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到了三五岁,一般会问两个宏大的问题,关于“生”和关于“死”。
我个人认为谈论这两个问题的原则是:既不主动提及,当孩子问到的时候也不刻意回避。越小的孩子回答得越简单越好。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用更深邃的眼眸注视这个世界、这个天宇,并激发孩子心中高尚、超脱的情怀。那么,对孩子明确的爱,以及充满幻想与诗意的童话般美好的叙事是两个宏大的主题。
2、当孩子问父母他是从哪里来的时候,一般来说,父母只需要确切地告诉他,他真的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因为三五岁的孩子他需要的是与妈妈之间根深蒂固的联结的确定感。
或许现在的父母说孩子是从石头缝蹦出来或者垃圾堆捡来的这种回答已经渐渐不再有了。现在的妈妈们都特别开明特别现代,有些妈妈可能要磨刀霍霍地开始她的性教育了。因为她觉得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籍,做了那么多准备,终于等到孩子问这个问题了。
但事实是,此时那些毫无温度的科学解释也并不是完全必要的。三五岁的孩子可能并不需要被知道那么多。大概到了青春前期,等孩子开始关注两性这个问题了,再进行性教育也不迟。
我个人更喜欢一些诗意的回答,同时把科学蕴含的人性温柔而瑰丽地馈赠给孩子。比如,告诉他,他是天使在妈妈肚子上的一吻,而后孕育出来的美好的生命;或者是圣诞爷爷迎风踏雪送来的礼物,所以我们视他为珍宝……
3、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死”。
三五岁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时间概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一般来说,他们还不太能分得清楚关于明天、未来或者永远。
所以当他们说到对死亡的恐惧,比如不要妈妈死,或者害怕妈妈死,他们需要的回应也只是有人陪伴的确定感。此时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虽然每个人都会死,但死之前我们会活很久很久,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他们长大。
可能有时候因为我们自己也没能很好地修通关于死亡的焦虑。当孩子问起的时候,有些父母会觉得晦气不吉利而回避回答孩子。
其实当他们问起的时候,一定是不知道从哪里了解到某种不确定的说法和意义,有某种害怕或者不安全的情绪。此时我们如果回避,对孩子的情绪来说是一种拒绝,而失去了对他们的情绪进行安抚,对他们的恐惧和不安全给予陪伴和容纳的机会。
4、孩子最先接触到的死亡可能是小昆虫、小动物的死,或者童话故事中某个人物角色的死,或者只是植物的凋零。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提前做一些事情,告诉他们一些关于生命的秘密。比如树叶的枯萎脱落,给予了花儿的生命;花儿的凋零,又给了果子生长的机会;果子成熟,最终又化成种子……
关于生命的更替,自然的规律,从动植物的死亡而过渡衍生到人类的死亡,为死亡教育做一些铺垫。
5、最困难最沉重的就是关于家中亲人的离世。最大的回应原则就是不要刻意欺骗。
当孩子因为无知而感到恐慌或者哭泣的时候,最忌讳的回应是,告诉孩子那个离去的亲人睡觉去了,这样孩子可能会害怕睡觉而引起睡眠障碍;或者给予孩子某种那个亲人还可能会回来的虚假承诺,也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一种有害的回应是告诉孩子不要哭,或者说你要乖,你乖的话某某就会回来。这样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乖某某才去世的,而承担了无意识的内疚。
或许大人也是无意的,因为他们可能处理不了孩子哭泣的焦虑,为了解决孩子哭那一刻的问题,而临时给了一个回应。当然更重要的是大人自己也还没有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悲伤。
比较好的做法是,可以跟孩子一起去哀伤和思念过世的亲人,跟孩子一起去缅怀亲人还在世时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并诚实地告诉孩子某某以后都不会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或者诗意地说,他们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注视着我们,当我们想念他们的时候,我们可以仰望星空。
我们依然可以很好地去回忆与思念他们,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更努力更珍惜地去生活。
6、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比如到了青春期前后,如果遭遇了家中亲人的离世,而孩子又正在学业课业进行中,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怕耽误孩子的课业,或者怕孩子承受不了那个丧失而进行刻意的隐瞒或欺骗。比如回避让孩子参加亲人的葬礼。
参加葬礼是我们对亲人很好的哀悼的机会。去哭泣,去自然地表达悲伤,不让悲恸的情绪淤结在心里,是我们正常的处理哀伤的方式。孩子也有权利通过这一途径去表达哀伤与告别。
如果我们人为地切断了孩子顺畅自然哀悼的途径,以后等孩子再大一点,他们可能会一辈子都处理不好那份丧失、愤怒与悲伤。那一份未完结的告别再也无法顺畅地完成。内心的悲伤、愤怒或者内疚可能会让他们背负一生。
7、其实,对于我们成人,我们自己可能都还没有修通好跟死亡的关系。所以要去谈论,甚至再去照顾孩子的情绪,都是困难的。
再见、转身!是生命接力很重大的主题。我如此依恋你,但是我也要接受你离开的事实,然后继续去努力生活。
生命是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循环。小的死亡,是为了促成更大的更健康的存在。
当我们谈论死亡,接纳死亡,才可以更坦然地生,更有质量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