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成为高效之人)
你跟我一样时间不够用吗?
每天单位里有处理不完的事务,开会、写报告、活动、接待、检查等等,忙完了工作,回家还要整理家务,要送孩子去补课班,还得利用空隙购买日常用品,周末还得陪陪老人等等。
有时候会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像孙悟空一样拥有分身的法术,每个分身去处理不同的事务,那该有多好!咔咔!停止幻想吧!现实中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好像只能一边继续这样的日子,一边痛恨自己的低效率。
偶尔鸡血灌顶时,也买了好多时间管理、早起革命之类的书籍,可看看自己的现状,好像没有改善,不敢说书不好,只能归结为自己实践得不够,运用得不好。
当当当!又一本“心灵鸡血”(我这样称呼励志成长类书籍,哈哈)来到了我的面前,它就是《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没有谁不想高效生活,高效工作。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告诉我们要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排布要做的事项以达到高效。而是在带领我们了解身体和思维的奇妙联系之后,为我们改善现状提供策略。
谁不想拥有高效时段?谁不想实现大脑效能的巅峰?可实际上,我们总是错误地对待自己,最后搞得自己超负荷运行。在读过这本《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之后,我希望会对“高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明白那些能令我们高产的科学道理之后,掌握五个重要策略,重获人生的理智与平衡。
(策略一:在日常工作中,认清最重要的事)
勤勉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创造了高效、高产的神话。读过他的自传,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超级自律,可以说他是知行合一的代表性人物了。谁的身体和大脑也不是机器,本杰明·富兰克林并没有三头六臂,他只是懂得如何主动安排自己的日常事务,包括安排自己的娱乐休闲活动。
有意识地抉择是高效的前提。一件事做完,还没开始做下一件事情的时候,正是一个抉择点,如果能在这个时刻清晰地分析自己现状,做出正确决定将会让我们更加高效。而一般的人往往忽视抉择点,日常做完一件事接着做另一件事,都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行为。有研究认为“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倾向于选择在思维层面阻力最小的那条路”,因为抉择点正处于矛盾时刻,有意识抉择往往会令人不快,所以人们本能地逃避困难选择了容易的道路。
既然清楚了抉择点是怎么回事,我们就要重视它,当一件事完成的时候,停下来,别随意开始新的任务,大声告诉自己“现在正是个抉择点”,然后从全局去分析自己面临的状况,做出正确的抉择。
我今天在抉择点来临时做到了冷静清醒,阅读完成之后,我停了下来,考虑到明天出门会很忙,所以决定先写完一个周一要交差的文,同时我美美地想象了一下自己认真码字以及完成任务后轻松的样子,结果是我用了比平时少很多的时间写完了文章。高效了吗?感觉真的还不错呢!有限时完成的原因,但抉择点理论肯定也起了作用。
记好,抓住抉择点,有意识地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