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
做实际决策的时候
它才是你的知识。
~ 黄爱华 ~
连续两天跟随特级教师黄爱华到两所不同学校、两个不同班级观课由他执教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怎么把画挂正》教学,见识了在“大问题教学”情境下,教师如何让课堂教学直指数学学科本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黄老师突出的聊课风格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更使观课者心里充满欢乐,不知不觉地全心投入其中。
大问题教学
首先这节课的名称是《怎么把画挂正》,在课本上根本找不到这个单元。黄老师倡导的“大问题教学”首先是“创设‘大问题’情境”,事实上这节课学生要学习的单元是《平行与垂直》。
本单元在课本里一共有8页,安排了3课时。仔细观察课本内容会发现,这节课的课题来自于练习中的一个题目:“怎样挂画又快又正?”这个连结生活经验的主题很好地为整堂课定下基调,指引学生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攻克一个一个知识点。对比传统上多数教师按照课本内容一页一页地教的授课方式,“大问题教学”的情境设计使人眼睛一亮。
“大问题教学”课堂流程
《怎么把画挂正》依循“大问题教学”的课堂流程展开:�
①提出问题:一开始老师让学生发出指令指挥他挂画,引导学生发现要使用工具才能帮助把画挂好,并让学生同桌交流从绳子和直尺中选择哪一个做为工具较好,然后全班随机挑人说明自己的想法,并让同学补充。
②尝试探究、展示分享:确认好工具,设定倒计时1分钟时间(实际上学生大约花了4分钟完成),让学生自己在白纸上画出挂画流程的思路。学生画图时,教师用手机拍摄2张不同作品,发送到大屏上。被拍摄作品的同学上台说明自己的思路,老师和学生对话,引导进行深入探究。
共同概括:探究过程中,老师一边和学生对话,一边板书挂画的流程,对应相应数学知识点,和学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完成概括直线的位置关系后,随机挑3人,上台说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分享、概括之后,通过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形。第一次作答时只有64%学生答对,教师分别从选❸和选❷中随机挑人说明自己的想法,二次作答正确率就提高到了97%。
③问题延伸:播放森林运动会动画,引出跳远的题目让学生作答。题目设计能很好地捕捉到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其结果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细节分辨能力的差异。三个选项中,仅有少数学生选❶,选❷和选❸占比相同。此时教师先从选❶的学生随机挑人说明理由,接着从选项❷随机挑人说明,然后教师总结答案是❷。
课堂最后老师播放亚运会金牌选手比赛跳远的影片,补充说明比赛采用的是电子测量仪测量选手的跳远成绩。
学科本质
课堂教学必须紧抓学科本质,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以数学科而言,经常看到老师的教学过份着重在解题技巧,追求正确答案,反而忽略了数学的本质。那么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呢?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学生学习的核心是什么呢?让.皮亚杰说:“数学实际上是逻辑本身的直接延伸,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条稳定的分界线。”又,伯特兰.罗素说:“想在逻辑和数学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线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二者实际上已经合二为一了。它们的区别犹如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别:逻辑是数学的年轻型态,数学则是逻辑的成熟形式。”把两位先哲的话连起来便清楚指向了“逻辑”是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核心。
《怎么把画挂正》这节课展示了教学设计如何以教材为载体,学科本质为核心,课标为指导的课堂重构的有效作法。打破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依照教材顺序教学的惯性,大胆将单元练习中结合生活情境的“题目”变成本节课题来开展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一个不落的获取全班学情,精选学生课堂生成开展研讨,基于学生反馈施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既是传统课堂的经典课例,也是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很好的研讨案例。
善用数据打造生本课堂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使教师可基于数据所呈现的学情,针对性地施行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彼此的交流研讨打破思考盲区,进行深度学习。
《怎么把画挂正》课中一共提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反馈器作答,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怎么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第一次作答结果选❶“和直线上一个点的连线”的有8%,选❷“一条垂直线段”的有28%,选❸“垂直线段的长度”的有64%,正确答案是❸。老师先从选❸学生中随机挑人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这个学生说的有条有理,说完后老师问他:“那你觉得选❷的人是怎么想的?”学生答:“他们应该是搞混了。”此时老师从选❷学生中随机挑人说想法,被挑中的学生果然说她就是那位同学说的搞混了。由于答对学生的说明非常清晰,而且老师在对话过程中几乎已经暗示了正确答案,以至于二次作答时正确率提高到97%。
当教学目标是放在让学生自己学会,而不是从老师或“学霸”口中来学习,这一个环节的处理可以考虑先让错误选项中最多人选的选项的学生说,从❷随机挑人,这样比较可能听到学生做出错误选择的原因,然后再从❸随机挑人。学生在说明的过程中,老师只做最少的引导,其目的在帮助全班听清楚同学的说法,最后才启动二次作答。两种作法的区别在于后者是让学生的真实思维进行交互,对比彼此想法的异同,这样获取的数据更接近真实学情,而不是为了追求高的正确率。
第二个题目:“怎么测量跳远比赛的成绩?”的反馈数据和第一题不同之处在于,选❷和选❸的占比相同,都是46%,选❶的只有8%。课上老师让选❷学生说完之后就总结了答案是❷,基本上还是接近直接讲述,而不是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数据其实适合开展(4人)小组交流活动,此时每一个小组内大概率会是选❷和选❸的学生都有,少数组别还会有选❶的学生。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时每个人要说明自己选择答案的理由,可以听到不同观点,让彼此的思维进行碰撞,更有机会在思维交互中深入思考,进行深度学习。小组交流后通过二次作答可以清楚看到学生互学的结果,教师不必急于一槌定音。
减课堂的负,提教学的质
“减负提质”是现代基础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如何达成更是教师每天必须思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多数教师将减负着重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上,这固然是一条减负的“捷径”,但若能进一步做到课堂教学的减负,不仅能达到减负的目的,更可帮助学生理清学习之路,抓住学科的本质。
《怎么把画挂正》课例希望达到“用一节课上好三节课内容”的目标,本质上就是在展现课堂教学减负的可能性。有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有些则可以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有动机的学会。教学不是按照教材内容,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一字不漏,一个知识点不落的讲才叫上完。对教材进行重构,通过真实问题的学习情境,紧抓学科本质,才更有机会从“少才是多”的角度设计教学,打造有效学习的生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