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有人困惑,为什么同样读一本书,自己读过之后,所剩寥寥,别人读过之后,却可以运用自如。似乎,自己的书都白读了,没有留下知识,更没有转化为能力。于是,因了无法转化,索性越发连读也失去热情。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如此大的差异呢?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数据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正如图中所示,主动学习是掌握所学习内容的最好方式,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主动学习,便会让你的读书事半功倍。可是,集体讨论不现实,动手实践无从下手,讲给他人没有听众,主动学习似乎成为一个悖论。读了大岩俊之所写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你会学到图中所示之外的更多主动学习的方法,让你读的书真正为你所用。
大岩俊之原本的阅读能力并不出众,只是一如大多数人,迫于工作需要,锻炼出一些阅读和写作技能,但是读书和写作却依旧是他讨厌之事。某天被“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这句话点燃,开始加入读书行列,一年读完300本书,基于吸收效率低下,走上了如何更好吸收书中内容的探索实践之路,最后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一名指导教学的讲师。鉴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需要高效阅读并掌握书中内容,大岩俊之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
全书主要分三个部分,三步带你清楚,如何将读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第一步,明确目的,这是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明确的目的,在读的过程中便很容易放弃,即使不放弃,也很容易在过程中做白日梦,一页书翻过,不知所云,更谈不上在读的过程中主动搜寻所需内容,合理组织,以便记忆或者使用。
我们读使用性书籍的目的,似乎很清晰,使用,其实在实际中常常是似而非,比如:1.有人因为流行而读,这个目的,如同追时装一样,并没有考虑自己的需求,所以目标其实是模糊的。2.有人觉得为了有人觉得要提高工作能力读书,似乎更加明确了,但是提高哪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够清晰。3.有人说要提升管理能力,似乎更加具体了,但是管理能力依旧涵盖很多内容,所以目标依旧是不明确的。
就我自己而言读了《实用性阅读指南》之后,明确了这一点,我便开始确立自己的目的,我首先要在不损害阅读理解的情况下,提升阅读速度。基于此,我开始搜寻那些指导人提高阅读速度的办法,几本书读下来,大致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实践后,阅读速度提升三倍。
第二步,积极阅读,保持过程高效。这一部分,大岩俊之介绍了许多种方法,概括而言,有以下4点:1.浏览并取舍。通过浏览图书序言、目录、后记,确定图书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的时候,可以不必从头到尾读,而是摘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需要读的内容,从而减少阅读时间的情况下,高效读取自己需要的知识。2.做笔记。笔记可以是直接在书上标示,也可以在书上帖便签写出内容,还可以将重点的部分折角示意。而在笔记本上记录时,首先要记录图书基本信息,其后变可以摘录、摘录+分项罗列,最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的感想。写感想,会让你跟这本书有更多的连接。3.把握框架。这个框架不一定要跟原文完全一致,可以是根据自己理解,方便自己使用的框架。此处作者的思维导图,可以说是浓缩精炼了思维导图的精华。4.记忆方法。读书留不住,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有意记忆,平平读一遍,自然难以留下印象,运用五感、复述、故事、首字母、联想及便利贴记忆法,将一本书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记忆下来,会更加容易。不得不说,关于记忆方法的部分,唤起了我对记忆的兴趣,初步尝试之后,效果显著。
第三步,积极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技能。记忆的只是知识,知识存储在那里,不会发生作用,如同图书馆的书,需要有人阅读,才会产生效用。所以积极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实现知行合一。这一步,恐怕才是大家读书中,最缺乏的部分。自我指导是实践的核心。不需要场所、不需要听众,自己时时刻刻与自己在一起,自我指导,是教授、也是实践,故其效果更是会得到叠加。确定目标、量化差距、分解步骤、想象达成,每一步,似乎都很简单,但是简单中,蕴含着玄机。比如想象达成,是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原理在背后做理论支撑,有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为了督促自己实施,可以将行动目标告诉他人,有第三者作证,会增加一些约束,从而让行动更有效。
书中最后一部分,是大岩俊之自己按照这些方法实践的例子。这些例子,让读者践行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更加生动,更容易有动力前进。
不得不说,一本正文仅仅158页的小书,确实讲不透所有东西,但是这本书,已经前所未有地唤起我读书的兴趣。学过力学的人都知道,由静到动,是最费力的,而动起来再加速,需要的力量则越来越小。所以,这本书,以其简单明了,易于阅读,扫清了实践起步中的障碍,让“阅读”这个“物体”克服“阻力”动起来,而加速,则会容易很多。
读到的知识,不只能转化成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中改善亲子关系。当一家人坐在书桌前一起阅读,那种宁静的陪伴,不止有利于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你不是一边看电视机/电脑前/玩游戏,一边大声督促孩子读书学习的时候,孩子的抗拒便少了一分,当孩子发现你陪伴在侧的时候,内心的安宁会生发出强大的力量。更不用说,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惠及一生的财富了。当我看到孩子做作业更专心、更主动、效率更高,我欣喜于本书带给我的改变所引起的“副作用”。
惟愿所有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