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谢谢罗胖,罗辑思维,得到,让我知道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包括硅谷来信的吴军老师。虽然我们私下会吐槽,有些内容这个人说过了,那个人差不多的意思再讲一遍,不过不管是谁,对于认知总是走在前面的。
大凡卓越的人,在事业上社会地位上取得成就,而做事的时候还特别懂得尊重他人,这一点在书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除了作者,还详细说明了责任编辑,审稿编辑……说了出版社的地址邮件网址,还有读者服务热线、印装质量热线等。
这些内容就占了一页纸,在目录前面,密密麻麻,一般也不会用到,可就是很重要。用不用是我们读者的事,写不写就看作者或者说出版社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态度的表明,一本书的诞生离不开很多工作人员,这是纪念,也是感念。
旁边一页就写了一句话,却不得不引人思考——谨献给我的老师们。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因为一般人肯定是写献给读者,献给朋友这种,吴老师偏偏说的是献给老师,一方面是感念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难道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个人的理解,是对读者的推崇。
凡此种种都让我想到我最爱的节目《歌手》,正是这个节目让大家意识到乐队、编曲、灯光等这些岗位人员的重要性。唱歌是只需要歌手有实力,而呈现一场视听盛宴就要各个部门配合,加班加点都只是为了最终的好效果。这种精神让人感动,让人肃然起敬。
回首2017,真正开始自发主动阅读的第一年,看了二三十本书,一边看一边思考输出,确实有点心得。很重要一个体会就是,书那么多,质量参差不齐,时间又有限,要看就看真正优秀的学者写的书,保质保量,是真正心血的结晶,更是兼具深度和广度。
罗胖年终脱口秀说到一点,就是品味提高以后是降不下来的,看书也是一样,看过真正用心写的书,一般水准的书看起来会没有感觉。如果你时间很多,可能不会觉得什么,而时间有限的人就知道,内容是一部分,速度是另外一部分,两者同样重要。
在书中,不论是写序的俞敏洪,还是写前言的作者本身,都提到“教育是一辈子的事”。这和我之前看到的一个笑话类似,说的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一批人放弃了,一批人中途退出了,一批人失败了,总之,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用书中的话来讲就是,上学时竞争激烈,而毕业后还继续学习的少了很多。
个人也有这样的体会。在校时,觉得感情很坚固,可以持续几十年,踏上社会才发现感情很脆弱,可以因为一件事没有处理好而变淡。在校时,觉得读书很难,看不进去,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不想学那门课,踏上社会发现主动学习是对自己好,也许不能马上增加薪酬,却是一种难得的良好品质,而且只有不断学习,才有上升的可能。意识到这点很重要,及时行动并继续下去更重要。
对于中上阶层的人来说,更多考虑的是去国外留学。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更关注“如何做人”,更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比如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对于国人来说正好可以互补,学习自己缺乏的,才能提升更快,才能全面发展。
不过,国外的学校也分三六九等,并不是去过国外就必然学到很多,有些也只是付出得多收获少。就像国内上二三流大学的一样,毕业以后发现工作不对口,或者薪资很低,心里不平衡,觉得还不如高中毕业上技校或者直接出来工作。
这是中国教育的缺失,也是中国父母的无奈。但这些年回头再看,我依然感谢父母当时坚持让我上大学,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专科毕业,我会很现实,可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本科毕业,有梦想,对自我有要求,才会在毕业以后,在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后,继续看书,不用督促,完全自发。
付出的学费很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从中低阶层想要往上发展,更重要的是财富的积累,所以掌握一门技能很重要。先有一份工作很重要。而这一点,作者也专门开了一章来说明。
虽然书讲的是选择大学,读大学的意义,但个人认为只要有一颗向上的求知心,都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没上过大学可以参加成人高考,没去过国外,可以吸收西方的教育理念。大学是一个人生阶段,懂得了就跨入另一个境界,不懂得,那么即便拿到学位证书,也只是表象。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更多好文尽在微信公众号:拾起笔尖散落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