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三任聪峰
语文课改已经提了很长时间,改教法,改内容,改教者自身。语文改革和创新并非一定得拿来国外的一系列断章取义的课堂经验,对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经验整合也可以是语文创新的一个方面。
这是我第三次现场学习名师名课,去年肖培东,干国祥等老师的
现场教学就很是精彩。肖老师的回归文本,注重细节教法使我的实习中,下意识地忠实于文本,这对职中的学生很适用,我想对普高学生也照样实用。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无限地发散,无限地引申,那样往往会把课上成语文老师自己的课,仅凭自身喜好,把课堂导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知识中,于学生而言,大多会成了教者的自说自话。
今天共有六位老师现场公开教学。一个教师平时在在自己的课堂上或许可以谈笑风生,深入浅出。然而到了陌生的环境,对着陌生的学生,不一定如平时那样的从容。从这一点来说,现场教学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由于边听听记写,对于六位老师的课只能分而述之。
一、郑可菜:新闻教学
郑老师新闻教育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阅读和如何写作。实体文诸如新闻,我们习以为常,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收,然而要写却难以下笔 。新闻不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需要文如江水一泻千里。我目前仍然觉得新闻教学是我短板,我并没有一个特别行之有效的办法去教学。
郑可菜老师课很讨巧,她选择了一个社会热点进行新闻教学,PPT设计丰富多元。女司机这个话题本身具有足够的话题性,尤其是公交车坠江事件,再一次将女司机推向马路杀手的议论高潮。她对网络评论的选择很有导向性:全肯、全否和肯否两分,进而推出媒介素养教学重点:事实先于立场,实则在强调眼见并非为实。接着引导学生学习评论之评论,即对学生自主思考对评论的锻炼。一方面是破,一方面是立,这样学生的认知判断就具象化,立体化了。有边界地言说(客观地看待现象,理性地表达观点),这是新闻报道的立场,也是我们分析新闻的准绳。
如果新闻教学到此结束,也未尝不可。但郑可菜老师优越在于,她进一步作了深化。她引导学生试着从司机、女乘客和其他乘客三个方面,思考一个人错过站,一车人却错过余生的深层次原因,这已经落到了情感价值观的导向——不为正义站岗,就为邪恶陪葬。
与社会热点结合,学生有兴趣,阅读与写作就不会一筹莫展,这很可取。由于时间问题,郑老师没再继续深化,她的最终是要引导学生各自扮演角色,以学生个体的自我视角来进行故事重述,这时的描写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如此一来,实体文与其他文体之间就打通了。同一故事的不同表达,对比之间各个文体就容易其义自现。
二、王金玉,戏剧教学《枣儿》
很喜欢王老师教学方式和风格,早上课堂中王老师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的稍加引导。课堂推进平稳自然,有的放矢。《枣儿》有很多可供挖掘的地方。比如人物语言语态,神情肖像,故事主题,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王老师的教学特色是声音,言语温和,有种日本教学提倡的轻言细语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在言语上保持平等对话。
教师的气场不在于有理声高,而是根据课堂进去和文本适度调整自己的语调语态,方便学生对文本进得去,出得来。
戏剧教学重在人物代入 ,即演。理解透彻和演得到位互相补益。这是技巧,也是要求。王老师很巧妙地处理到了这一点。其实由于环境和时间问题,这种情节演绎有点少,只有一个片段。而且那个片段三个学生的演绎并未鲜明体现层层递进,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王老师课堂引导也不急于得到答案,更加侧重思维的过程 和推导的过程,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自己的,而不是一个老师自顾自地自说自话。
三、冯为民 ,文言教学《狼》
言——文——亦言亦文。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贾建英,实用文教学《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贾老师非常注重文体意识,很少有语文教师能有意思地,自如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了。强化文体意识,实际上是在讲解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如果少了这种自觉,那么学生自始至终的语文课都是教者本身擅长的文体灌输,几年如一日地一文到底。那么语文本身的文体意识于学生而言就是一句空话。
五、熊芳芳,散文教学《苍蝇》
熊老师首倡“生命语文”,音调响亮,音色很好,顿有神清之感。导入与讲课联系紧密,通过读来结构课文, 分析层次。教姿教态自然大方,只是学生状态经过大半天连续听课,精神状态已经疲软,和熊老师并未达到高度和谐互动的交流语境,导致熊老师需做大量的铺垫和引导,在有限时间内,熊老师还是完成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不得不说是很厉害。
“生命语文”在我看来,就是要肯定语文的内在生命性,要求人的自身与他物的和谐,这首先要求教者有人性,有灵性,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人,即真人。
六、张一山,诗歌教学《雁》《礁石》
张老师灵活性引导性极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是一个教者的魅力,这样的课也很能带动学生。诗歌教学,部分教者喜欢字词句段篇,排章布局一一展开来讲,此节奏和文言文很像。那么对于诗歌,对于古诗和现代诗,两者的共同点在哪儿?侧重点在哪儿?这需要教者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诗歌首先要读,有自己的的通体感觉。初读之后,能够觉得好像没讲什么,又好像讲了什么。如果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初读是有效的。
接着是言语,特定意象和修辞方法。尤其要重点关注比喻修辞的作用,怎样比喻,怎么呈现,有没有更贴切的比喻?
再者是分句分段,为何某句得以独立分段,为啥某句位置放在我们平时习惯于放的地方等。
最后仍然要回到读。这次的读是基于把我诗歌之后,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看语速语调,停顿感情有什么不一样。在读浅与读深,总结与反思中感悟诗歌特色。
诗歌,作为独特的文体形式,好写不好教,好教不好写。写诗歌,从比喻句开始;分析诗歌,从去掉其所有修饰词限定词开始。
张老师课堂很活,我又再一次提到。对于学生越怯生的文体和内容,越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参与的人数多少,参与深入程度,都极大程度影响着课堂效率。这方面,张老师确有过人之处。
早上和下午各三位老师,老师轮着讲,逸夫中学和天水一中的学生很“固定”,一次性听三节课,还是不同文体不同内容,这对学生的体力耐力考验很大,很是辛苦。且这些学生的领悟能力很强,短短几个小时就对所教内容能够有自己的看法,能很快理解教者课堂内容的重点,积极性参与性很高,实在难能可贵。
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优秀,尤其是那个女班长,蔡老师让她写一段“女司机”评论,她短短几分钟就写好了,而且水平很高。
我之前写《语文老师,从言传到身教》 ,重点写语文老师写作习惯阅读习惯会影响学生主动去写作和阅读。这是课下,且只能起到引导作用。课堂对语文教学才是重中之重。我在实习时,尝试让学生先爱上语文再爱上语文课,郭治峰老师则认为应该先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其实我们都共同想到了一个问题,现在学生不爱学语文,与语文教师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语文教师把一篇课文教得倒了胃口。
有人说好老师和好医生一样,有两个标准:要么自己能医,要么把病人推荐给更好的医生。我倒觉得教者自己积极“见贤思齐”,多学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哪怕是同课异构的内容。
于我自身,语文课堂也是一个有味难啃的肉骨头。通过对一中和逸夫中学学生观察,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情况与教者本人有很大关联,某些时候,教师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发展。
我不敢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然而倘若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那么语文老师难辞其咎。
改课堂先从教者自身改起,语文课堂永远常谈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