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文章,或者文学作品,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从产生创意到自认为比较满意,可能需要很多脑路的活动,需要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想要训练成为曹植那样七步成诗,那就需要在正确方法指导下的反复训练,才能够达成。如果要修成文不加点、倚马可待,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可能需要更多老天的眷顾,有些天分才行。
作为一个普通的作者或者写作爱好者,有没有一个套路帮助我们更好地写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要遵守一定的程序。按照一定套路去操作,可以减少很多周折。
一、构思
构思,是写作的一个最基础的阶段。
首先我们应该想好,我这个故事准备描写哪些人物,人物的关系是什么,准备设置哪些主要的冲突点,故事的核心是什么,事情发生的重点是什么。像《追风筝的人》那样的名著,如果不能心中有个人物关系网络图,有可能会把自己给绕进去。即使作为读者,读这样的书,不拿着一个关系图谱,也会稀里糊涂。
故事的基本叙事方式是什么,是准备按照正常的人类认知进行写作呢,还是想通过角色变换来写作呢。比方说通过狗的视角看世界,像莫言《狗道》那样,通过这个视角讲述人类社会的故事,是比较新奇的。还有一些作者通过把自己设置为真身的闺蜜,通过闺蜜的视角看自己,讲述两个闺蜜的故事,最后交代是其实她就是我,我就是她,这种写作手法用在个人自我介绍中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还要想好讲述故事的背景,大概的5W1H,是准备穿越到过去,还是准备像《北京折叠》那样描绘不同层级的社会,甚至像《三体》那样直接瞄准全宇宙。
好的构思是成功的一大半,想好了再行动,会事半功倍。
二、搜集
根据自己的构思情况,开始搜集素材。
严歌苓老师有个演讲,说她是怎么搜集素材的,为了写好一个故事,她经常自费去体验生活。她说有一次去偏远农村体验生活,上厕所都比较麻烦,有一次自己在上厕所,就有个女孩子站在她的面前看着她,搞得很紧张,孩子说了老师您能快点么?虽然当成一个故事来说,从侧面体现了搜集素材的艰辛。为了写《陆犯焉识》,自己蹲在监狱里体验生活,正式在这么扎实的搜集素材,或者采风的基础上,严歌苓的每个人物才那么鲜活,她的故事才那么能够打动人。
搜集素材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积累知识卡片,每天就一个小问题,书写150-300字的小段落,对段落进行精心修改,一个卡片是一个小小的精品,或者是一些常识的积累,或者是一些故事情节的描述,或者是一些高级写作技法的总结,但是一定要短小精悍,知识高度浓缩。每个小卡片就好比是浓缩铀,为以后写大的故事或者文章储备好粮食,组装得当,就能够变成威力巨大的武器。
三、建构
在这个写作阶段,就如同修房子。
我们先把蓝图搭好,围绕自己构思的中心故事,焦点环节逐步铺开故事。这里也有一个小技巧可以用,一个九宫格的写作技巧挺不错,我们在中心格子中写上中心故事,然后在外围写上故事所涉及的几个重大环节,或者主要元素,这样通过搭建一个个九宫格,再组合成为一个个大的九宫格,用乐高游戏的方式把故事讲了。
还有一个方法,树状结构的叙事方法。通过故事主线,衍生出一些故事枝干,在通过这些枝干生发一些树杈,我们加上叶子,甚至用一些花朵点缀其间,如同此生最爱的刺槐,在满树雪白的花朵下,虽朴实却芳香四溢。
金字塔写作法也是非常好的方法,以上统下,总分类比的方式,形成结构比较严谨,条理比较清晰的文章。同时也可以利用相互作用系统,来分析事物的其来有自、内部构成、外部联系,用归属分类系统和描述系统,进行补充,组合使用,让故事既有逻辑性又有可读性和科学性。
四、修改
好的文章2成写,8成改,认知写作学提倡的快写慢改是较好的办法。
写作的时候,不要过于一字一句的得失,而是快速写完。然后再根据写作的基本规则,行文逻辑等进行细致的修改。这个阶段需要反复阅读,发现明显的错误,错别字,原生性语言,把没有必要的虚词副词等统统删除,追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的文章境界,修炼信雅达的文学功夫。
另外,有时候,我们自己写的东西,常常自己不好发现问题,甚至是一些特别常识性的错误,我们可以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跟我们一起修改,如同白居易写诗让老太太都能听懂,那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我们写的东西,不是自嗨,而不顾读者的感受,只有读者的认可才是一个写者或者作者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