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书中汲取灵感,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都知道读书、多读书很重要。也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读书上,可是,最最普遍的情况是我们读完那么多书却又记不住,不止如此,读书时觉得理解了,真到用的时候却又无从下手,如何从书中汲取灵感,并将书中的知识转化成实际的行动?这是现在很多人在读书时苦恼的事情。

不过现在你不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有一位日本人,他从自己一年读300书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套独门秘诀,专治各种读书难,应用难的问题。他就是大岩俊之,一位从事销售长达十五年,在其任职期间,销售额年均增速1.5倍,并且销售业绩始终保持第一的讲师。是的,他后来自己创业,成为了指导教学的讲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大量的书,并总结出了一些个人在读书上的心得。这些心得最后凝结成《实用性阅读指南 : 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本书。

《实用性阅读指南》

一、缩短时间,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1.利用二八定律提炼出全书20%的精华 

我们都知道“二八法则”,比如最经典的这个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或者,在人脉关系中,20%的人脉会给你带来80%的价值等等。

而这个定律同样适用于读书。一本书中,只有20%的内容是精华。如果我们把重心放在这20%上,是不是就可以节约出更多时间用于深入研究,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了呢?

记得曾经看到一句话大概说的是越有思想的人,反而读的书更少。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能够从一本书中摘取他们真正想要的,至于其它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则果断舍弃。所以相比较那些不知道抓重点,乱读一气的人反而读的内容更少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找到这20%的重要内容呢?

大岩俊之的回答是,主动阅读,带着目的找答案。

大岩俊之认为,我们在读书之前必须要先花5-10分钟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即带着主动意识阅读。简单地说,就是你为什么要读书?你是为了学习一个新技能从而更好地就业?还是为了考一个资格证书?或者说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

总之,你要知道并在读书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你是带着主动意识去阅读,因此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获。

关于主动意识的力量,我再讲一个我亲见的故事吧。

我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去参加一个关于职业规划的讲座,主讲人开讲前先用PPT给我们看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规则的表格,上面有数字,也有字母,以一种我看不出来的规律排布着。图片只放了不到一分钟,就被换下去了,这时主讲人问了一个问题,

“刚才那张图片上有几个H?”

本还有点吵闹的现场陡然安静了下来,每一个人出声,这时只听见一个离我很近又很熟悉的声音响起来,

“有6个!”

这声音其实不大,但在格外安静的大厅里就显得十分引人注目了,无数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我旁边的位置——我的同学。是的,刚才就是她说出来的。答对了。

我当时很震惊,她怎么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记住那么多看起来毫无规律的数据,而且她又怎么知道主讲人会问的问题是什么?就在我还沉浸在震惊之后的胡思乱想中时,只听我同学悄悄在我耳边说了一句,

“我刚才就数H了~”

……

这件事我一直记到现在,而且是在读到了大岩俊之这本书的时候我才为当时发生的一切找到了理论依据,而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是我那个同学很聪明。当然这也让我再一次强化了主动意识的力量

2.有时间意识

简单来说,就是控制阅读时间

先说记录时间,你每阅读一章或一本书都要提前规定多长时间完成,分几次完成。因为很多人读书读着读着就跟上课一样神游天外了,可能连作者到底在说什么都没弄明白就开始自己神展开了。

万维钢曾说过,我们读一本书最好读两遍,第一遍要陷进去,跟着作者的思维走,第二遍要跳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我看来,我们大部分人在读第一遍时还没理解透作者的思想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跃跃欲试了。

话说回来,除了要控制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同类型的书也应该有不同的阅读速度。大岩俊之对此在书中说得很详细,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3.批判性阅读

我记得读书达人陈章鱼曾说过读书的目的一是为了拓宽知识边界,而是为了弥补知识漏洞。如果把这句话再换一种说法,可以是一是为了知道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而是为了知道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话有点绕,重点看黑体字。)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读书时既要怀着包容之心与好奇心吸纳新知识,同时又要对书中的观点看法持怀疑态度。这就是带着批判性思维读书。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大岩俊之提出了一个“并列读书法”。就是同时读几本不同领域的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我们不会因长时间读一本书而觉得枯燥乏味,注意力下降,而是同时接触不同领域的书籍能够快速调动我们的大脑积极思考,不停转换思考方式,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

4.利用好读书笔记

大家读书时都会记笔记,有的拿个漂亮的本,有的干脆记在书上。当然这都没什么关系。关键在于我们记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什么呢?概括原书内容,促进理解记忆,延伸思考。

因此,读书笔记的内容也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 书籍信息,阅读目的,你的答案,总结,收获感悟。有了这些内容,才叫一篇合格的读书笔记。当然,大岩俊之特地推荐了逼格更高的思维导图记笔记的方法,因为图表比文字更增加了视觉效果,让人一目了然。不过我倒觉得形式不重要,你个人的阅读深度和思考深度以及最后地呈现(输出)更重要。

二、牢记读过的内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

朋友问 : “你最近都干啥了啊?”

我逼格满满地回答,“读书!”

“哎呦,这么爱学习呀!读的啥书啊?谁写的啊?”

“读的……读的……叫啥玩意儿来着?我忘了……”

本来很自豪地告诉别人自己一直在读书充电,结果却连书名和作者是谁都想不起来,这不仅让双方都很尴尬,还会在别人心中留下一个不好的的印象 : 那人连自己读过什么书都不记得,实在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干什么事儿都这么不走心!

由此可见,读完书是不够的,你起码还要能够记住原书的主要内容。而我们很多人恰恰都忽视了这一方面的训练。

至于究竟如何提高我们记忆书中内容的能力,大岩俊之在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里有详细的介绍,不过,在看这些方法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 :

为什么我们会“读过就忘”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就是不走心嘛!读的时候没过脑子,没深入思考。有的人会说阅读没有重点,整本书从头读到尾,结果啥都没记住。还有的人觉得是因为根本就没理解原书的意思,所以给别人讲的时候才会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上来。

都有道理。不过,大岩俊之是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的。

首先,他告诉我们必须要接受一个观点,那就是大脑本身就善于遗忘。然后,他引用了日本著名的脑科学家兼作家池谷裕二的《大脑构造与科学学习法》中的观点,

人类大脑中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如果把见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尝过的味道乃至触感都一一记住的话,不出5分钟大脑就会达到极限,会崩溃。

因此,为了不达到极限,大脑其实一直在“做减法”,而不是记忆。所谓的记忆,其实都是我们主动意识下的产物。

那么大脑是如何“做减法”的呢?其实我们所熟知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大脑遗忘的轨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既然已经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忘记看过的内容以及大脑的遗忘规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规避这类情况呢?大岩俊之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首先,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华或者重要书籍。

其实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反复阅读带来的好处一是可以加强对原文内容的记忆,二是能够加深对同一知识模块的理解,第三点是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原书,从而达到真正的“把书读薄,为我所用”的境界。

其次,带着感情阅读。

大家看到这儿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学上语文课时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过,这里的“带着感情”却不是那个意思,阅读时也不应该读出声来。

这里的“带着感情阅读”是指阅读时要调动起你的“五感”(眼耳口鼻舌)。作者称之为VAK模式。

举个例子,大家读到精彩的段落时有没有发出过“哇,写的太好了!”“文笔真棒!”这样的惊叹?如果有的话,请再试着回忆一下当你读完那本书很久后再回想书中内容时你还记得什么?是不是你当时发出惊叹的地方记忆得最清楚?

再比如,我们中学上课时是不是老师讲的那个让你或大笑或深思或恍然大悟的知识点记得最牢固?

这就是情绪的力量。它能够借助一定的情境加深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记忆。也就是说,这时的记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好比一幅鲜活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作者大岩俊之还是从脑科学的角度为我们做出了解释——人类大脑中扁桃体和海马体的相互作用。

人类大脑的正中位置附近有一个叫“海马体”的东西,它主要负责接受记忆。而它的旁边,是“扁桃体”,负责处理情绪。当你的情绪产生波动时,你的扁桃体就会受到刺激,而此时,海马体也会受到刺激,认为“这个很重要”,从而将它作为记忆储存起来。

因此,当人们的情绪产生起伏时,记忆的效率最高。

第三点,有意识地输出。

读书是输入的过程,而输出则有很多种形式。其中,“写出来”和“说出来”是最为有效的两种方法。

首先,输出的内容可以是对原书的总结,也可以是自己读后收获,还可以是书评——向别人推荐这本书。

总之,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你要做什么?你想告诉别人什么?你想让别人知道什么?你要有自己的具体的想法。

其次,输出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叙述。我个人更偏向后一种。因为后一种更难,也更锻炼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要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让对方能够理解并且接受,这里面用到的不仅仅是写作能力,还有素材信息的搜索整合概括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说服他人的技巧等等。总之,很磨人,但也很有用。

三、将知识付诸行动的六问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价值。不能用或没去用的知识都是无价值的。

很多人经常抱怨觉得自己大学学过的专业知识到了职场上一点用都没有,还需要从头学起。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不是这些知识没有用,而是他们没有找到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正确方法!说白了就是,从理论到实践这个过程出现了断层!

我很喜欢的一位前辈曾说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因此,不要再埋怨自己浪费时间学过什么东西却没用上,这要么是因为这些东西确实“无用武之地”,要么就是你不知道怎么用。而针对第二种情况,大岩俊之也给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籍”,一共分为十式,不过我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把它归纳成为“六问”。

1.阻碍我们行动的究竟是什么?

你必须清楚自己总是迟疑不定,不愿迈出第一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外界因素还是自身原因?是因为没有人理解支持还是自己害怕失败?

大岩俊之自己反省的结果是害怕失败。因此他对症下药,弄清楚“”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我失败?”,“成功必需的要素又有什么?”“为此我必须做什么?”他将这些想法化成详细的步骤,并一步步地达成,最终实现了他创业成功的目标。

我们可以借鉴他的经历,先弄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不愿意行动,再结合具体实际各个击破。这样就可以顺利进行到下一步了。

2.你到底想做什么?

你现在应该也知道自己以前为什么总是学过新知识却不付诸行动了,那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考虑自己的行动目标。也就是你读这本书之前的目的,你当初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你想通过这本书达到什么目标?或者你希望自己读过这本书后有什么改变?

先考虑清楚这些问题。再以“何事、何时、多少”等具体数字表示出来。

比如,你想找一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所以你选择了一本相关书籍。那么你的行动目标可以是 : 半年后找到一份行业排名前几的互联网公司的xx岗位的工作,月薪xx。

总之,你要将行动目标具体再具体。

但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你的行动目标必须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很多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紧急且重要的事”和“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上,是因为他们只意识到了眼前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比如今日的任务没完成会被老板骂,会扣工资等。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事到临头”的压力,但这种压力让他们忽略了那些真正能够改善他们现状,提升自我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因此,我们的行动目标应该是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牢牢绑定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才是有效的、真正能改变现状的。

另外,为了让自己的行动目标更贴合实际,适合自己,你可以采用SMART法则。即从以下五个方面评估自己的目标 :

Specific : 清楚详细的,可想象出来的

Measurable : 用数据等方式预测可达到的程度

Achievable : 有实现的可能性

Realistic : 具有一定现实性

Time-bound : 定下具体时限,何时达到目标。

3.当我实现了xx,我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确定了行动目标了,就畅想一下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吧。如果你实在想象不出来,可以尝试一下大岩俊之的“VAK模式法”,即“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因为在神经语言系统中把五感分为Visual(视觉)、Auditory(听觉)、Kinesthetic(体感),所以又称为VAK模式。

每个人在VAK模式下各个感官的优先顺序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V型人(视觉优先),有些人是A型人(听觉优先)等等。

总之,调动你的五感,大胆想象你达成目标后的状态,比如,你可以问自己 :

“当我成功进入那家互联网公司,我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许多洋溢着朝气,充满激情的同事,大家忙忙碌碌,各自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事”

“我听到了什么?”

“我听到他们热情地冲我打招呼,欢迎我的加入。”

……

当你调动五感去想象达成目标时的场景时,是不是会感到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激动?那就对了!这种方法就是通过让你自己描绘未来而激发我们内在的动力。好好体会并时刻温习这种场景,它会是你陷入低俗时不竭的动力源泉。

4.你现在是什么状态?“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之间的差距是多少?

还是用数字呈现出来你的状态以及差距。

比如,如果达到目标是100%的话,你现在在哪个位置?

如果你现在仅仅是30%的话,那么你40%时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相信我,哪怕只是小小的10%的差距,你的状态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一点一点前行,不断缩小差距,直到达到目标。

5.为了缩小差距,你该怎么做?

运用5W1H法向自己发问 :

要做什么?和谁做?在哪里?何时做完?怎么做?

6.你最想做哪一个?

如果你在回答第五个问题时,答案不止一个,那么你一定要只选出一项你最想做的,或者最适合你,你上手最快的途径,然后把它拆解成你立刻就能执行的小步骤,并且确定deadline。

为什么只能选一项?因为你选多了执行起来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你本来就在做着一件舒适区外的事,如果事务再繁杂一些,你就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少即是多。

其次,如何选择那一项呢?最适合你的方法就是最高效的。

这其实与日本的斋藤孝在其著作《学会学习》所倡导的观点不谋而合。

斋藤孝在书的第一部分就提到了“掌握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人生就会充满无限的可能”的观点。他认为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适合别人的也不一定适合你。所以,你一定要有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原创的学习方法。

然后,发个微博或者朋友圈让别人知道,利用外界的力量时刻监督你、提醒你。

最后,还等什么呢?朝着你的梦想,去行动吧!愿你梦想成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