弹部队》,2个小时的电影,刚好打发在高铁上的时间。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比起来,《拆弹部队》的画质简直就像自己拿着DV去拍的,而且故事零散,节奏不进奏。
看了《拆弹部队》当时觉得好像也就这样吧,可是隔个一两个月,你甚至不能记住电影的详细情节,却觉得有种感觉在心中环绕。
《拆弹部队》不是那种会一下子就惊艳和震撼的电影,他的价值和胜出之处在于你看完电影会久久无法挥去的阴影!
始终不会忘记片中那个小男孩被剖开肚皮放进炸药的场景,没有做过战争中的平民、难民的人,就不配叫嚣要谁开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就不配怪罪别人窝囊!
中文翻译的片名叫《拆弹部队》,法语的翻译比较搞笑,如果直译成中文的话应该是“扫雷者”。anyway,甭管是弹还是雷吧,有扫的就得先有要扫的目标,实际上这部片子从始至终有一个问题围绕在我心头就没有被正面回答过:tmd这些炸弹是谁放的啊?目的何在啊?
之后剧情的发展不断印证了“阿富汗抵抗组织是灭绝人性滴,不顾自己同胞死活滴。而美国大兵是最有人性滴,是拯救阿富汗小孩和大叔的天使”这一点——这未必是导演在此片中关注的论点,但这个气味就跟脱掉袜子的香港脚一样让人回避不掉忽视不了啊。
假如60多年前日本人赢了,东亚共荣圈了,是不是《地雷战》就该变成一群长着胸毛的游击队员不顾中国平民的死活到处在村子里乱埋地雷,或者干脆把地雷绑在中国小孩的身上当陷阱。而英勇无畏善良的皇军们为了救支那人民于水火如果不顾自身安危地深入险地拆炸弹云云……想到这一层我打了两个冷战,决定不能再继续想下去。
这片的确是“纪实”风格的,该有的纪实要素都有了:没有背景音乐,摇晃的跟镜头,与主角保持一定距离不做过多特写。
但是“纪实”不代表“真实”。只纪录一边的、部分的、实,那叫做”选择性收录“。
狙击战或者巷战,美国大兵开枪的时候,对方受伤倒下的别说特写了,很多根本连个脸都见不着。这就是典型的”物化“手法,因为镜头从来没有站到过”敌人“这边,所以跟着镜头的观众很自然地跟美国大兵站在同一视角,而不把对方视为具体的”人类“,而只是打击的”目标“。
其实那些当地抵抗者——或者按照美国人的叫法”恐怖分子“,也有家庭有儿子,也被困在战场上杀人——他们才是真的叫”被迫“,美国人滋要撤军就毛事情没有了。
何况《拆弹部队》完全不是为政府和伊战背书的!影片最开始的字幕就说明了这一点:
The rush of battle is often a potent and lethal addiction, for war is a drug.
战斗带来的快感往往能让人上瘾,它强烈而且致命;因为战争就像是毒品。
当战争的正义确定无疑时,他们无畏进攻,当战争的正义性存疑时,他们彷徨挣扎。巴格达城天堂广场的萨达姆雕像倒下已有六年。孩子们投掷的石块敲在悍马车上叮当依旧。
侵略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最基本的道德审判却早已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