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曾说“别一部书看过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
初遇这个句子,是在讲授《李逵见宋江》一课中,我用它做导语,全力以赴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自己却真的没怎么感受到它的“百看不厌”。
关于这本书,我不止三次地从头读起,甚至在书本上批注,但最终都已失败告终。后来我索性以电视剧代书本了解全书,但看到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它还是改编了不少原著内容,我害怕在课堂上“漏洞百出”,再“弄巧成拙”。耐不下性子的我,还“投降”似的翻看女儿的青少年版本《水浒传》,但又因自己毕竟阅读过一部分原著,就总又觉得这版本难以让人尽兴。
不想再折腾了,我决定利用这个暑假,与我的女儿和班级学生们一起,再读《水浒》、再入“江湖”。
我决定从最简单的“情节梳理”及“绰号由来”开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展示(先在原著上批注阅读,再比照相关资料增删,最后整合、定稿)。待情节梳理通关后,再对比评析人物形象,带孩子们一起写《我眼中的谁与谁》,最后再一起探究其“百看不厌”的原因。
“引首”及前六回情节梳理:
第七回到第十二回情节梳理:
第十三回到第十八回情节梳理:
通过一周的阅读,我对《水浒》还真有点“如饥似渴”“爱不释手”之感。每读一回故事,我就似看了一集电视连续剧。关键是这“电视剧”总是在最后一段设下悬念:
毕竟龙虎山真人说出甚么言语来,且听下回分解;
毕竟扯住鲁提辖的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毕竟杨志在黄泥冈上寻死,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并在下回开头用“话说……”,再给你来个简单的“回放”,让故事情节似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
同时,我发现比起后来阅读的长篇小说双线、三线结构(如《平凡的世界》),一线串珠的《水浒传》,情节脉络更加清晰,结构安排也浑然一体。
它描述众多英雄如何通过不同的道路聚合到梁山泊,又如何接受招安归于失败。但是,众多人物和情节的安排,并不是多场景、多方面的同时推进,而主要是单线发展,一个引出一个,一段引出一段。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就是一篇人物传记,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各个传记之间又一环扣一环,彼此相关联。所以情节梳理也相对容易很多。
我还发现一个“心仪”之处,就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情节时,时不时采用转述、复述的形式,让我们对已读的情节再次“回看”(比如:王进对史太公的自我介绍,就将自己的遭遇从头至尾又复述了一遍;在桃花村,鲁智深对打虎将李忠“哥哥缘何做了和尚”的问题解答,就将自己拳打镇关西及大闹五台山、又准备去东京大相国寺的经历复述了一遍),既加深了印象,又让接下来的情节发展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如此,定要和孩子们坚持下去,再读《水浒》、再入“江湖”!不仅要一字不落地读完原著,还要评析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更要努力探究出 “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的些许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