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当然是一个常用字,并不规则,所以写好也不容易,需要细致观察并反复临写。
1
先说整体。
1)显而易见的扁形,不可更改,所以要注意两个地方:一是中间的“竖”笔起笔位置不能高;二是最后的竖弯钩拐弯的地方不能太低。
2)那这个字到底应该多宽呢?尤其是竖弯钩这一笔,往右应该出到什么地方起钩?你把这个字横向分成三个部分,就基本上心里有数了。
3)我写的“也”字看着并没有原贴宽,但是基本形体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最后起钩的方向是右上方,如果往左上方起钩,就完全不对劲了。
下面我们说笔画:
2
横折这一笔,讲究如下:
1)这一笔跟“永字八法”中的策法类似,但是更长。
就是直直地由粗到细一个斜挑笔,更我们平时写长横是两码事。
2)折下来的这一笔,和挑笔的角度不要太小,小了会拥挤;
并且不要太短,有的人会把这一笔写成宝盖头横钩的那种方式,这样底下就空了。
3
第二笔的竖笔,和普通的竖笔不一样,应该说在“竖”和“撇”之间的一种笔画,几个要点:
1)它的方向是斜的,和第一笔的折一样。
2)往上不要长出太多,这个前面已经讲过;往下却要超过第一个折笔,也是让中间不至于空洞。
3)起笔是尖的,而不像不同的竖笔是方的。
4)无论起笔还是行笔还是驻笔,左边都是直的,右边是圆弧形的,这也近似于撇画的特征。
一个竖笔有这么多讲究吗?你说的这些会不会只是巧合啊?
不是,欧体中的“也”字都符合这几点,再看两个例子:
这个字更加明显。
4
最后一笔是个难点,不但要注意观察,还要勤练,否则你知道怎么写,但是控制不住笔,也毫无意义:
首先将这一笔分成三段。
1)竖笔部分,由粗而细,略微有点儿像右倾斜。
不要探出第一个挑笔太多。
2)中间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个长横,由细而粗,因此拐弯的地方是最细的。
变粗的过程中,地步是平的,上方开始逐渐往上走,由此变粗。
3)起钩的地方,重点是方向,当然长短和起笔方式也有要求,看图比较直观,不细描述。
“也”字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