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方面,人类几十年来没有任何进展!
没错,确实是这样
上个世纪,美国科学家在设计一种机器人——为了在火星上可以工作。
首先,漫步者——为火星探险而生,为解决走路问题,按照一贯的机器设计理念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在脑海中形成图形认知, 由中央电脑(在地球)收集信息,算法,指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困难的工程。而且机器人个头超大,有电缆线连接——这些造成了漫步者无法完成目的,暂且不说在火星上能不能认路,关键是连送上太空都困难,而且一旦有小故障,就会完蛋
布鲁克斯摒弃一直以来工业设计一 缓慢、精细、力图完全掌控的理念 ,采用微型机器人——脱离控制、无需管理、个体有内在逻辑并不需要很聪明的理念:
成吉斯——六条腿 没有中央处理器 六条腿只有简单地微型处理器是独立的逻辑以及简单地腿与腿的通讯 . 这个机器没有人任何装置掌管走路,控制是从底层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说通过腿自己的逻辑而造成走路。
这就是通过涌现的方式去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式:你没有命令腿怎样走路,但是通过命令规则,在腿与腿的协作下,机器人开始前进。这是几个底层的规则:
- 避免碰触物体
- 无目的漫游
- 探索世界
- 构造内在地图
- 注意环境变化
- 规划旅行方案
- 预见变化并相应修正方案
在碰到障碍物的时候,负责无目的漫游的部门不会大惊小怪,因为负责避免碰触物体的部门早已对此应对自如了。
布鲁克斯移动机器人实验室的研究生们制作了一个拾荒机器人,他们开心地称它为「搜集癖好机」——一到晚上,它就在实验室里四处搜集空饮料罐。它的无目的漫游部门让它在每个房间里晃来荡去;避免碰触部门则保证它在漫游的时候不会磕碰上家具。
搜集癖好机整晚地闲逛,直到它的摄像头侦测到桌子上一个饮料罐形状的物体。信号触动移动机器人的轮子,将其推进到饮料罐正前方。搜集癖好机的胳膊并不需要等待中枢大脑(它也没脑子)发出指令,就能够通过周围环境「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它的胳膊上连有传递信号的导线,以便胳膊能够「看」到轮子。如果它察觉,「咦,我的轮子停下了」,它就知道,「我前面肯定有个饮料罐」。于是,它伸出胳膊去拿罐子。如果罐子比空罐子重,就留在桌子上;如果和空罐子一样轻,就拿走。机器人手拿着空罐子继续无目的地漫游(因为有避免碰触部门的帮助,它不会撞墙或磕到家具),直到偶遇一只回收筒。这时,轮子就在回
收桶前停下。傻乎乎的胳膊会「查看」自己的手是否拿着罐子,是,就会扔进回收筒。如果不是,就再次在办公室里四处漫游,直到发现下一个罐子为止。这个荒唐的、「撞大运」的回收系统效率极其低下。但夜复一夜,在没有什么其他事好
做的情况下,这个傻乎乎却很可靠的拾荒者居然搜集到数量可观的铝罐子。如果在原有的正常工作的搜集癖好机上添加一些新的行为方式,就能发展出更复杂的系统。
复杂性就是这样依靠叠加而不是改变其基本结构而累积起来的
最底层的行为并不会被扰乱。无目的漫游模块一旦被调试好,并且运转良好,就永远不会被改变。就算这个无目的漫游模块妨碍了新的高级行为,其所应用的规则也只是会被抑制,而非被删除。代码是永远不变的,只是被忽略了而已。多么官僚却又多么生物化的一种方式啊!这种分布式的架构就是“包容架构” 联邦国家就是如此
大脑和身体的构建方式就是自下而上的。基本的生命本能不由上层控制
这种普适分布式方法可以概括为
先做简单地事
准确无误的做简单的事
在简单任务的成果上添加新的活动层级
不要改变简单事务
让新层级像简单层级那样准确无误的工作
重复以上步骤,无限类推
任何复杂事务的管理可以都这样做 你所看到的复杂事务也遵循这样的道理
由此来看,计划经济的崩溃是必然的,复杂系统的正常运转必然是自下而上的行为,不能试图去掌控去调节
我们能看到机器人的某种程度的智慧,那么具有智慧的人类是否真的是我们所想,具有一个有智慧的地方去产生智慧?人没有一处是控制行为的,也没有一处是创造行为的。 意识、思考 本身并不来源于司职思考的部位,而是来源各种无意识的神经元里涌现出来的!
因此多重人格可能是 涌现的分散表现出来而没有统一
因此,从来 从来都没有 我! 什么才是生命? 人类或动物等生命区别于其他非生命 是否只是具有稳定性 长期性?
这就是分布式 自下而上的涌现方式
在具有大数据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复杂的堆彻,有机会去涌现出一个智慧出来
神律——当某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时,不要打扰它,要以它为基层来构建。在自然系统中改良就是在现存的 调试好的系统上打补丁。原先的层级继续运作,不必注意到其上还有层级。必须从简单的局部控制中演生出分布式控制,必须从已有的运行良好的系统上演生出复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