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曼城上热搜过去了整整一周,可以说是the darkest week.这一次不是因为足球,而是恐怖袭击。
我记得事情发生的那天晚上我正准备睡,关窗户的时候看到对街一排外国年轻人在ATM前取钱,就是准备去club嗨的样子,西方年轻人真的都是night animals。躺上床的时候,我看到第一条在朋友圈转发explosion的新闻,但由于向来不是标题党,就上了Twitter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外面的警车和救护车一直在呜呜响。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A妹在曼城开演唱会,看到其中一条BBC新闻说是“balloon”,我当下真替英国尴尬了一把。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新闻说19人死,59人受伤才知道是真的出事了。可能是我神经大条,看着身边的中国同学们在朋友圈陆续转发,报平安,表达恐慌,还有人说“用生命在学习”(我真是翻了一百个白眼,逃课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话),anyway,我还是照样一大早去了健身房。大概是听多了最近几年欧洲的突发事件,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世界中心呼唤恐惧的心态。
下午去学校自习的时候,看到草坪上全是晒太阳的欧洲学生,你根本看不出他们有任何恐慌,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要知道,当天中午(爆炸第二天)警察又在市中心的商场发现一个可疑的包裹对人群做了疏散。晚上的时候,一个印尼的同学问我有没有去参加市中心的vigil,后来看了Facebook的照片才知道有这个活动。当时的第一想法是这些英国人不怕吗,在市中心最大的广场上聚集那么多人,这不是给恐怖分子制造机会吗?
5.23 Albert Square Vigil
5月24日(爆炸第三天),英国将这次恐怖袭击的级别升到了最高级——Critical level,上一次这个危急的程度还是十年前,随后,武装部队进驻了曼城。我记得那天看新闻警察又陆续在三个地方找到了可疑包裹。曼城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很多事发的地方离我们也就多几个公交车站的距离。那天中午,广场又举行了一次集体的默哀悼念。
5.24 拆弹小组/St Ann's square
一直到5月25日(爆炸第四天),我才开始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严重,死亡人数确定为22人,受伤的100多个。媒体用“network”来形容这次的恐袭,这就意味着和之前的伦敦卡车撞人性质不同,不是单人作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爆炸之后的几天,警察一直到处拆除可疑物。
5月26日(爆炸第五天),算是我感受最强烈的一天。下午六点多出门打算去Tesco买菜,走着走着看到主路上好多人,然后看到一辆公交车正在掉头,我想着估计是车胎爆了,又往前走了一分钟,看到大家都拿着手机在拍照,这才发现有几辆警车和救护车把其中一段路封了,我随手拉了个中国学生问发生了什么,他说他也不太清楚,就看到几辆警车秒速到了现场。这难免让人想到前一天网上新闻说IS成员说要有卡车袭击,真是毛骨悚然。我立即给朋友打电话,她说你就回家等新闻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警察有计划的逮捕行动,当时那个嫌疑人就在公交车上。想想公交车上普通乘客估计吓得不轻。
5.26 警方说明
5月27日(爆炸第六天),我去了市中心,去了悼念的广场,看到了满地的鲜花,泰迪熊,还有手写的祝愿和代表曼城的蜜蜂图案。站在我身边的一个外国妈妈默默的抹着眼泪,我说不出来,这种触景生情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也是那一刻,我好想突然明白了,你说他们不怕吗?不可能,但是当大家站在一起,这种爱和鼓舞是真的可以缓解恐惧和伤痛的.
5月28日(爆炸第七天),周日的街上车很少,周围的学校开始陆续放假,听见路过的警笛声还是有些敏感。事件得到了控制,紧急程度被降低。
对曼城来说,这无疑是最黑暗的一周。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无意对不同国家人民应对紧急事件的不同反应做评价,因为无论是国情也好,文化差异也罢都是不同的。我只是,站在世界中心百感交集了一把。
I'm proud to be a Mancu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