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相较于往年媒体新闻上关注的都是国人人均年阅读书量少、呼吁更加重视阅读外,今年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学范儿综艺节目持续走红,出现了诸多朗诵经典、阅读马拉松等互动活动。更重要的是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每个人都在朋友圈晒着自己在读和曾经读过的书,都在推荐书单、做读书笔记、写书评,阅读、分享俨然成为了继夜跑、健身之后,又一项时尚行为。欣喜的是在碎片化生活的当下,阅读又一次重回聚光灯下,唤醒你我读书的渴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阅读行为,比如有人认为每本自己想看的书都应该拥有而疯狂购书,有的人则相信“不借不看”喜欢与人互相借书,有的享受手捧纸质书阅读那种恬淡,有的喜欢随身携带电子书的方便。我个人对阅读并没有太大的偏好,只是觉得保持一种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的状态,是在喧闹烦乱的都市生活中,是一种调剂和坚守,对此有一些体悟:
阅读是痛苦的,尽管大家谈起阅读眼前总是浮现出一种舒适的畅想。很多时候看似一目十行、翻书飞快,但是不过心、不入脑的那种浏览式看书,只能算做消遣,跟看肥皂剧、聊八卦并没有本质不同。当然像拿起一本装帧精美的纸质书,伴随着沙沙的翻书声、萦绕的纸墨香味以及手指划过书页的那种触感,本身就是一种舒适的体验,但毕竟较为外在。回到一个最基础的出发点,我们为什么要阅读?Kill time仅仅是一个附带的效用,阅读还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获得更多内在的收获吧。不论是啃经典的大部头,还是专业书籍充电,真正的阅读是痛苦的,是一种深入灵魂、痛到骨髓的那种大汗淋漓。走心、入脑的阅读意味着要跟以往的知识储备产生交集,或更新或颠覆,都有一个比较、联想、判断的过程,套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在阅读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就算是阅读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也会被人物的曲折的命运和作品背后折射出三观触动,联想到实际生活,君不见六神磊磊读金庸小说,不仅读出了家国情怀、恩怨情仇,更有许多人生感悟、世间百态,就连植入广告都显得那么妥贴。因此,“阅读+思考”才是真正阅读的常态,凡是思考这样需要大量消耗脑细胞和精力的活动,大抵过程是不那么愉快的。阅读愉悦感可能来自于克服一个不那么舒服的过程后,高度自律带来的那种成就感。
阅读是有仪式感的,用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来固化阅读的节奏。一旦赋予一件事情仪式感,意味着你花费了心血,非常#重视,同时会附带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提醒自己不可懈怠、精益求精。这也许是那么多人喜欢去图书馆或者某个特定的场所拜读书籍的原因之一吧。在我看来,随着手机逐渐统治工作和生活,24X7的微信不停地闪烁,朋友圈里面新闻号水深火热、文艺号伤春悲秋,个人看似跟这个世界时刻相连,实则都在浮躁和快节奏中应付各种琐事,缺少真正与自己相处的时间。阅读可以跟自己的心灵对话。阅读游记,重启内心对诗和远方的向往;阅读史书,扼腕家国兴衰的无常;阅读时政,记录当下社会进步的变迁;阅读经典,探究人生的智慧等等,只有广泛地涉猎、专注地阅读,才会发现自己兴趣所在,不为生活压力所迫,不为外部因素所诱惑,阅读是寻找自我的一条路径。同时,阅读也是跟万千作者的对话。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人生阅历都很有限,通过与他人交流、对话和阅读,才能体验和感悟其他人的精彩人生,如在《史记》里跟随司马迁一探上下五千年,在《白夜行》里跟随东野圭吾去挖掘人性的善恶共存,在《三体》里跟随刘慈欣启发宇宙黑暗森林法则的残酷,在《银河英雄传说》里跟随田中芳树深思战争与和平、帝制和民主的异同,阅读是拓宽人生厚度的一剂良方。无论是路径还是良方,都应该定期地、持续地、有节奏地去身体力行,而有仪式感的阅读应当是一种催化剂。睡前半小时、拥挤的地铁站、写字楼的阅读角抑或是饭后亲子一家人朗读的桌子旁,都是仪式举行的好地方。
阅读又是自由的,它无关于财富、权势、地位,只要你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就像温暖的杭州图书馆,一视同仁地尊重拾荒者畅游书海的权利;沉闷的医院病房,用书籍治愈或缓解病人的痛苦,带来一抹亮色;贫困地区希望小学的爱心图书角,用书籍开启边远地区孩子心中另一片天空等等。个人深信,作为奔波劳碌的芸芸众生中一员,更要守护内心一片纯净:只要手不释卷,自能行止由心。愿大家都能重拾阅读,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XDB写于20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