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周日,随家里几个亲友外出小聚,中午吃完饭,没有坐车,步行回到了家里。当时毕竟是三九天,看似风和日丽,但寒气仍盛,可能是走的时间有点长,路上就感觉冷,回家后感觉想要感冒。
周一上班,勉强支撑了一天,下班后就撑不住了,浑身酸痛、嗓子痛、怕冷,估计是发烧了,回家一量体温,果不其然,体温38.5。
因为近期业余时间看了点中医的东西,也涉及了点伤寒论的内容,所以不想再服用西药了,决定按自己的理解,用传统的中医老方子试一下。遂到药店自行买了三味中药材,当晚煎服,第2天体温恢复正常,嗓子也基本不疼了。
因为周二仍要上班,没能好好休息,所以晚上下班后,再测体温,有些反复,体温升到37左右。于是同样的药方再煎服一次,当晚体温恢复正常,之后没有再服用任何药物,这次的感冒就完全好了。
当然周三、周四身体仍感觉有些虚弱,但只是多休息了一下,没有再吃任何药物。
事情的经过和整个过程很简单,事情也看似结束了,但有感于这次感冒的服药和治疗过程,我觉得有很多启示,也带来很多思考。
服药还是输液、西药还是中药?
在此之前,如果有发烧、头痛、嗓子疼、怕冷的症状,无论是出于我自己的认知,还是到了医院,几乎都是如下治疗方案:西药无非是复方氨酚烷胺 (成分包括扑热息痛、扑尔敏、人工牛黄、咖啡因等)、中西结合则是感冒灵颗粒、999感冒颗粒等,但其实无论是感康、还是康泰克,还有感冒灵等这些药,虽然名字不同,但是都含有一种成分叫做:氨酚烷胺,这就是用来缓解感冒症状的有效成分。
如果再加上嗓子疼痛红肿,则必然会使用瓜子金颗粒,或者银黄颗粒,或者两者一起上。再考虑可能是细菌感染,多半也会用上抗生素,比如头孢菌素等。如果症状再厉害点,估计就会挂上吊瓶输液了。
先说服用药物,因为要普适多数人、普适不同的症状,所以药物种类远远多于三味药,这也是很正常的。再说用药多长时间会好,首先,如果服用了抗生素,多数医生的建议都是抗生素必须足量、按疗程服用,一般至少要求服用3天到5天以上。
再说输液,我们知道,输液就是通过静脉,将药物直接打入到血管,直接参与血液循环。而口服药物,必须先经过肠道的吸收才能进入到血液循环中。
从口服到吸收的过程中,药物要起效必须经历重重关卡:
① 先要把药物吃进去
② 吃进去的药不能和胃里的食物发生中和反应
③ 药物在有效时间里能被肠胃吸收
④ 吸收的药物成分随血液进入病灶区。
过此四关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减少了很多,而输液则略过了四个关卡中的前3个,药品的有效成分直接可以进入血液,然后进入病灶,所以,一般会感觉输液的效果更快、更好。
输液的事说明白了,再说用于输液的药物,多数情况感冒都是用抗生素,那就有新的问题,大部分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而感冒多数又是病毒感染,所以,输液有时很快会起作用,有时打了几天点滴,但没有效果。
再有,中医认为,这些抗生素的药物一般偏寒,相比本来就比较温热的血液来说,相当于在一盆热水中加入了冷水一样,会损害身体阳气,所以抗生素药物长期使用会让身体水分更大,也就是会带来潜在的问题。
稍微说点西医和中医的区别:
西医不讲究阴阳和寒热,秉承的理念是主要是对抗和消灭。中医则认为,人的机体必须阴阳协调,才能正常完成所有生理机能,而一个患病的人,本来就已经阴阳不协调了,这时候再突然加入大量的寒凉液体 (属阴),那阴阳的平衡将更进一步被破坏,所以输液的做法看似起效快,但也带来了引狼入室的副作用。
西医只是解决发现的问题,而很少考虑自我创造出来的问题 (比如输液带来的破坏阴阳平衡)。
中医和西医究竟还有哪些区别呢?
上面是针对一次感冒的治疗,简单提了点西医和中医的区别。那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中医和西医究竟还有哪些区别呢?
我梳理了一下,个人感觉有以下几方面:
1、西医看重指标,中医关注病人的主观感受。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感觉挺不舒服的,结果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没有什么问题,医生的根据是:各项指标都正常,所以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自己明明感觉不舒服,怎么会没有问题呢?所以,没有办法,后来催生出了一个新名词:亚健康,凡是感觉不舒服,而各项指标没有问题的,都叫亚健康。
所以,在西医来讲,只要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即使病人主观上很难受也可以判定为没有病。这种过度看重指标的做法,缺乏人文关怀,与医者父母心的初衷是背离的。
而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其中的“问”,就是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痛苦所在,然后结合“望闻切”三诊进行准确辩证。也就是说,病人的主观感受,对中医来说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2、西医往往强调对抗,而中医讲究调和。
黄帝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这个意思,其核心就是“和”。或者可以说,中医不是直接治病的,中医其实是“和”于人,而病自治。现在也有个说法叫“扶正”,所谓“扶”,就没有对抗的意思。
中医认为,生病相当于被外邪侵袭,所以身体出现一定程度的虚弱,一个"扶"字,扶持了元气、阳气,所以外邪不能再战胜身体自身的元阳之气,病自然就好了。而西医的抗生素之类,核心就是消灭和杀死细菌,这与中医的理念大相径庭。
其实整个西方哲学的对抗理念是根深蒂固的,不但是医学领域,其他地方也充斥着对抗、挑战的意识。
美国的航天飞机,起名为“挑战者号”,名字就充满挑衅的味道,可惜到了太空就不再是地球,没有人承认老美的霸主地位,所以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而我们“和为贵”的理念也是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比如我们的宇宙飞船,名字叫“神舟”,照样霸气十足,但没有丝毫对抗和挑战的意思。
再看,我们的月球车名字叫“月兔”、我们的月球探测器名字叫“嫦娥”、我们的空间站名字叫“天宫”,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这些名字,可谓大气与和谐齐飞,传统共浪漫一色,令人拍案叫绝,这还真不是那些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所能轻易复制和模仿的。
3、西医是辨“病”,而中医是辩“证”。
西医因为要辨病,所以要分很多科室,命名了各种疾病(据统计,西医的病名有3万多种),然后要通过各种检查,确定是什么病,然后再治病。
但中医不这么看,中医是整体观念,不管具体是什么病,强调通过观察(即四诊中的望诊)、倾听(即闻)、切脉(即切)等四诊,分析疾病的症状,然后辨别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也就是“证”),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果说点稍微专业的内容,就是中医的辩证原则和方法。
中医辩证,讲究六经和八纲。六经,就是我们熟知的的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阳明和厥阴,而八纲,就是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西医经常嘲笑中医,连病和病原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治得了病?而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感受了外邪,或者正气不足,让邪气钻了空子。所以治疗思路是恢复人体正气,帮助人体将外邪赶出去,所以中医可以不知道是什么病,但仍然可以治病。
以国家驱除外敌为例来做个说明,其实中医根本不在乎是什么病 (也就是说,不在乎外敌、外邪是谁),只要内政清明(相当于人体正气充足),国家(相当于人体)总有办法将其消灭。
西医一般是不顾这个国家的实力如何,所有的国政都要干预,把国君当成了傀儡。所以,西医发明了各种鉴别外敌的手段 (比如各种检查设备和仪器),制造了各种对抗外敌的武器 (比如各种抗生素等),只要经检测认为是敌人,就要用武器把敌人干掉,而这些武器很容易伤到平民,但已经管不了这些了,消灭敌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国家机器还能正常运转时 (相当于人体比较强壮),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也还能起作用,因为毕竟消灭的敌人还是多数。但如果国家机器已经岌岌可危,仍用这种思路,最终敌人可能是消灭了,但也没有国民可用了,如此一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西医是治人所生的"病",中医是治生病的"人"。因为中医治的是“人”,所以往往能治本;而西医过分看重“病”,所以往往只能治标,因为人体内导致生病的因素并没有排除,所以,这次治好了,下次仍有可能再出问题。
4、中医是模糊的精确,而西医是精确的模糊。
这句话刚看可能有点拗口,但仔细想并不难理解,其实就是中医辩证思想的延伸。
因为西医3万多种病名,中医经过六经辨证只有6种类型!相反,西医的同一种病,在中医里根据六经又都可以再分为六类,而如果再结合八纲,辩证就更精细了。
西医因为要面临3万多种病,而且以后还会继续增加,所以,医院的科室越分越多、越分越细,经常让挂号的人无所适从。而中医,自始至终都是六种类型的病症,所以,中医不用借助价格高昂的医疗检查设备,照样能为病人看病。
西医治病,是先辨病,然后治病,所以同一种疾病,一般就用同样的治法。而中医治病,是辨证施治,证型相同,治法就相同;如果证型不同,不管是不是同样的疾病,其治法都会不同!这就是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关键点是看证型,而不是看病名 (关于"证"和"症"的区别,因为这里不是科普文章,就不再展开)。
史书《三国志》记载,神医华佗给两个都患了头痛、发烧且症状完全相同的病人看病,在给他们开方时,一个用了泻下的药,一个用了发汗的药。
华佗解释说:他们两个人一个是表证 (就是前面八纲中的所说的“表”),从六经来看,属于太阳病,所以用发汗法可解。另一人为里热证(即八纲中的“里”和“热”),属于六经中的阳明病,所以必须用泄下法。
具体的术语也无须深究,象这个例子,放到西医来看,症状完全相同,肯定是同一种病,也基本会用同一种药,结果可想而知,对症那一位,服药后可能很快就好了,而另一位可能就惨了。这就是为什么感冒去医院挂个吊瓶,有时很快就好了,有时连续打了几天,但感觉几乎没有效果。
以前总有些人认为中医是玄学,缺乏科学计量,缺乏准确性,但你仔细体会一下六经和八纲的思想,就会对两者之间,究竟谁精确、谁模糊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
中医是如何衰落的、西医又是如何形成如此强势地位的?
上面说的所有内容,仅仅是因一次感冒引发的随想,仅此而已,并无任何贬低西医的想法和意思,也不想引发西医和中医究竟孰优孰劣的笔墨官司和口水大战。
小平同志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到头来都是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真正能治病的,才是最优秀的,其他都是浮云。
但问题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我们想知道,浮云蔽日的根源在哪里?中医已经在中国实践了几千年,而西医传入中国不过两百年时间,西医是如何取得今天这么高的地位的呢?
首先,国家和政府在很多方面责无旁贷。
比如提高中医药的应有地位、健全中医药的服务体系、培养中医药的专业人才等方面,国家和政府需要做的工作仍有很多。
尤其是很长时间内,我们缺乏文化自信,导致的不相信中医、甚至诋毁中医药的人依然很多,如何引领公众的舆论导向,如何让民众对中医恢复应有的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
自鸦片战争之后,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崇洋媚外之风借机大行其道,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国人,尤其是精英阶层视为不科学、伪科学,是封建糟粕,公众也因这些精英阶层的影响,对中医药丧失了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西医迅速崛起并占据了中国医疗的主导地位,而中医则命运多舛,逐步边缘化,从晚清之后,我们国家前后多次面临中医被废除的厄运。
其中否定中医、抨击中医的很多人,都是当时的精英阶层,社会影响巨大,包括严复、梁启超、胡适、林语堂、梁漱溟、陈寅恪、陈独秀、鲁迅、郭沫若、巴金、钱玄同、宋美龄等,都对中医持否定态度,而中医也一直被排除于正规教育系统之外,直到1954年左右,才正式恢复了中医的合法地位。
更可怕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两次大规模的废除中医的提议,先是卫生部两位副部长,反对中医的态度极为坚决,直到毛主席亲自过问,此事才得以平息。
改革开放以后,废除中医的说法一度又开始甚嚣尘上,始作俑者是中南大学的某教授,在2006年发起联名废除中医的倡议,竟然又得到了全国万余名所谓精英人士的支持,后来钟南山院士等知名大咖都出来力挺中医,国家卫生部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言论和做法。
该次废除中医的倡议,究竟是是崇洋媚外的公知群体的恶劣表演,还是被西方医药集团收买的黑中医势力所谓,还是两者联合导演的闹剧,我们不得而知,虽然事情最终得以平息,然其造成的恶劣影响远没有完全消除。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对中医药的逐渐重视,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包括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等,以及近期央视在黄金时段播出的中国中医药大会等,都看出了国家和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
再者是关于人才培养和利益抉择。
长期以来,最优秀的高考考生都选择了西医,大家可以看看北大的医学院和上交的医学院,每年招收的学生都是多少分,而中医药最顶级学府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录取分数又是多少,接近200分的差距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相信大家都明白。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西医,理由很多,就业机会多、待遇好、工资高、发展前途广等等,很多现实理由会让人作出理性的选择。而选择中医,剩下的似乎只有情怀了。
深入分析一下,西医由于其分析性的思维方法,很多方面可以细分,而且需要细分。比如在检查治疗设备方面发展,从精度越来越高的影像学设备,到越来越精准的治疗设备,从越来越多的化验指标,到越来越多的化学药物等等。各方面都可以不断研发很多辅助的仪器设备,更多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地延长产业链,不断增加商业价值,一旦和商业、和资本搭上了关系,想让人才不聚集都很难。
而中医治病,更多地是依靠医生的思维、经验和中药材,其他还有一些针灸和推拿按摩的手法,整体来说,收费都不会高,所以中医的收入要比西医少很多。
再从平台配置和个人发展来看,由于西医需要大量的高精尖的设备,经常需要和其他辅助科室联合会诊等,因此在大型三甲医院见识会更多,提升会更快,因此学习西医在大平台上发展会好很多。
而中医更多是依靠医生个人的水平、能力和经验,对其他辅助科室的依赖小很多,因此对平台的依赖没有那么高,无论是在大型医院里,还是在社区服务中心,都可以成为一名好的中医。
如此一来,中医逐渐式微,西医如日中天,这些就都好理解了。
不要轻视资本的力量。不要轻视资本的力量。不要轻视资本的力量。
在这我也不能免俗,重要的话说了三遍,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资本的力量是我们远远不能想象的。还是回到我感冒的例子中,我晚上跑了三家药店,全部都只有西药、没有中药材,虽然资本市场是看不见的,但这是资本决定表象的现实例子之一。
生存和贪欲是资本的基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不起早"等老话,都在诠释着资本的属性。
只要资本舍得下足够大的力量,足以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我跑了三家药店,买不到中药材,是现实例子。
在金钱面前,真理也会选择沉默。资本现在已经掌控了支配世界的强大力量,在现实的权力架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资本可以轻松制约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经济行为,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而药店作为一种经济行为的一个环节,资本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也不需要多说了。所以,只要西药领域持续有让资本追逐的欲望,中医药想在列强林立的丛林之中生存,还真是需要使开浑身解数才行。
资本当然也可以肆无忌惮地买通各种专家、公知,对普通大众进行无差别洗脑,最后,会控制舆论。
不再多说,总之,还是开头的话,不要轻视资本的力量。
看似跑题的思考:不为良相,何以能为良医?
范仲淹曾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这个大概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最初版本。
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否有人想过,不为良相,何以便能成为良医?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何其大哉?
良相居庙堂之高,所做的事情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良医则处江湖之远,需要的技能是岐黄之术,做的事情是悬壶济世。所以很难看出两者有何相通之处,用一句流行的话说,这两个专业之间的跨度太大了。
而我认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恰恰是极有可能的,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两者的理论根源都是《易经》,而自古“医易同源”,中医和《易经》的思想根源,都是阴阳,都是五行,所以其核心思想是相通的。
从大的方面说,《易经》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包括山、医、命、相、卜五个方面(也称五术),其中的医,基本就是我们理解的医生的范畴,所以,“医”本来就是《易经》的题中应有之意。
再说良相,是辅佐帝王的,那更离不开易经了。商周时期的姜子牙(即姜太公)、西汉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明代的刘伯温等,都是良相的优秀代表,他们也无一例外都精通易理。
唐代大诗人、政治家虞世南曾说过:“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就是说,不学《易经》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宰相,也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将军。 药王孙思邈也曾说“不学易不足以言太医“(太医是古代医术最高者的称谓,不一定是影视剧中太医院的医生)。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 (所谓群经,初期多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共六部经典,后来《乐经》失传,只剩五经,再后来就成了我们熟知的“四书五经”),其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有“中国脊梁”之称的梁漱溟说过:"《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国学大师季羡林讲:“《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
就连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也说:“周易是科学的经典”。
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再来质疑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易经》。
而长期以来,我们经历了"破四旧、立四新"、"扫除牛鬼蛇神"等洗礼,《易经》基本上成了封建糟粕,几乎无人问津,五术中只有中医在夹缝中勉力支撑,然发展路程之艰辛和坎坷,也让人唏嘘不已。所以今天,再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何其难哉?
最后的最后,有人说了,你前面说了半天,说那么热闹,你感冒最终用的哪三味药?抱歉,不能随便乱讲,也不应该随便乱说,也不提倡大家象我一样孟浪,生了病自己瞎整一气,还是应该规范治疗。
即便是我这次购买药材时,店员也有些吃惊,说这味药你确定用量是6克吗?我们店里,多数人都只敢用3克以内,因为怕煎煮过程不合理,易产生轻微毒性等。
所以,具体是哪些药材,大家也别当真,就当故事来听、来看,这些也不重要,我后面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