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多年之前有一个同事小Y,行业内知名高校本科毕业,二十年前在一个县级市的政府部门局还是比较拔尖的学历,单位也比较重视小Y,在公务员安居小区补贴买了房,工作两三年就担任了中层副职干部,也算是不折不扣的“后备干部”了,大家要知道,很多四十、五十岁的老同事也没有职务的、还住在又黑又破的筒子楼里面。
可是小Y干的不顺心,一是国有单位的工资也就那么多,记得当时大概是每月5、6百块钱吧,也就够在小城过一点简单的生活,其实我们大家也都是差不多,只是小Y当时的负担可能稍微重一点,房子有点借款,老婆工作不稳定。二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小Y就卷入了内部状告某领导的漩涡中,大家一致认为他是“某小团体”的人,慢慢的有点游离于单位的边缘了。
我和小Y在一个二级单位,他是我的领导,单位里事情并不多(有过前些年机关工作经验的人都懂得),每天早上,小Y会对着墙上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给我讲一段历史故事,然后指点江山谈谈人生理想,接着抱怨现实的无奈,憧憬离开单位会有一个光明的明天,但我们(至少我是这样)也都是说说,当时哪个有胆量砸碎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不久又发生了两件事情,让小Y既毅然决然也是无可奈何的离开了单位,他先是在单位附近的“休闲一条街”接受异性按摩,不巧被JC叔叔临检,带到了派出所,还通知单位领导去取人;没过几天,又在本地一所职业类学院宵夜喝酒撩妹,最后和学校保安起冲突直接被拘留了15天。虽然事情影响不好,但当时各项规定没现在这么严,也没有谁一定要开除或者处分小Y。
记得小Y离开时和我说的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已经找到了适合我的工作,工资还比这里高,假以时日,一定能混的风生水起。
小Y去了当地一个民办学校,当老师,上数学课,工资每月有近千元,确实比我们高。
后来,偶尔在同事家碰到小Y,依然是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又过了两年,碰面也少了,仅有的几次,当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开始买汽车、换智能手机的时候,小Y还是风尘仆仆的骑着电动车、用着诺基亚,微微有点“灰头土脸”,还有一点心灰意冷又安于平静的样子。今年国庆期间,回老家听之前的老同事讲,小Y中途又换了几个工作,现在赋闲在家了,偶尔会在小区楼下活动室与老头老太太打打小麻将,家庭负担主要落在妻子身上。
职业有很多种,按照《职业分类大典》有8大类413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事实上肯定更多,但是,我们离职跳槽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吗?
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不能,小Y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适应职场规则,你到哪里,也是“一潭死水”,不想折腾个“风生水起”!因为,中国只有一个职场文化,可以说,中国只有一个职场。
想起一个“话粗理不粗”的老段子,概括职场原则很合适:
管好上半身,谋定而后动。不该说的话不说,往往“聪明人想话说、糊涂人抢话说”,不该喝的酒不喝,最近网络上沸沸扬扬的“证券金融界不雅饭局”不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手机摄像、发信息只是说话的延伸)、喝了不该喝的酒吗?
管好下半身,保持战斗力。不该去的地方不能去,该你出手时要“硬”、不到目的不罢休、不捣黄龙不收兵!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事后要及时“软”,保持谦卑,功劳不是一个人的。
摩擦要有度,注重舒适性。工作就是团队成员对内追求最大公约数、对外谋取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产生分歧和矛盾在所难免,处理矛盾和分歧中,最高的职场艺术就是让大家在摩擦中、博弈中感受到舒适和快乐,至少不要是痛苦。
不适应职场文化的小Y,可能从带着下属对着地图讲历史故事时,就没有想到过去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