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史前文明的一个高峰,坐落在良渚村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代表。本以为是一个堆满展品的良渚博物院,进去后发现展品并没有想象的多,但却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教育博物馆。
馆内分三个展馆,讲良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第一个展馆中,一般性地介绍了整个文化的情况,以及考古发现的内容;第二个展馆主要介绍了良渚城的考古发现;第三个展馆主要介绍了良渚文化的玉器。
后两个展馆在我看来更加有意思,在看的过程中时不时地会想象新时期时代晚期的人类是如何生活的。馆内有大型的人类劳动模型以及巨幕影片,带领观众回到当时的场景中去。
每次逛博物馆总能增加一些新的认知,作为一个兴趣爱好,在博物馆中总能发现有意思的东西。
建筑在展览中是一个重点介绍的部分,不但把民居的建造过程都详细图解放了一个模型,还在后续的展厅中,将模型就进行了图解。
仔细观察拆解的模型,不仅内部构造非常清晰,在模型周围还堆放了建筑的材料,非常直观地看到材料所对应的建筑部分。这个模型与之前的民居比,建筑物的高度有所抬高,这个解释了这是贵族甚至是王族居所的特点,而从直接观察中也能看出,这个建筑更加的复杂。
良渚遗址所处的位置水系非常发达,这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自身的水利系统,并且跟现代水利系统的原理没有太大的差别。
水利工程在各个时期应该都是一个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详细介绍史前文明的水利工程对我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事情,当水平有限这次只能当作科普来看。
最后一个部分是良渚玉文化,玉器在中国的考古发现中很常见,玉壁、玉璜、玉钺在展览中都有,但其中的玉琮是良渚遗址中的典型器物,这些器物用于祭祀,与神灵沟通。
但考古中发现的玉器与我们现在对玉的认知是有点偏差的,这在一开始的介绍中就讲到了硬玉与软玉的区别,受沁的影响。良渚玉器目前发现的都是软玉,并有不同程度的受沁,因此我们看到的好多玉器都是象牙白一样的颜色。
在非实用的玉器上,根据大小、形态、精致程度、出土的墓穴规格等,体现出来的是阶级差异。在新时期时代已经有了阶级差异,这在前面提到的建筑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玉器使用的分化以及陪葬品的多寡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在考古发现的博物馆参观的体验是很不一样的,不仅是审美的经历,也是感受历史的一个过程。有考古发现的物品,原样复制的场景,也有现代人推测出来的古代场景。这些在观展中都会令人去思考过去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有些场景其实跟现代人没什么区别,有些思维模式也没有很大的变化。看似遥远的新时期时代,其实在整个地球的生命过程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考古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地方,涉及到了考古发现的方方面面。就上面提到的建筑、水利、玉器,单独对某个方面有兴趣都可以慢慢深挖下去。这样的科普展只提供了一个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自身的文明来源,也让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去发现更多感兴趣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