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的那边,有那从未触碰的世界。
上周去了支教的培训,临结束,队长说,每个人回去把这部电影搜来看看,嗯,就是《天那边》,完了写个观后感。
好吧,没辙,拖到了今天,必须得看了,不然会挨揍的。
按理说讲支教的故事也没什么好笑的,可就是止不住地开心,一直在捧腹大笑,可是看着看着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看完了,该动笔了,停顿了许久,有很多话想要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那就单说一说支教这个事吧。
开始的时候,许小萌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江可可就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他们信誓旦旦地踏上了支教路。
他们坐上牛车,来到村子,支教生活开始了。
村长一口地道方言,机关枪似地噼里啪啦,兴高采烈地说了一大堆,然而,他们根本听不懂啊!江可可无奈地说:“你能不能说普通话啊?”村长一句“我说的不是普通话吗?”彻底让他们没话说了。
村里唯一的老师罗老师一声锣鼓敲响,牵着牛和抱着猪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跑来,聚在了破烂的教室前面的空地上。
罗老师责备那两个孩子怎么这样就过来了,牵牛的孩子说:“完了还得去放牛呢!”抱着猪仔的孩子跟着搭腔:“家里没人,怕猪仔跑了。”
要知道,这是他们家里应该可以算上最值钱的了。
他们拉着横幅蹦蹦跳跳,欢迎新老师的到来。
横幅上的字是用胶水粘上去的,不经折腾,掉了一片下来,村长立马跑过去,在背面吐上一口口水,又给粘了上去。
罗老师养的鸡不知怎么跑了出来,院子里顿时鸡飞狗跳,捉鸡去了猪又跑出来了,好不热闹。
旁听了两天罗老师那一口方言的讲课,他们俩耐不住了,批评罗老师教育方式的不对,为了去讲课作了一番斗争。
终于,他们争取到了讲课的机会,一切似乎慢慢步入正轨。
渐渐地,他们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的样子。
许小萌的理想在这里得不到实现,她深深感觉到了罗老师的不信任;而江可可原本就是个富家子弟,根本受不了这里的枯燥乏味,他选择抛下爱情,独自离去。
他们的爱情在这里戛然而止。
所幸的是,最后她坚持了下来。
我们总是轻而易举地说,自己有一个支教梦。
我们想给我们以为的落后的地方带去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期盼能让那里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走出大山,走出世代贫穷的命运。
可是又有多少人想到,当我们离开以后,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从一开始直到快结尾,许小萌就一直在强调自己只在这呆三个月,所以她希望罗老师可以给她充分的自由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还一直都以城里人的心态看待罗老师,总觉得他是怕自己抢了他的位置才不让她上课,甚至在江可可失踪时怀疑是他把他藏了起来。
两个人说话的姿态从来都是她高昂着头,咄咄逼人,他低眉顺眼,和和气气。
是呀,她只是把这里当作她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只是用三个月来经历一下她从未感受过的生活,中间不肯放弃也更多是因为回去会受到父母的管制,所以,当三个月到了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说了再见。
我们不否认她有许多的不舍,只是当孩子们的眼泪齐刷刷流下来的时候,她是否有过犹豫呢?
当选择了支教的时候,也许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经历人生的过程,我们没有想说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这片土地,可是留给孩子们的却是无尽的想念。
经历了无数来去的孩子们永远会期盼下一位老师的到来,同时也怀念着所有已经离去的老师。现在想来,那短暂的陪伴带给他们的是永远的挂牵啊。
所以在一开始,罗老师和村长虽然很欢迎他们的到来,却不愿意他们教授更多的课程,只是因为,当他们离去以后,孩子们的想念越发让人心疼。
也正是因为如此,罗老师才会在春秀辍学去打工后愤愤地对许小萌说:“你只是来这里待两天,拍拍屁股就走的丫头片子,你懂个屁!”
有选择就会有收获,有割舍,支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就一定能帮助他们多少,我们又哪能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做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呢!
在我们之前有人去过,在我们之后也会有新的人去,可是最终,我们大部分人都将会离开。
唯愿我们一起经历的时候,把陪伴当作最长情的告白。
就像影片的最后,罗老师的离去让许小萌又回到了这片土地。
城里有记者来拍照,他们冷漠得就和她刚来的时候一样,当他们问及她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什么也没说。
记者说那就拍一张合照吧。孩子们搬来一张凳子,放在最前面的中间,放上四束野花,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合照。
罗老师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对小屁股们的陪伴真的成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