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嘈杂,我想佯装清醒/  读书:《谣言》

图片来源花瓣网

身处这样一个信息流荒的泛传播时代,每个人一天之内接收到的信息多如牛毛,过度密集频繁的信息接触让人心存假象:我们在与社会同步、像是洞悉了当下一切热点的大方向,俨然一副信息先行者的姿态。

但你是否心存过这样的疑虑——我们所接触的信息有多少是经得起推敲勘察,又有多少是被恶意散播?

权威机构纵然有它的可信度,但那些编辑撰稿人也是人啊,他们在创作时难免会带些主观性(没有人能绝对做到公正客观),同样的,那些社会上的发声意见领袖,也对信息传播起到了很强的操控作用。

有幸读到《谣言》一书,让我开始对平日里缭绕身心的信息有了警惕意识,而在警惕的背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独立思考和甄辨真伪信息的重要性。

下面和你一起分享。

一、瞎半边的“谣言”初印象

《谣言》是本社会学书,讲的是一种人人皆唾弃但无奈又深陷泥淖的一种终极漩涡——谣言。

说到谣言,大家可能跟我一样,乍一听以为这就是种没有根据的、被很多人广泛传播的虚假信息。但其实不然,前面修饰的定语也许没有问题,但那最后一个定性的“虚假信息”则显得过于狭隘了。关于什么是谣言,在《谣言》中,作者桑斯坦给了我们一个定义:谣言是尚未被证实真伪的有关人事、机构的论断。

将其拆解来看,我们不难得出“谣言”最大的一个属性——“真假待定”,虽然缺乏一定的根据,但也有可能是真的事实。

所以,亲爱的们,千万不要再和以前的霞妹儿一样——傻傻以为谣言就是假的坏的家伙哦。

二、谣言为何如此猖狂?(谣言传播的内外因)

谣言的第二大特征是它的“广泛传播性”,要知道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有很多,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让“谣言”这货肆意纵横江湖呢?

分析一种社会现象是件浩大的工程,为了让大家不被以下的内容折磨的转头晕向,先容霞妹儿我来说明一下这part 的大致两块儿论述方向:谣言的接收者——社会群体大众的心理,和谣言本身强大的传播机制。

好的,清楚了这两个方向,下面让我们带着一百分的注意力来看看谣言是怎么作孽的吧。

挑刺儿啦啦啦~

1.为什么人们会信谣、传谣?

群体的心理很复杂,我不好在这儿瞎揣摩,但《谣言》的作者——桑斯坦先生给了我们几种说法。

首先是从群体的认知层面来分析。

作为一种高级到爆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的能耐是不可丈量的,但即使是被这样的溢美之词环绕的飘飘然,我们还是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

生活里的事件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要想突破认知瓶颈,知晓世间一切信息的真实性,孩子,还是省省力吧。

毕竟,我们又不是神。

其次,让我们从群体心理上来扯一下。

不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是高端还是低级,不论是智者还是庸才,我们都有一个共通之处——情感丰富无敌,这也是我一直以为人类最牛逼的一面。

说它丰富无敌,没有丝毫夸大的成分。

我们总是在生活中不时地表现出憧憬、疑惑、愤怒、厌恶、仇恨、嫉妒、怀疑、恐惧、自信、自卑、无聊等等等等等的状态。

当我们的情绪一旦跌入以上各类极端圈子里后,就会慢慢让大脑清醒度受限,对谣言的判断力和辨识度也会下降。

结果自然就容易被谣言牵着鼻子走了。

最后从群体成员本身的立场上看,在接触一则信息之前,我们一般都会对某件事持有自己的偏向,在这种既有偏向的作用下,想用不偏不倚的方式处理信息简直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举个栗子,假如我下学期想找一个英语考研培训班,但根据我之前对一些教育机构的信息搜集,“新东方”是我最心仪最信赖的机构,那么当我听到周围同学说要不要去报文都培训班时,我就会对他们的推荐形成很强的抵抗力,换句话说,也就是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偏见。

所以说,在面对很多选择性信息时,我们往往倾向于相信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

那问题就来了,谁知道我之前的既有观念(信任新东方)是不是受到了谣言传播的影响呢?

用心理学术语来解释,这其实就是一种认知失谐心理在作祟,当接触了与既有信念不一致的信息是,我们会感到不舒服,而要想缓解这种不舒服状态,过滤掉眼前与既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无疑是种很好的选择。

这种带着有色眼镜的偏见吸收消化信息方式也有它的正经名字——“偏颇吸收”

2.谣言的传播机制

辩证法告诉我们,分析一个事物时一定要兼顾内因和外因,如果说前面一箩筐的话谈的是谣言被肆意接收的外因,那下面这部分——谣言本身的传播机制则是让其畅行无阻的另一推手。

(1)信息流瀑

信息流瀑是指当一则信息(谣言)被人传播后,如果这些内容在人群中激起了恐慌或厌恶情绪,则可能被更广泛的传播。

这种“意见趋同”的现象让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马力不断加大,蔓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就像每年大家对春晚的评价,当社会上首发出现春晚恶评(尤其是那些平时很有公众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发声),网络上的恶评感染速度就会相当快,基本上社会上普通群体成员对春晚的评价基调就是带有贬义倾向了。

(2)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

不是所有的谣言都有威力一针见血地让我们信服(毕竟咱也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呀~),有些谣言的在对我们发生作用前,会经过一轮小范围的群体讨论。

作者桑斯坦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当想法类似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时,他们通常会达到一个比讨论前倾向更为极端的立场,令组内成员分歧和信念更加统一,抑制了组内的分歧和信念多样化。

如果大家觉得上面的话晦涩难懂,且容霞妹儿来举个小栗子。

倘若我们对一个人有负面评价,如果经过小组的一轮(炮轰)讨论之后,个人的态度会更激进,对那个人的评价会更负面。

现在明白为什么同学们对老师的评价如此统一了吧,这可是有理论依据滴。

那么群体极化为什么有这种谣言催化剂的功效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信息交换会强化大家已经存在的看法,而大多数人则倾向于回应他人的看法。(扪心自问,别不承认啊~)

第二,群体内其他成员的态度对我们原先的观点有增强或稀释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既有观点与群体内其他成员观点一致,那么其他人无形中对你的既有观点产生了肯定的鼓励态度,这会让你对自己原有观点更加自信(即使原先并不太自信),在这种自信感暴增的心态下,显然我们会更勇气理直气壮地接受谣言。

而当你的既有观点与群体内的主流观点相悖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弱化自己的看法 ,这个时候,你还是会被谣言慢慢占据心智。

所以霞妹儿觉得能够一个人独处思考真的是种防污染的不二法门呢。

三、如何应对谣言的侵害?

根据谣言传播的机制我们其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接受谣言的同时我们已经是在把自己推向群化盲从的深渊。

听起来挺恐怖的是吧?

当一个人渐渐丧失思维独立性,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迎合他人所散播的任何言论,简直就成了一个木偶级思想附庸。

为了防止这种情形过分蔓延伤我们太深,作者在书里提到了两种应对谣言的途径。

1.杠杠的法律有点硬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法律手段,利用国家政府的权力让谣言制造者(或传播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就是说如果你散播了谣言,一经查证,就会收到法律惩戒。

诚然,通过这种规范处罚的方式让信息传播变得警惕和受限,对抑制谣言有一定作用,但相信大家都听一个成语,叫做“物极必反”。

我觉得引用到这里还挺贴切的。当国家政府对信息流通的干预和打压过重时,会对社会公民的言论自由产生消极影响,也被称作****“寒蝉效应”

试想一下这样的社会:“大家怕说错一句话被追究责任,而选择对一切事件保持沉默的态度,整个社会因为信息不流通,话语不释放而变的死气沉沉,一些有意义的非谣言信息也被扼杀在摇篮里,真相难以被传播。”这真的是我们想看到的零谣言干净社会吗?

既不想被谣言捆绑侵噬,又担心制度层面的保护过硬带来对我们言论自由的束缚,那么有没有一种折中的理想方案呢?

“适度的寒蝉效应”也许可以拯救上面所谈的“谣言遏制”和“言论自由”间的矛盾。

所谓适度的“寒蝉效应”,就是不一棒槌打死所有谣言的意思,具体打压条件有两个。

一是只有当谣言传播的对象牵涉主体是非公众人物时,国家会出面用法律手段维护一般公民的隐私权。而如果谣言揭露的是公众人物,因为这些人本就是在社会上活跃度极高的话题人物,他们是没有权利向法院控诉自己受到谣言诽谤的,也就是相当于被剥夺了信息隐私权。

看到这样的标准,霞妹儿并没有为“公众人物”丧个人隐私权而感到不公。因为凭借公众的注意力得到了许多常人所未有的名和利,隐私这个东西于他们而言正是吸金和维持自己社会地位的一部分“料”,而作为代价,他们也不必为没有个人空间而哀声载道。

毕竟你承受了多少利益,就要担得住多少代价。

守恒定律很难被打破。

第二个打压条件是,只有找到谣言传播者动机不纯的证据,才能予以打压和惩罚。

不然,谁还敢积极主动为事件发声?假设一个人参与公众生活的积极性很高,很爱对热点事件发表意见,但总像被人揪着小辫儿一样挑刺儿,被状告成心有歹意的谣言散播者,不说他们的心会凉半截儿,我猜人家也不敢发声说话了。

如此一来,这社会不就成了哑巴社会?太沉默的社会了无生气,

从另一方面来看,没有人敢主动传播信息了,也会妨碍某些事实真相的揭露,从而让恶势力生根发芽,时间一久,那种毒性会让社会渐趋瘫痪,然后沉沦。

想想都极为可怕呢。

所以得定下一条判罪的标准给那些真正想行使言论自由权的意见者们吃颗定心丸:不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只有找到谣言传播者动机不纯(蓄意散播)的证据,才能予以打压和惩罚。

2.文化途径

前面的适度寒蝉效应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抑制谣言的途径,但若是仔细掂量下,发现还是会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因为依赖政府法律的威严,从遏制到平息解决一则谣言,一整套流程下来,所费的成本似乎有点儿高。

相对于这种高成本的“硬性”法律途径,下面这种文化“软”渠道则显得更经济些。

所谓“文化途径”,就是从公众下手,通过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懂得谣言传播机制和危害,让大家塑造一种自主抵抗意识,明白“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时刻保持对谣言的警觉性,避免谣言的戕害。

当社会上的公众自发形成了这种谣言免疫力,不用过于借助国家法律的监督,营造出一种人人敢质疑一切声音的氛围,这才是抵制谣言恶势力的终极大招。

不过霞妹儿觉得作者给出的的这种方式还是过于理想化,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就算是明白了现象背后作祟的蹊跷,还是会不经意间陷进去。

正如那句在朋友圈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啊,世界纷繁错乱道理无穷尽,我们懂得了些许又如何?还不是会走弯走岔。

但虾妹儿今天并不想和大家宣扬那种破罐子破摔的处世哲学,只是觉得懂得道理还是极有必要的,就算最后走错了,好歹我也知道自己走错的原因啊,就当是给跌倒的自己重新振奋的一碗鸡汤吧。

多了解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总是无害的。

明辨道理后的你,对谣言的抵制意识或许会更强呢?

倘若客官不嫌弃,不妨来颗❤ 鼓励鼓励,让霞妹儿在分享的同时,虚荣心还能得到一点满足 ~

么么哒啦(ˆ⌣ˆ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跟一外科医生吃饭,更加佐证了我很多东西,佐证了生老病死这一无常铁律,生而为人实属维艰。现代医学,科学在很多领域...
    纵情嬉戏天地间阅读 132评论 0 0
  • 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还是想骂人 不过输了输了啊 虽然努力也尽力了 还是心有不甘 所以那些鸡汤大道理 现实面前不堪一...
    不丹丹是阅读 398评论 0 50
  • 现在回想起高中的生活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那么美好!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是每当想起一个人都觉得那段时光真的很美好...
    你的善良终将被温柔以待阅读 318评论 0 1
  • You think you know a story, but you only know how it ends...
    种花家LY阅读 416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