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晶晶
五款风格迥异的女性,各有各的性格,追求,和家庭背景。在上海这座纸醉金迷的城市里,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却又似乎都在漂泊,寻找一个答案。
剧中的主题之一就是五个女孩儿的友谊。不是青春期时非得互相陪伴上厕所的友情;不是两肋插刀上山下海的友情;也不是小时代里多愁善感相爱相杀的友情。
她们很现实,会自动根据各自的财力和智商形成私下单约的小群体。却又不失温情,白天还对看不惯的那个人大翻白眼,夜晚却因为看到她独自醉酒哭泣,而把她扛上楼梯。
她们是一个群体,一起聚餐吐槽聊帅哥;却又彼此独立,对于自己的软肋绝口不提,自己负责到底。不管这样的友谊妥不妥,可这似乎就是我们的生活。无论你身边围绕着再多的朋友,倾听你,鼓励你,支持你,可面对难题的那个人,终究还是你自己。
所以我想说,成功的友谊,建立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之上。
只有你能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去关怀他人;当你不再粘人,拥有独处的能力,别人才愿意主动邀约你;当你不再期待朋友就该为你两肋插刀,你才更有可能获得帮助,并且心存感激。
在她们五人的交往中还隐藏着另一个话题,交友的准则是什么?是要追求智商一致?兴趣一致?财力一致?还是三观一致?又或者,这一切都可以不一致,互补反而更有火花?
试问友谊会在什么时候火速升温?当然是在聊天的时候。
当你聊文学时,ta能对文豪巨著如数家珍;当你聊音乐时,ta又唱又跳,全是你爱的旋律;你聊美容时尚,ta给你推荐各种潮牌;你给一个眼神,ta就能心领神会,这些时刻不正是友谊的火花四溅的巅峰时刻吗?于是剧中的安迪得出一个结论: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聊天是一件需要棋逢对手的事。”
高山与流水,市井与炊烟,各自寻找自己的最佳搭档。无论你们的话题需要智商,情商,还是有关兴趣,三观,能聊得来才是友谊的第一基础。
就像剧中人。一开始,同样财力雄厚的安迪和曲筱绡会一起做spa,吃大餐,聊生意。曲筱绡虽然被贴上了“靠爹上位的富二代”的标签,却聪明,洒脱,深谙人情世故,让各方面俱佳的安迪认为 她是五人中最“拎的清”的人。
她们因为持平的财富和眼界互相欣赏,却因为无法深入聊天,而渐渐疏远。安迪不懂曲筱绡低俗的笑话,曲筱绡也无法明白安迪的引用与比喻。而安迪和奇点的爱情大概会让许多人羡慕,他们的关系始于多巴胺,而不是荷尔蒙。你害怕,我就等待;你如此低估自己,我却视你为珍宝。在他们美好的爱情之外,早已有了完美的友情。
但是,世间哪有那么完美的事。且不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若一个人总是强调友谊中的“默契”,“聊天质量”与“势均力敌”,难免会落入孤芳自赏,不接地气,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圈套中。知音还未出现,难道你就要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自命不凡,然后孤独终老吗?
当我们不再强求朋友一定非得是什么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学习独立,情感的独立。
因为你不再期待从朋友的共鸣中获得认可,不再强求在所谓的默契中感到安全,你自成一体。当你不再自以为聪明地强求别人做你的知音,你才更容易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因为你既可以从书中获得滋养,也不介意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享受与人谈论无关痛痒的话题。
况且,世上的人形态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奋斗史,苦难史,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真善美。那个常常无法参与话题,集二百五与拎不清于一身的邱莹莹,也正是那个在樊姐无助脆弱的夜晚,给她端上一碗热汤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那些看似与你没有交集的人,或许有你值得学习的品质;那些在交谈中和你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人,却也能带给你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充满烟火气的乐趣。
总之,交友是个复杂的课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朋友。
可往往是那些足够独立,即使没有朋友也能活得很好的人,才能享受长久稳定的友谊。因为他们不期待,所以有惊喜;因为不介意距离,所以能发现美好;因为尊重对方的界限,所以彼此都有空间和尊严。
愿你拥有高质量的友谊。
如果你正如火如荼地谈着恋爱,愿你们也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