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迷信”星座的,我倒是记得第一次接触到“星座”这个概念应该是在小学。那个时候没有亚马逊,京东(至少我不知道,也没有电脑),长春只有新华书店和联合书城,我最爱去的是联合出城,虽然没有新华书店名气大,但是书店面积很大,6~7层楼,而且楼后还有一排专搞教辅批发的平房。每次去都能充分满足我喜欢闻印刷品气味的怪癖。有一次我妈和我去书店我看到了一系列叫“今天是你的生日”的小书就买了一本,手掌大小,全彩印刷,10块钱一本,一个小册子只描述一个日子,比如我买了7月19日(强行植入生日),就能在这本小册子里看到“你的生日花”“和你同一天生日的名人”“你的个性”“你的星座”等等,就是这个时候对于星座有了初步的概念吧,但是一直也没关注过,甚至还经常忘记需要打开小册子确认一下。后来慢慢对于星座的关注可能是身边的同学讨论的比较多,但是多数讨论也只是停留在什么星座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什么星座和什么星座搭配之类的。
让我开始频繁的关注星座应该是在来北京之后,接触自媒体后关注了很多微信公众号,其中不乏有一些讲的“神乎其神”的星座类账号,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感觉不知所云,后来可能“阅(guo)读(du)理(jie)解(du)”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我逻辑思维不强,还不求甚解,才略能看懂一二。感觉好神奇,语义模糊的背后说的不就是我的现状嘛?越看越起劲儿。有时还会尝试“新月许愿”,就是在农历月份的第一天写下几个愿望。虽然表面上看我对于星座已经到了深信不疑,走火入魔的程度,但是我的内心清醒的知道我并不迷信。
支撑星座学说的是占星术,占星术来源于天文学极其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那里的人很早就发现了黄道,并把黄道带划分成了12个星座。而且我们至今沿用的时,分,秒也是人家发明的。所以说到底对于星象的观测是为了计时,后来由于那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导致发展农业受到阻力,大家就觉着冥冥之中一种力量在作祟。就开始发展占星术,赋予占星术一种神秘的形象。到了现代又有人拿这出这套东西,欲施加于八大行星各种“能量”,顺行和逆行的能量还不同。这锅八大行星真是不背也得背。可能正是因为大家对于天文学不了解,而且占星术宣扬的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才导致大家愿意相信吧。
我同意一种说法,就是“星座本身是不科学的,但是星座能流行起来这种现象是科学的”。这和我写这篇文章想表达的观点比较像,其实心智逐渐成熟后我内心对于占星术一类的说法是不认同的,性格是天生的,人是复杂而多面的,经历和环境的不同导致人与人之间观念的差距。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喜欢看星座呢?因为我喜欢生活充满“希望感”,这是很符合人性的,每个人都喜欢认同自己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试问大家是希望心中充满着希望和热情的过完一天,还是悲观又自怨自艾的过一天呢?肯定是前者啊,我相信一个生活能够良性循环,积极运转的人,就算不看星座,他的心中也会给自己树立一个正向的信念和内驱力去面对生活。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了,没有人希望再听到:你的状态坏透了,你的生活坏透了。所以看星座类文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检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星座文章大多会从一些生活情景切入然后告诉你要如何积极面对,比如提醒你该关注下长辈,要与人为善,要适当放松心情,注意劳逸结合,这种普适的生活道理应该没什么不对吧,就当给自己提个醒,人家又没说今日不宜出行,今日宜穿红袜子,红裤衩这种啊~其实要把握好自己人生中的几个大的方向还是挺难的,比如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爱情,身体健康。再细分一下就更多了,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是成功,怎样看待工作,怎么和父母相处,和伴侣相处,和同事相处等等。这些每天要面对的事,有几个人能事事做到令自己满意呢?所以在面对这么多人生难题的时候给自己希望和信心也没有啊~不管是许愿还是什么,根本还是“愿意相信”生活中还有希望,并且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是可以向好的方向作出改变的。
虽然这样说,也不是鼓励大家都要去相信星座或者什么的。就连我现在看星座文章也比较少了,还取关了所有不太会说“漂亮话”的账号,哈哈哈哈。可能当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越来越强的时候就不会十分需要来自别人给的鼓励和认同了吧。总之,我的态度是看清事实,保持清醒,相信其他东西的根本是相信自己。生活和人性还是有美好的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