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选择在医学的海洋里遨游
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我们就选择了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的神圣职责
以文字的力量,记录那些逆行而上的援额白衣战士。
——题记
一
2021年10月18日,额济纳出现了新冠疫情。这一消息,犹如晴空响起的一声惊雷,打破了阿拉善人民平静安宁的生活。
上午十一点多,阿拉善盟中心医院第一批援额医疗队一行27人,在童道丰副院长的带领下,紧急集结,奔赴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
战斗的紧迫性,让队员们忘记了六百多公里的舟车劳顿。晚上十点多,终于到了达镇。
童院长和当地防疫防控指挥部对接协调后,决定抽调感染科主任田海荣等五名队员,进入额旗医院感染病房开展医疗救助;检验科刘慧兰等四名检验人员加入当地医学检验小组;其他队员负责完成达镇核酸采样工作。卸下救助及生活物资,连夜展开战前准备。
早上六点多,核酸采样的队员们已经全副武装,开始了达镇首轮全员核酸采样工作。
当时的达镇,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人员缺乏,物资缺乏,近万名游客滞留。医疗救助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后勤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童院长的领导下,队员们克服各种困难,拧成一股绳,在达镇全员核酸采样、老弱病残的入户采样、集中隔离点采样、复检人员的采样、滞留游客的采样,以及医护人员、外来救援人员及志愿者的核酸采样中,加足马力,昼夜奋战。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充满着严峻、紧迫、危险和未知。需要复检的人员,说明混采的这组十人中,有一人核酸采样就是阳性。采样人员受染风险更高,防护要求更高,采样技术要求更高,并且,需要立即上门完成单采。
接到复检通知,通常已是半夜了。因为住户比较分散,队员们三人一组,背着笨重的消杀桶,在不同小区和楼栋间爬上爬下,以最严防护、最快速度和最高质量圆满完成一次次复检任务。
科教科科长红梅,是此批队员中的大姐。她由衷地感慨,最初的一个星期最苦最累,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超强度、超时间的连续战斗,没有打倒队员们。累了,困了,大家相互打气鼓励,握着拳头彼此加油。工作中,队员们时刻相互提醒、检查防护装备是否严密,防护操作有无漏洞。因为防护服的特殊性,为了连续战斗,大家不敢吃喝,每天进水量不足100毫升。有很多次,队员们半夜拖着一身麻木和空扁的肠胃回到房间,随便找点吃的,不管冷热对付一下。躺一会,又出门工作了。
队里不论70后、80后还是90后的队员,都表现出了吃得了苦、抗得住难的一面。只要工作需要,即刻投入战斗。采样时都能做到动作轻柔,采点到位,完成迅速。
队员手麻科护士张敏告诉我,姐妹们最尴尬的是碰上生理期,穿着拉拉裤,一忙十几个小时,根本顾不上自己。但是没有一个姐妹,因此提出过任何要求,依然精神饱满地战斗在岗位上。
童院长是这次援额医疗队的总指挥,主要负责和当地防疫防控指挥部的协调对接,统筹安排医疗队各项工作。
电话中,他告诉我,来额旗的最初两周,疫情一天天进展,形势非常严峻,许多工作同时扑来,没有一件不紧急的事。队员们哪有时间顾得上吃饭睡觉,都是连天昼夜地工作。有时,凌晨五六点才能回到住地。达镇各方面条件相对艰苦,采样工作点多、量大,信息化要求高,工作中意想不到的问题很多。队员们毫无怨言,想方设法,以最佳方案一一化解面对的难题。
为了队员们的安全,保证援额工作的正常进行,医疗队到了达镇后,每天安排队员互采核酸样本,完成自身核酸检测工作。疫情严重时,童院长经常半夜三四点,和指挥部的同志一起研究、协商和部署将要面对的工作。
童院长的妻子是阿盟疾控中心负责人,二十多天时间里,夫妻俩一直战斗在额济纳抗疫一线。早在10月17日,吕锐携队抵达额济纳,连夜展开筛查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工作。
我不禁问道:“在达镇,你俩经常见面吗?”
童院长简单说了两个字:“很少。”停顿了一下,又说:“疫情那么严重,各自都忙,防疫不允许见面,也没时间见面。有一次在达镇的政府广场,代钦书记到达额济纳后召开的动员大会上,同事告诉我看见了她,我过去和她打了一声招呼。”
这是夫妻俩在额济纳抗疫的二十多天里,唯一的见面。
还是有些不甘心,我又追问:“那平时你们会微信或者打电话联系吧?”
童院长:“基本上没有时间,微信没联系过,打过一两个电话。在这里,工作很多,都得靠手机联系安排,大家的弦都绷得很紧。”
各批援额医疗队到达镇后,都要给童院长汇报工作情况。童院长以切身体会,向各队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二是听从指挥,服从工作安排;三是有空就抓紧时间吃饭睡觉。
是啊,抗疫的战场上,没有等待这两个字。争分夺秒,时刻准备着,是援额队员们每个人的战斗状态和必胜信念。
二
额济纳疫情的发展,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想,救援刻不容缓。10月23日、25日,医院分别派出第二批、第三批援额医疗队。后来,又相继派出第四批、第五批……截止11月7日,医院共派遣十批援额医疗队,总计104名医务人员,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额旗的抗疫阻击战中。
第二批援额医疗队由20名医护人员组成,综合外科主任张发明带队。他们是23号早上十一点接到援额通知,要求十分钟后备好行李,到单位紧急集合。
大战当前,没有一秒钟是多余的。留下太多的来不及,请领任务,准备防护用品及其它物资。中午一点,全队人员准时到达阿左旗机场,三点到额旗达镇并入住酒店。
打仗还需枪杆子硬,张主任及护士长组织队员们,严格强化了防护操作后,即刻投入到当地的核酸采样工作中。
次日,又是一夜不眠不休的战斗。没等深睡,张主任接到通知,急需抽调7名队员至指挥部应急组,24小时待命,完成入户复检工作。其余13人,分成五组,承担五个隔离酒店的防疫防控工作。
各个酒店综合条件欠佳、设施较不完善。张主任积极和上级领导沟通协调,带领队员们,严格按照防疫防控的“三区两通道”的设置要求,对各个酒店重新进行了改造和布局。队员们一起动手,整理垃圾。又搬来大批塑料薄膜,铺盖住酒店的所有地毯。紧急培训志愿者穿脱防护服,给他们传授做好自我防护的要点。全面、彻底完成消杀工作后,酒店连夜入住了隔离人员。
刚去的那几天,酒店没有热水供应,队员们完成消杀后无法冲澡,只能凑合着在床上躺一躺。最忙的时候,24小时顾不上吃一口饭。
额济纳旗近万名滞留游客的转运,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26日中午,张主任接到通知,他和另外一名领队负责将588名游客安全护送至郑州。安排好医疗队的工作,27日晚上,张主任随返程游客出发,29日到达郑州。
至今,张主任在郑州隔离,通过电话和微信,安排协调援额医疗队的工作。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因工作在巴彦浩特镇隔离,女儿因疫情防控在银川隔离,13岁的儿子独自在家,一个人吃饭、上网课和睡觉,姥姥负责每天送饭。
听到这里,不由得眼睛湿润起来,忍不住问道:“儿子还小,会自觉学习吗?你担心女儿吗?”
张主任:“说不担心,也是假话,她妈妈每天晚上视频安顿两个孩子。”他接着又说:“女儿写了一篇文章发给了我,看完后我忍不住掉眼泪了。”
这位在救死扶伤的战场上铮铮铁骨的父亲,面对女儿的心声,不经意间,露出了深沉而柔软的父爱。
三
额济纳旗策克口岸与蒙古国接壤,是做好疫情外入的重中之重之地。守住国门,就守住了一方平安。
10月23、25日,医院分别派遣了两批援额医疗队,共27人,赶赴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开展支援工作,由护理部主任吴兰芳带队。
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3800多人,目前,加上外来救助人员及志愿者等,有3900多人。根据指挥部安排,医疗队接管了开发区蒙医医院,承担开发区所有核酸采样及送样、应急医疗上门服务和心理咨询等工作。
在人员较少、任务急重、工作量又大的情况下,每个队员,都是累不垮、战不败的小强。穿着防护服,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忙就是十来个小时。晚上回到宾馆,外卖送来的饭菜挂在门上,早已冰冰凉了,只好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赶紧扒拉几口。
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蒙医医院,之前有四名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11月3日,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医疗队进驻经过几轮消杀后的蒙医医院,对院内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工作,以便尽快恢复医院门诊日常诊疗工作。当时因为疫情,紧急关停的医院内部多有凌乱。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因为害怕病毒而退缩,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后,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
11月5日晚上七点多,接通吴主任的电话时,她正在去达镇送完核酸采集样本后,返回策克口岸开发区路上。听到她沙哑的声音正忙于工作,未多打扰便挂了电话。晚上十点多,估摸着吴主任可能忙完了,便给她发了微信。没一会儿,她回复了我。此时的她,才开始吃晚饭呢。
策克口岸距离达镇八十公里,每天往返送核酸采集样本,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到后还要和检验人员一一核对,交接清楚后方可离开。
后来听说,吴主任的老公公因为病重,已经转往银川住院治疗。因为突发疫情,她照顾不了老人家了。三十载平凡岁月里默默奉献,照顾了无数患者,却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家人。
作为一名优秀的白衣战士,吴主任知道自己肩负的重担和责任。
四
在单位11月2日的公众号推送文章里,我意外看到今年8月份已经退休的原门急诊部护士长狄雁鸿,于10月26日,紧急带队援额的消息,我的心里暖流顿涌。
狄护士长是医院特邀援额的护理专家。额旗蒙医医院的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急需一批支援人员开展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做好防疫防控的重要关口,容不得丝毫马虎。狄护士长在门急诊担任护士长十年有余,积累了丰富的门急诊护理管理经验。
10月25日早上十点多,当她接到医院电话时,没有丝毫犹豫。她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紧急备好所需物资和简单行李,她带着三名97年、98年出生的年轻护士,逆行出征。当晚在达镇,四个人整理物资,一直忙到凌晨四点。
26日,狄护士长带领队员们来到额旗蒙医医院,开始了预检分诊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预检分诊工作方案。
后来,国家医疗救助队的山西医疗分队到达后,接管了额旗蒙医医院,对狄护士长及队员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至今,她们和山西援额医疗团队共同作战,奋力工作着。
狄护士长七月底做了一次大手术。临行前,卫健委黄永明主任和医院朱有存院长,给予她深切的关怀和期盼。一再嘱咐她,一定要把自己照顾好,把队伍带好,安全凯旋。
狄护士长说,她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三个年轻队员工作经验少,细节上少不了粗心大意,生怕她们防护做不到位。一天到晚免不了时时提醒,看到有队员穿着拖鞋在走廊里,她着急得立马喊住。
即使退休,也褪不去天使救死扶伤的使命。因为她的心里,装着一个大写的爱字。
五
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赵科峰、康复科主任付宇,各自带领援额医疗队,日夜守护在达镇的隔离点上。赵主任的妻子马静,是手麻科护士长,在巴彦浩特镇疫情发生后,积极请战去了隔离病房,12岁的儿子,也交给了老人照顾。
付主任的妻子刘慧兰,在检验科工作,早已在美丽的达镇,日夜搜寻着新冠病毒的踪迹。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给姥姥照顾了。
他们,可谓是夫妻伉俪,并肩战斗的楷模。
还有许多同事,不声不响地战斗在达镇的各个角落。可惜纸短情长,不能把他们一一记录下来。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哪里有白天黑夜之分?所有队员,都是24小时处于备战状态。看似平凡碎琐的工作,实则凶险万分。疏漏任何一个细节,都极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冠病毒。
每一位逆行者的背后,都有难舍的亲情,和无法放下,却又不得不放下的牵挂,以及大大小小的家事。此行援额队员中, 60后、70后的同事们不负使命,以身传教;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大战面前,无畏无惧,敢于担当和奉献。
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是逃兵。他们深深明白,这是战斗的常态,是必须坚守的阵地,是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在。
(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