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幸福之路指南第一版》 第六章亲密关系总论
家庭治疗心理师们有一句圣言:亲密关系最能预测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哈佛大学研究报告曾经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预测一个人是否幸福最有效的方法。亲密关系,无疑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亲密关系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我们先从著名的“哈洛实验”开始。
心理学家哈洛在实验室里面,给小猴子准备了两个“妈妈”,一个是能够给它提供奶水的“铁丝妈妈”,一个是全身包着舒适的绒毛,可以让小猴子拥抱的“绒布妈妈”。实验结果显示,在每天的24小时里面,大约18小时,小猴子愿意待在“绒布妈妈”怀里,而只有3小时趴在“铁丝妈妈”怀里吸奶。这个实验说明,母爱除了要给孩子提供奶水这样的物质支持,更重要是提供接触和依恋感。后来在1958年,哈洛当选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发表了《母爱的本质》的主席致辞,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如何建立有效的亲密关系,它不仅仅是沟通技巧上的重要性,更重要是的思维的正确性,以我眼光看来,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第一个关键点是对依恋模式的理解。
1960-1970年时期,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对婴儿和儿童研究的浪潮,其中一个重大发现是婴儿对妈妈(抚养者)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其后在对儿童的观察中也印证了这一发现。
安全性依恋:当婴儿有需求,比如饥饿、尿床或者受到惊吓,亦或者处于不舒适的状态中,婴儿通常会表现出哭喊、吵闹。此时如果妈妈(抚养者)能够如约而至,安抚和呵护小宝贝,这些小宝贝就觉得他人可以信任,能够从别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友善,他们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焦虑-矛盾型依恋:当婴儿有需求的时候,妈妈并不是总能回应,而且有时候热情,有时候急躁,心不在焉,甚至于没有回应。这些婴儿就会对别人产生焦虑和复杂的情感。其后这些婴儿与他人的关系容易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甚至于对他人过分贪求。
回避-疏远型依恋:如果抚养者在关照孩子时,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孩子就会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疏远型依恋,不容易形成信任与亲密关系。
后来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进而认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
第一种安全型,和儿童的安全型完全相同。
第二种痴迷型,这是儿童焦虑-矛盾型依恋的成人版,因为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
第三种恐惧型,这类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
第四种疏离型,这类人认为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幸运的是,根据调查,大约60%的人是安全型。这些依恋关系虽然可以改变,但总体来说,比较稳定和持久,影响着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因此,理解这些依恋关系,是理解别人行为的重要一步,可以更为清楚地理解亲密关系。
第二个关键点是所谓的“自私者偏差”。
首先,基于自我的立场,我们能更多考虑到外在因素和环境,而当我们去考虑其它人的时候,我们往往只归咎于他人内心,而忽视了外在因素。通常,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解释完全两样。人们常常能深刻感受到影响自己行为的外部压力,因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做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从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
同时,人都会欣然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这一现象有意思的是,人们都能估计到他人的自利偏差,而看不到自己也会有偏差。这部分地是因为即使在自己的善良意图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人们仍能清醒地意识到它,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判断别人则仅仅根据他们的行为,完全无视他们行动的意图。同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表现出脑中的善意,而不是实际的善意,这种善意对方根本无法发现。
这种自私者偏差在情侣争吵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的明显。如果你只听任何一方的言辞,你会觉得另一方是完全不对的,但是当双方言辞汇总在一起,你会发现双方经常错误地估计了对方行事意图,而且很多时候还错得离谱。然而任何一方的行事,都是基于对方的回应,最终事情的发展完全往错误的方向而去。而只有当事情不可挽回,双方对质的时候,才能恍然大悟。
第三个关键点是“被理解和被认可”,这从本质上改变了我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如果我问你们,爱情和婚姻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很多人都会说信任。然而信任从何而来呢,当然首先你必须是一个可以值得信任的人,其次最重要就是被理解。如果我们想要长期的、成功的、健康的、有激情的关系,那首要目标,最基本的目标是通过关系被了解。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和认同,才能去表达而无需刻意营造,我们的压力就变得更少,感觉更轻松。
通常我们在恋爱中,是希望被认可。我们都展示我们最强,最有优势的一面,避免劣势的一面。然而爱情和婚姻并不是进入一家公司的面试,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和进入婚姻,都不是终点,而是新关系的起点,最关键的是以后的日子。当我们只是被认可的时候,对方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我,给予的爱也是建立在光环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爱会幻灭,因为他们爱的只是对方的光环,当光环散去,留给他们的更多是失望,而如果不能调整自己的期望,这时候爱就会幻灭。
被理解就是要展示真实的自我,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双方没有任何秘密,但至少双方都要知晓真正的对方,这才是产生信任的基础。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人的
第四个关键点是“积极主动式的回应”,本质上,这是一种交往的技巧。这种技巧是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发展爱情,做一个优点创造者。以建设性和破坏性沟通为X轴,主动和被动沟通为Y轴,我们得到四个象限的四种沟通方式:建设性主动沟通、建设性被动沟通、破坏性主动沟通和破坏性被动沟通。
Tal在《哈佛幸福课》视频,给我们列举了一个常见的例子:
假定今天我太太下班,告诉我说:“我升职了,这个职位我等了好久,终于如愿以偿了”我该怎么回应呢
如果是主动的破坏性的回应,我可能会说:“你升职了是不是要更忙了,现在家里孩子都没人带,都学坏了,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
如果是被动的破坏性的回应,我会表现出兴趣缺乏,注意力分散,我会说“嗯嗯”然后讲其它的比如“你看到花园里种了新花了吗”,说些完全无关的话题,分散注意力。
如果是被动的建设性的回应,也是最常见的回应“哦,太好了,太棒了,恩”。
如果是主动且有建议性的回应。我应该就要说:“你升职了,太好了,告诉我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得好好庆祝庆祝,干得好,你这么努力,我真为你感到高兴”。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交往方式,为对方的成功而喜悦,分享对方的成功经历。
对依恋模式的理解,可以在亲密关系期间大致预测对方的反应,从而不容易被一些小事而困扰。对“自私者偏差”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在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埋怨和指责对方,及时弥补关系。“被理解和被认可”是建立信任的基础,有助于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积极主动式的回应”的技巧则可以帮助你们在亲密关系得到更多乐趣和快乐,提高亲密关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