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 Store中,这款游戏在免费应用中排名第一。你对日本以外市场的巨大成功感到惊讶吗?”
“没错,非常惊讶。《旅游青蛙》从2017年11月底开始发售,虽然日本国内的客户也在逐渐增多,但今年以来,海外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的数量一路飙升,这让我十分惊讶。”
以上是腾讯《一线》对话《旅行青蛙》制作人上村真裕子的一段话。
意外的《旅行青蛙》
《旅行青蛙》,你可能没玩过,但想必你一定听过。
它是一款收集类放置游戏,游戏模式很简单。一开始你领养一只青蛙,然后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割割草以及帮它收拾背包,它和你几乎没什么互动,你也没法干涉它的行为。它要么宅家,要么外出,外出的时候时不时会给你寄一些东西,仅此而已。
Yang最开始了解到这款游戏是在朋友圈,期初只有一两个人发图,只不过一两天的时间,就到处都能看到《旅行青蛙》“身影”了。自今年1月21日起,《旅行青蛙》便开始了它霸占中国App Store免费游戏榜榜首的历程。同时从1月21日起至2月3日,长达14天占据了中国App Store免费版总榜第一的位置。(PS:截止发文时间,仍占据免费游戏版榜首第一)
这样一款没有任何宣传且游戏语言没有任何翻译的游戏,一夜之间就火起来了。正如它的制作人上村真裕子“非常惊讶”的反应一样,很多人对此充满着不解。Yang玩了好些天,也感到很好奇,为什么这款游戏就这样火起来了?
想必是一场意外!!!
上村真裕子在采访中坦言,之前他们团队制作过一款类似的放置类游戏《猫咪后院》,在《旅行青蛙》爆红之前,这款游戏发布近三年累计有1900万的下载量,已经算是小有名气的。
但《旅行青蛙》的火爆,却远超出他们的预期。同样是放置类游戏,且两者都非常相像,但为什么相差甚远?上村真裕子很是困惑,他说,如果非要道出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旅行青蛙》中用户“被放置”的时间更久一点。
玩过这款游戏的童鞋应该知道,游戏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等待,而在漫长的等待中,可能伴随着一些期待。或许,用户享受“被放置”的这个过程勉强能解释《旅行青蛙》爆红的原因。
但这明显不符合我们常规的逻辑。想想,游戏中我们通常都是迫切得到进一步反馈(例如升级、通关、获取相应奖励等。),游戏的开发商也通常是想尽一切办法、做尽一切活动来增加用户的粘性、在线时长、活跃。
因此,《旅行青蛙》的爆红,应该是一场意外。
意外的开始,朋友圈“营销”
2018年1月,有两款爆红的游戏,一款是《恋与制作人》,另一款就是《旅行青蛙》。但是同样爆红的游戏背后却是截然不同的游戏风格。前者有社交、有互动、有剧情,绝对的常规游戏厂商的玩法,反观后者,基本上就看不到社交,蛙“儿子”和你几乎是零互动,剧情更是不用说,游戏的玩法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但,这只青蛙就这么与众不同,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却意外地走红了。
相信大多数人和Yang一样,最先是在朋友圈里看到《旅行青蛙》的。且基本上朋友圈还都是这样的,几句游戏的调侃、戏精一般的语言或者几句人生的感悟,再配上一张自家蛙“儿子”远行寄回来的照片或者游戏的截图。例如这样:
或者这样,
还有这样,
自朋友圈流传开了之后,这只“蛙”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夜之间,似乎所有人都养起了“蛙”,当起了“爹妈”,不养一只似乎和别人没了共同话题,就连早上见面问候也变成了“你的蛙回来了吗?”、“你的蛙昨天去了哪些地方”。一个人养“蛙”寂寞,那干脆拉一群人一起养“蛙”,共商养“蛙”大计。
“病毒式”的传播,当人们讨论一件事的时候,一开始都是了解这件事的人才去讨论,慢慢的,讨论的热度起来了,很多抱着好奇心的吃瓜群众也加入围观了。当一两个人在朋友圈养“蛙”的时候,你能保持淡定。但是当出现几个以上的人也在聊这只“蛙”,这时Yang觉得你应该会去搜一下这是什么或者干脆问一下朋友。或许,现在你也许还未发现这款游戏到底哪里好玩了?但是,周围的朋友都在玩,你不玩,似乎不太“合群”?
于是乎,你也下载一个来玩,跟着玩了起来。Yang看到你也在玩,也下了一个。
《旅行青蛙》自2017年11月底推出后,到2018年1月21日登顶App Store,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社交媒体在此期间起着重要作用。
还有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有人抓住这一点制作了一款中文名为“旅行青蛙”的山寨App且标价30元,鉴于正版的名字为“旅かえる”,还没有汉化版,很多不知情的人便中枪了。让Yang感到震惊的是,这款山寨的App居然仅上线一天便冲到了游戏付费榜第一名。
(ps:该山寨App已被下架)
现在几乎所有应用都会内置一个分享按钮或者分享提示,为的就是利用用户自身的社交圈子进行二次传播。《旅行青蛙》同样也设置了分享按钮,玩家可以在社交平台上进行晒图分享互动。就这样依靠用户的传播火了,但这其中并没有半点官方的行为在里面,没有额外奖励什么的,全靠戏精一般的玩家“卖力宣传”。所以说,它的爆红是一场意外,连“朋友圈营销”也是意外。
意外击中佛系青年
“佛系”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这个词在去年12月可以说是刷遍朋友圈,火遍全网。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把这个词当做了自己的标签。
这次,《旅行青蛙》就意外地击中了这个点。
《旅行青蛙》的游戏初衷就很“佛系”,制作团队在访谈中表示,做这样一款游戏并不是要和谁去竞争,也并不是去迎合大多数人,只是想给一小部分人一些自由自在的感受。
这是一款收集类放置游戏,游戏里你需要做的事只有割割草,买买东西,收拾收拾行囊,而青蛙的生活你也不用去搭理且游戏设定你无法干涉,全都随机。
随时点开,青蛙在家或者外出远行都随缘。在家,它或读书或写信或削木头;在外,它一人独自旅行或者和小伙伴同行。它或许会给你寄一张明信片,或许给你寄点特产,又或者什么都不给你。而你所能做的就是,等待。
至于等多久,你能得到什么,全都随机,要是没耐心要走那也不挽留。一切讲究随缘。
另外,游戏本身讲究的是自由自在,你几乎不用肝,完全不氪金也能玩得很好。就算是几天没打开游戏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你在或不在,青蛙都会照常宅家或者远行。
一切都如此随性,在你想起来的时候点开游戏,割割草,收拾一下背包,看看它给你寄的东西。而它,则随心地“生活”。佛系的青蛙遇上佛系的你,简直完美。
曾有网友这样说道,现在几乎所有游戏都在疯狂抢占你有限的时间,这时忽然出现一个游戏告诉你,千万不要在我身上花时间,这将充满诱惑。况且,等待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也赋予这款游戏某种程度上的享受。
一款如此“佛系”的游戏,它的火爆,就和这个词一样,也只能用意外来形容。
“意外”满足了部分人的情感需求
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焦虑、孤独等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一代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渴望有人陪伴,但又害怕被过分干涉。渴望与别人分享,但又害怕过分亲近后离开的失落感。《旅行青蛙》在游戏设计上,可以说充分满足人们相处中的情感需求。你做你的事,它忙它的事,有空就帮它收拾一下背包,他记起来的时候会给你寄一封明信片,平平淡淡。
且看,部分网友的感受,
不用花太多心思,是不是可以得到小惊喜。和我的婚恋观很相似,就是喜欢这种随性。
忙起来不理它也行,想起来知识看一眼它在干嘛也很慰藉,想一个不聊天也不会尴尬的朋友。
其实并不是因为它能让我们体会做母亲的感受,而是这是我们潜意识里渴望的亲情的样子,没有束缚没有过多地责任,又只有的空间又各自牵挂,世界再大总会回家。
我们虽然不能对话,但它会用照片告诉我,你准备的食物我有好好吃,你买的灯笼我有好好用。每一张明信片,都在说我想你;每一个艾草面包,都在说我爱你。
当每次点开这个App,看到青蛙在家忙它的事或者它外出远行时,不知道你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是否也会想起曾经的自己,或者把青蛙幻想成你所希望的孩子的样子,朋友的样子,伴侣的样子,家人的样子。因为都是你希望别人的样子,在你和他的关系里,你不希望投入过多满身疲惫,但又希望他能给你带来惊喜。
曾在一篇报道上看到,现在的80后90后心中所希望的亲密关系是互不干涉,各自精彩的。
城市的发展,小家庭逐渐替代了大家庭,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由模糊变得分明起来。在以前大家庭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你上学、工作、恋爱等方面信息等同于公开,大家也似乎习惯了这样的“分享”,或许遇上一些事还能帮上一把。这也说明为什么每逢春节回家,都要被七大姑八大姨拿各种问题问个遍。
到了小家庭时代,人没那么多了,秘密自然被很好的保存起来,而生活在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强调自己的独立空间,不再愿意被过多的干涉。自然而然,以前那种毫无界限的干涉在现在的年轻人里渐渐行不通了。
《旅行青蛙》恰好就是这样一款游戏,你可以伴随青蛙的日常,与它分享旅途的乐趣,但是你不能干涉它的任何行为。无论它快乐或者孤独,你所能做的就是与其分享此刻的心情,不能做出任何“我都是为你好”的动作。
年轻一代对生活的相处模式变了,但是生活并不会马上就有变化,你还是需要面对家人、朋友、伴侣。当你疲惫的时候,点开一下这个App,也许能让你舒服一些。
满足部分人情感上的需求,或许是这个游戏所真正想带给用户的。因为你无法干涉,但蛙的每个动作,都能让你感到快乐。这一点不算意外。
意料之中的事
《旅行青蛙》的爆红,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无意中从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迅速蹿红,无意中击中国人“佛系”的心,以及有意无意的满足了人在亲密关系中部分感情的需求。不管是否真的意外,它从侧面反应出人们对一款app的期待,功能上能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内容上能让用户认为是有价值的,当这两点同时出现的时候,用户自然会帮你“营销”。
《旅行青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游戏简单却不时带来一定的惊喜也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体验乐趣。所以它在朋友圈走红,也并非是一场意外。
当然,《旅行青蛙》在爆红之后也和大多数“爆款”游戏App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总会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自1月24日全网搜索指数达到峰值过后,便慢慢降下来了。虚拟的世界总是替代不了现实,照看了几天蛙后,猛然发现,我该干嘛还是得干嘛,而蛙还是那样。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