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公司正式踏入新三板大门那天,湖南朗圣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9130,简称“朗圣实验”)董事长唐曾琦将自己qq签名改成了“我终于在沙漠中找到了瀑布”。
从他独自用三个月时间完整拆解和技术消化那台国外进口的通风柜,进入实验室专业工程行业算起,这一天整整用了20年时间。从他创立湖南朗圣,正式以规模化、公司化形式推广自己建设专业实验室理念算起,也足足间隔了8年。
“建设实验室其实不算个很有吸引力的行当。要知道国外专业建设实验室已经有超过160年历史,中国才短短二十多年,要客户接受你的理念需要很长时间的辛苦工作。”唐曾琦坦陈,做这行一定要有沙漠中打井的准备,他只是坚持的时间久,碰到瀑布而已。
2012年,为了用更规范的公司运营体系,向市场推广朗圣建设理念,唐曾琦启动公司股改,引入战略投资者试水资本市场。
朗圣EPC工程总包服务模式正是这次尝试的产物之一。这是迄今为止实验室工程领域建设模式上最大的变革:在传统的业主-设计院-施工方架构中,朗圣额外增加一道实验室建设专家的角色,以总包人身份对报建审批、工艺设计、集约采购、定制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实验室特殊需求全过程得到体现,让建成后的实验室更安全、更经济、建设周期更短。
资料显示,朗圣实验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1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779.81万元、3075.98万元、466.50万元;净利-60.66万元、435.53万元、149.28万元,逐年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包括中南大学、中国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广西桂林药检所等一批重点实验室项目也开始逐步尝试朗圣服务。
2016年8月23日,朗圣实验挂牌申请正式获批通过,成为中国实验室专业工程第一股。
逼出来的创业者
早在大学时代,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唐曾琦就与实验室结缘。那时由于专业的关系,需要经常出没实验室,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环境的各种不舒服。“特别是很多化学试剂用了以后,不但实验室里全是那种味道,甚至衣服洗了几次后依然能闻得出来。”
唐曾琦的困扰不只是冶金专业独有。据介绍,中国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建筑面积仅4000平米左右,每年用掉的挥发性化学试剂接近13吨,每天直接面对的是在里面工作的近百位科学家和工作人员。英国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显示,在受污染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平均寿命比普通人平均要短十年。
毕业后的唐曾琦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实验室装备销售行业,他的工作是向国内大大小小的实验室销售台桌、设备、仪器。“国内各种品牌,包括现在竞争对手的产品,我们都研究过。我们知道哪款卖得最好,为什么卖得好,它的用户体验哪里做得好。”
但实验室是一个复杂的高危环境,各行业通用型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需求。几年间,唐曾琦陆续收集实验室的各种痛点,并将其反馈给公司,然而收效甚微,“老板的兴趣并不在这个上面”。
2003年,已是该集团实验室业务板块负责人的唐曾琦在闲时翻书时,突然头脑中火光一闪:“现在市面上根本不缺能制造出一流装备的厂家。为什么不能以先进的研发水平和制造标准对他们进行整合,生产真正好用的专用型装备给各个实验室呢?”
同属一个集团的搭档汤岳沙当时具体负责这项业务。两人一拍即合,分别投入2.6万元起家,开始开发更适合实验室需求的产品。
之后,两人陆续研发了新型变风量通风柜、机械式VAV、第四代实验室台面新型材料等系列产品。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远超市面上同类产品功能指标,更重要的是还能满足实验室环境中有毒、强酸、强碱环境损害,大大提升了人员安全度和设备耐久程度。
“我们是普通人创业,没有巨额资金投入,一开始起步就必须先用技术实力占据高端,打出自己的品牌。”对此,唐曾琦评价道。
伴随服务模式
创业多年以后,唐曾琦在一次国外考察中,终于找到了解决当年困扰他的实验室环境问题的方向。
他在考察中看到,随着国家对科研教育的大幅投入,实验室建设费用这十几年来快速增加。不考虑汇率因素,在我国建设一个实验室的投入资金实际已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国内实验室工作人员却普遍反映,国外的待着更舒服,更方便,工作效率也更高。
唐曾琦发现,最大的差别不是设备,不是技术,而是从源头开始的整体建设管理上。在国外,实验室专业工程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别跟普通民用建筑分别来进行规划,其中工艺设计更是作为优先考虑,甚至放在建筑设计之前。实验室工艺设计直接决定了实验室建设的成败。
经过团队反复讨论研究,2012年朗圣全面转型,确定了由设备制造向专业工程发展的市场定位,并正式命名为朗圣EPC专业工程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早”和“全”。
所谓的“早”,是指介入时期早。通常朗圣的业务人员从实验室有建设或者改造意愿时就开始为业主提供免费设计和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这个行业浸润已久的唐曾琦知道,最大的敌人是传统陈旧的建设理念,最大的成本是时间。
无论是实验室工程管理人员,还是设计院的设计师,甚至他的同行,都已习惯于将实验室当做普通建筑对待,因此一旦建设闸门打开,流程就顺其自然的沿着传统模式一路运行,留给他后期改进的余地少之又少。
“介入越早,留给客户犯错的机会越小。”唐曾琦认为,朗圣的工作相当于种果树,两三年前在别人还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种下种子,再持续的培育、维护和深化,直到客户接受整体建设理念,最终才会回报硕果累累。
所谓的“全”,则是指服务内容全。由于工程建设本身是复杂的系统,需要跟各个不同供应商和施工方打交道,一般实验室管理者并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往往由于一两个环节出现脱节,导致整体建设项目进度拖后或者功能根本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朗圣成立了以包括工艺工程师、管道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多专业的专业团队,保证与工程各个环节实现严密而充分的技术沟通,为业主全过程监督和管理项目实施、控制质量、工期和成本。
除服务全面外,在实验室的人性化设计上,朗圣团队也高度注重用户体验。他们收集实验室最终用户的使用需求,总结了实验室的103件麻烦事,小到水管为什么容易漏水、线路怎样才不容易绊倒工作人员、怎样解决每天准备烘干仪器瓶的时间等等。这些问题再交由设计师团队反复推敲,直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针对实验室排气通风量基本靠设计师经验估算的现状,朗圣与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合作,采用了气流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应用计算机系统辅助设计后,实验室设备配置更合理,效率更优化。”
思想决定高度
“在做好市场推广的同时,我们很注重研发对产品的引领作用。”唐曾琦表示。
他将朗圣实验类比为苹果公司的运营模式:研发是公司的基础,在此之上是设计、工程、自营高科技产品和外购设备集成四位一体,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无缝的良好使用体验。
到目前为止,朗圣实验已获得17项专利,另外还有五项发明专利正在实质性审查。研发中心认定为长沙市实验室环境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解决客户使用中仍存在不足的地方,朗圣实验将未来研发重点放在两个方向:
一是内部环境的智能控制。朗圣团队相信,没有操作的设备就是最好的设备,最佳的实验室是,当实验者开始工作那一刻起,所有环境参数自动控制,各个系统会根据实验室环境的变化进行调节和处理,0操作带来0失误,自然享受安静、健康、方便的使用体验。
二是外部环境和谐共处。将实验室内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水、气、噪声都能以简单、高效方式进行处理,保证周围的环境不遭受任何破坏。
2014年,中国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在重庆开建。这是面向国家和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而成立的多学科交叉属性的生物医药研究平台,由美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顶尖科学家作为中心领军人才。由于建设标准高,历经多轮招标项目方最终选定由朗圣实验参建。
2016年7月,中国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所属的重庆大学校区项目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这也是实验室专业工程领域唯一的一座鲁班奖,充分体现了朗圣的全程伴随服务价值。
但唐曾琦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中国创新药物中心的案例尽管证明了朗圣有能力解决了最顶尖实验室安全和环保问题,然而国内遭受健康威胁最大的,仍然是遍布各个地市的普通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朗圣理念的推广仍存在两个最大的瓶颈:
一是最终用户话语权和决策权低,“决定实验室指标的人不进实验室,每天在期间工作的人不知道应该怎样要求建设方”。
二是行业标准低,竞争对手理念更新慢。目前很多市面上的实验室建设仍然沿用了二三十年前的技术,根本无法解决安全和健康的问题。
唐曾琦的梦想是,能让整个行业标准提高起来,让科学家真正享受每一天在实验室的时间。他说:“让每一个实验室都成为一个家,让每一个实验室都能盛开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