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欲联大月氏共击匈奴,命张骞为信使出使外境。为佑护信使平安并给予其权利,设立一根木制的长棍,象征和平、权力、地位,也赋予其天子般的大权。这棍,史称节杖。
话说张骞历时13年(元朔三年,即公元前126年)终于返国,汉武帝封其太中大夫, 器重之,欲再遣他出境,授他节杖。张骞谢恩回府。
张骞府中有一个大管家,本姓赵,叫赵梓,后奴随主姓,改名张梓。厨师傅不认字, 顺口一叫“小张子”,以至于全府人都管他叫张子了。近日“小张子”顺利完成了向吴王刘濞寿诞之日送礼的任务,很受张骞重视,就不免得意了。
张骞到府,唤张梓,手杵着节杖,说道:“你可知否?当今天子又遣我出使大月氏。”“啊,老爷,那可好了。”“哎!你不知啊!这权利大,可这节杖万一丢了可是掉头之罪,需妥善保管。现今飞贼无数,到一家偷个棍子一点也不费事……”
哈!老爷这是何意?特地叫我来,还一直盯着我,难不成有什么特殊任务了?节杖可需妥善保管!难道……噢!张梓想着,眼就亮了起来,食指微颤,那根木棍在他眼中已成了天庭上的擎天白玉柱,神圣,不可侵犯。
“嗯,得找个好地方妥善藏着。你说,那个藏珍阁中可置否?”张骞眼看着正心事重重、飘飘然的张梓:他眼珠直转,莫不是有何难处!噢,对了,阁里全是机关埋伏,一步失足,岂不没了性命?想罢,张骞说道:“有何为难之处,推辞也不责怪于你。”
好个“小张子”!当他正自我陶醉,张骞那几句话他一句也没入耳,正做着自己手握节杖“妥善保管”的美梦呢!一听“推辞也不怪你”,张梓可慌了神:“怎么会呢,我包在我身上!”
就这样儿,张骞放下节杖回了内室,而张梓,把灶王爷在供桌上推倒,反将那木棍放在上头,跪爬几步,对着那木棍就一顿猛磕……
第二天,骆驼队都准备就绪,可张骞派了二十多名青年去阁里寻找都不见节杖的踪迹,这可要了命了!九品芝麻官丢个官印都得杀头,更何况堂堂太中大夫丢了象征天子的节杖!张骞飞一般跑进张梓的房间,也不带侍从了,“拍”一巴掌抽过去,把张梓抽得原地转圈,这还不解气,他见张梓床头有根木棍,抡起来就抽向张梓的人头……
呵!可叹“小张子”一腔热血,抽了个万朵桃花开;而那把象征着和平、权力、地位以及天子的“木棍”,也应声而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