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之(13)
文/吴文博
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在论述“君子先慎乎德”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大学》文字不长,但它博大精深而又言简意赅,不少文字既是论点又是论据,相互支撑,互为条件,互成因果,并且都似乎是社会人生经验的总结,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君子先慎乎德”是由上文论述了“平天下”之后推出的结论,所以行文上用了“是故”来表明关系。但由此《大学》又推论出了这个“悖入”与“悖出”的关系理论。这个理论其实应该也是支撑“君子先慎乎德”这一论断的。文章的论述思路是:君子先慎乎,按照“德→人→土→财→用”的逻辑论述,德为本,财为末,外本内末,争民施夺,财聚民散。反之,财散则民聚。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要恪守一个“德”字,而要做到恪守不渝,就必须“慎言慎行”,也就是明白“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但在行文上,这个“悖入”与“悖出”的关系理论却是以“是故”的形式,由上文推出来的,按文章的意思是,要恪守德就要慎言慎行,明白“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
那么什么是“悖”呢?悖,从心孛声,意思有惑乱,相冲突;谬误,违背道理等。还有解释是:悖,和事实相冲突,违背常理,错误的。相关词语如:悖论——错误的理论。悖入,是与常理冲突,违背道理的收入、得到等。悖出,与悖入的意思正好相反。不论语言、财货,只要是不得当、违背常理的,得到或者用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物归原主”,方式对等,能量守恒。这很有些因果循环报应的味道。
那么,“悖”有什么原则和标准吗?这就涉及到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善。《大学》在随后的文字中引用了《康诰》和《楚书》里边的话,说明“善”是衡量言行之是否逆情背理的根本标准是否有“悖”的成份,也就是是否“善”。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这段话的意思是《康诰》上说:“上天赋予的大命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想行为“善”,就会得到天命(帮助),反之不善,就会失去天命(帮助)。《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作为宝物的,只把善作为宝物。”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流亡者没有什么可作为宝物的,只把仁慈亲爱当作宝物。”这里把善提到“天命”的高度,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仁亲”。这段文字很好地阐释了衡量人的思想行为是否“悖”的根本原则。
其实,恪守德与“慎言慎行”是一致的,一个是内心深处必须坚守的原则,一个是说话办事必须遵守的法则。一表一里,本质相同:君子先慎乎德,尤其在从事社会事务的时候,说话办事必须谨慎,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切不可逆情背理。“悖入”与“悖出”理论应该而且也必须成为封建社会乃至当今天下君子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可惜的是,不论是史书稗抄还是道德传统,至今都没有足够重视这个“悖”字,有些遗憾。
《世说新语》记载过这样的一些事。第一件,是东汉文学家孔文举的事。十岁时,孔文举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有个人叫李元礼,任司隶校卫,名望很大。登门拜访者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李元礼才准许门卫通报。孔文举那么个小孩,怎么能拜访呢?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入门就坐。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说:“古时候我们祖先孔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众宾客无不赞赏孔文举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孔文举随机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十分尴尬。
第二件,是东汉道德家陈元方的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掌故。陈元方的父亲陈寔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外出,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一同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就不等他了,自己先走了。过了一会儿,那位朋友才到了。当时,陈元方才六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他自己先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跟人家约好一起走的,怎么就扔下别人不管,自己先走了呢?”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可是到中午您还不来,这就是您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想跟元方再打打招呼,表示亲昵,可是陈元方掉头就回家去了,连回头看他一眼都没有。
这两件生活小事也许是古人为宣扬道德规范而附会出来的,但其中人物都是史册有记载的。孔文举就是孔融,“融四岁,能让梨。”大家也非常熟悉。而孔融在文学上的影响较大,为建安七子之第一人。陈元方,东汉颖川许(今河南长葛)人,与其父陈寔其弟陈季方三人当时以道德著称于世,被称为“三君”。然而,我引用这两个故事的意义不在于孔文举、陈元方如何贤德聪慧,而在于故事里的陈韪和陈寔的朋友,他们都是成年人,面对小孩子其言行有些“悖”,就是逆情背理,所谓“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陈韪在公众场合不尊重人,以不合情理的话伤害了孔文举,没想到这个小孩子机灵聪慧老成,竟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让陈韪当众难堪。陈寔的朋友违约,不能按时赶到,本应表示道歉,但他却在小孩子面前责备守时信义的陈寔,没想到这个小孩人小智慧不小,当面数落了他父亲的这位朋友不说,还以十分鄙视的态度对待之。
以小见大。“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小的如一般公众交际场合,落得个难堪丢人;大的如外交场合,朝廷伴君、政治路线等等,那时不仅仅是难堪的问题,还有可能丢了性命。做人,处理社会事务,不谨言慎行成吗?所以《草根谈》里头有几句话说得很到位:“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状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业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守拙无巧。”这实在是人生的大彻大悟啊!
至于“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说法实在是直白而明确的大道理,古今中外的很多大小事实都可作为论证。货,就是财货,既是钱币,又是货品。凡是逆情背理而取得财货者,必定以同样不合情理的方式还出。粗话说:“你怎么吃进去还得怎么吐出来。”佛语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些都是讲“悖入悖而”的社会理论基础,或者是理论注脚。至于社会生活的古今事例,恕我不再一一举出,实在是普遍到俯拾即是的地步。《涅槃经》里有“业有三报”的阐述,它说:“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报。”这里的“报”就是“悖入”与“悖出”的因果对等和回复报应。对于那些只图个人利益,不顾客观情理的言行,或者总想以非法方式言辞伤人、占人便宜、取得财货者,这无疑是最为明确的忠告。
然而,我们的文化积淀中有关“悖入悖出”的成语典故却十分罕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写这篇读悟,我是想在理解的基础上,告诉大家,我们不仅要明白“悖入悖出”的道理,而且要以此日常行为指南,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会事务中时时处处以之为警钟,做到言语、行为始终合情合理合规合法,把持原则,维护自我,进而营造和谐美满的社会氛围,让我们大家都自由自在地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