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冬天的雪好温暖
彭英华一(15)班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小时候每天只看到他们为学校、为学生忙碌的身影。受父母的影响,我也走上了三尺讲台。
教学半生,许多学生的身影总是在脑海挥之不去。
“多余”是我初入校园,同学们送给我的学生王洁的绰号,他妈妈在他出生六个月后,由于各种原因狠心抛下他,独自回到几千里之外的娘家,再也没回来过。他爸爸在他八岁时因违法服刑,所以他就成了大妈家“多余”的人。因为这种家庭成长环境导致王洁无心学习,成了班上的后进生。当我第一次看到瘦弱的王洁时,就格外心疼这个妈不爱爹不疼的孩子。
我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是“尊重”,我想让孩子们懂得随意给同学们取绰号是不尊重人的一种行为。同学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尊重,而不是取外号来笑话别人。我还给大家讲王洁的身世,激起同学们对他的理解和关心,同时也培养同学们的爱心。在班级大家庭的关爱帮助下,王洁也渐渐融入到集体之中,笑容越来越多,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记得2008年冬天格外的冷.有一天上午下起了大雪,于是我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感受大雪的风情,进行现场作文教学。孩子们 高兴的跳呀、笑呀、追呀,王洁总粘在我身边,时而牵牵我的手,时而和同学们笑呀、跳呀、开心不已。下课后,王洁对我说,他今天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说他从出世起就没这样尽情地玩耍,以前总是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别的小伙伴玩,或者看着他们爸爸妈妈陪他们一起玩。这一次他玩的特别开心,王洁说他第一次感觉到冬天的雪好温暖,他悄悄而羞涩的对我说:“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妈。”我紧紧的搂住了这个瘦弱的孩子。
现在农村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出远门工作,除了过年、假期孩子们几乎见不到爸爸妈妈,记得到肖依依同学家进行家访时,我发现这个孩子和农村大多数孩子一样是留守儿童,父亲在上海打工,母亲在县城一家工厂工作,在家是爷爷照顾他。爷爷重男轻女,对肖依依特别宠溺,导致孩子有恃无恐,沉迷手机,无心学习。深思熟虑后,我决定以家长为突破口,我想让父母参与到肖依依的教育中,通过父母的关爱与陪伴让孩子戒掉手机网瘾。我在家长群里加了孩子妈妈的微信。通过交流我感受到妈妈的无力感和伤心。她说:“老师,对不起!真不好意思,我教不了孩子,也管不住孩子。我无能为力,我放弃。”她那份心酸、那份无奈,那颗爱子无助的破碎的心深深震撼了我。我请他把孩子爸爸的电话给我,让孩子的爸爸和他一起来教育孩子,一开始他不愿意,说没有用,说孩子打小就与爸爸相处极少,平常连爸爸的电话都不接听, 真的是这样吗?哪个孩子不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其实肖依依正因为缺少父母之爱,才会沉迷游戏。于是我把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分析给她听。通过多次沟通,妈妈主动把孩子爸爸的联系方式给了我。在与爸爸交流时我先问候他近况,理解他在外打拼的辛苦。请他多注意休息,得到他的信任与接纳,然后把肖依依同学在校表现积极的一面反馈给他,请他在周末和节假期多给孩子打电话,表扬他、鼓励他,聊聊心里话,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肖依依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得到了改善。在父母的鼓励与表扬、电话陪伴下,肖依依改变了,作业会主动写了,也不再整天沉迷手机游戏,甚至还主动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肖依依妈妈感激地对我说:“多亏老师没有放弃我的孩子,如果没有您的帮助,孩子的一生就废了。”
三尺讲台,谱写着我的人生,我始终坚信,真正的教育是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一颗心灵撼动另一颗心灵。让我们一起把爱延伸,挚爱教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