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没有专门的植物园。科学老师上课,让学生认识书本里的植物,没别的去处,只有到学校的后花园。
径直下楼,左转,见一白色的大理石雄鹰雕塑蹲在紫荆花树边。满树繁华,也落英缤纷。往里走,就瞥见后花园。金桂倚墙而立,挑星点似的小花;木棉高挑身姿,开硕大的红花。有小池、照壁映照回环,有绿树,各色的花掩映。颇有几分秀丽的景致。
入得后花园的孩子,自然高兴。颇有点似脱缰的马,也似叽喳的鸟。有时三五聚一起,对一朵盛开的月季仔细端详。一会又四散开来,找自己喜欢的物事,蹲或者坐,观察,摩挲。他们对后花园很是熟悉:知道那棵站在围墙边的木棉树开花艳丽,火红,树还长突兀的刺,不小心摸上去,扎手。知道鸡蛋花五月开,十月落,花有芬芳的香味。而金桂的香味比鸡蛋花浓郁,十月,细细碎碎的米粒的花瓣,散发出似有似无的香,诱人。他们甚至还知道,每到雨天的时候,围墙边会爬上很多蜗牛,有的孩子会捉来一两只,把它放进透明的玻璃瓶里,观察它伸出的触角。
后花园荒废过一段时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的年份,广州进行河涌改造,施工队挖了围墙,铲了花木。也不是面目全非,草坪还在,那六棵高大的棕榈树也在,甚至那条石头小径,还弯弯曲曲在哪里。甚至还有些野趣,狗尾巴草从墙角边钻出,描一黛峨眉般的穗子,在夕阳中摇曳;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从地里冒出来,葳蕤而耀眼;夏天的时候,还能听到蛙鸣,“呱呱”地唱着,等着你仔细聆听,那声音又不见了。蚱蜢在草丛中嬉戏,蜂鸟在灌木中觅食,含羞草自在爬行,从一棵茂盛成一片。丝瓜藤从一棵树攀到另外一棵树,开出花的花,结出青的瓜。
应该还有我们看不见的自由和快乐。它们在荒废的后花园的隐秘之处。弥漫、流转。
打响最后一声铃,送走学生,我愿意在荒废的后花园呆上一阵。是夏天的午后,空旷的校园静寂无声。远天水洗般的湛蓝。一只鸟从空中掠过,偶尔,留下若有若无的啁鸣。晚风微微燥热,有青草的芬芳。这时的后花园,我喜欢。是秋天的夜晚,微风轻拂。没有萤火虫提着灯笼。秋虫却鸣叫起来,将婆娑的月色衬托得更加朦胧。这时的后花园,我也欢喜。白天,闭上眼,闻闻青草的香味也行,睁开眼,看看在草种蹦跶的蚂蚱,也行。无论睁眼闭眼,内心都会被一种喜悦占领着,包围着。有时,我也会仰望那几棵高到教学楼四层玻璃窗的棕榈树,想象着海风吹过时的美妙场景。草地零散地长着含羞草,叶子轮序排列,褐红色的茎上,长者尖尖的小刺。手一碰,叶片儿缩回去。
这种感觉,甚是喜欢。
也喜欢冬天的后花园。荒凉。一夜之间,草突兀地变黄了,蚂蚱不见了身影。只有狗尾巴草,却倔强地站立,迎着风,顶着一份苍凉的美。早上,确是热闹的。有鸟光顾。最多的是蜂鸟,小,而灵巧。从空中俯冲而下,如黑影闪现,倏忽间钻进灌木之中。那时办公室在二楼,一节课与另一节课的间隙,我常端一杯茶,斜靠窗前,去端详这一种鸟。要睁大眼睛去瞧,才能看清他褐色的羽毛,嘴巴嫩黄,飞起来如蜜蜂一般。正好,冬日的阳光爬上窗棂,暖洋洋的惬意,顿时,弥漫周身。
也会带学生们参观荒废的后花园。三年级的单元作文,写校园。校园小,其实没什么看头,除了教学楼,就是巴掌大的水泥操场。几棵大榕树站在操场两边,还算葱郁,再没什么新鲜的物事。学生却喜欢。旧时的大门围墙边,有一排日本杜鹃。花开得很好,红的,白的,学生却惊诧得像第一次见到似的,嘴巴里尽是“啧啧”之声。围墙边的芒果树,他们也好奇,看黄色的星点似的小花,一簇堆在一簇上面,甚至想扯下两片芒果树的叶子,闻叶片折断后那股芒果的芳香。荒废的后花园更让他们欢呼雀跃,他们在后花园中穿梭,宛若被放飞的小鸟。我带他们看一大片茂盛的草地,让他们带上眼睛,观察间夹在其中的野花,指点他们观察野花中活蹦乱跳的蚂蚱,或者看围墙上,慢悠悠爬行的蜗牛。一个个的小脑袋,充满着疑问,一双双的大眼睛,充满了好奇。真实可感,有动物,有植物,有疑问和思考,这一切,都吸引着这一群孩子。
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很成功。后花园是荒废了,却成了孩子们体验,观察,作文真实的素材和来源的源泉。。
后花园边,有一爿小小的菜地。学校的柳叔住校,在围墙边种了丝瓜,瓜藤在夏天攀上围墙,开出黄的花,结出青的瓜,我喜欢看。他捡了一些废弃的花盆,在里面种韭菜,大蒜,水灵灵,鲜嫩嫩地,好看。他还在一块废弃的水泥地的一角,铺上了沃土,种菜,春天种小白菜,秋天种茄子,很有田园的诗意,我也喜欢看。柳叔是湖南人,嗜辣,在菜园里种辣椒,秋天,辣椒红得艳丽,我也喜欢看。这种喜欢,是不是一种久居城市对乡村生活的喜欢和向往呢?我不知道,而我所知道的是,我从我那南方的乡村里走到城市,已整整十五年。
也会带孩子们一起去。
写作文。写景,写植物,写昆虫。我都会带孩子们去参观。《秋天的菜园》,是在菜地里完成的。火红火红的辣椒,活生生地挂在绿色的枝头上,远比看一幅画直观,可触,可闻,孩子们喜欢,自然会把它活灵活现地表现在笔头。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不需说教,眼见为实——紫色的茄子,嫩黄的白菜,顶着绿樱的胡萝卜,攀墙苦瓜、蛾眉豆,见到了,写下来,这就是作文来源于生活。说明文《西红柿的自述》也是这里完成的,菜园里,正好挂着成熟的西红柿,鲜嫩,火红。《蜗牛的秘密》的作文在这儿进行,正好。下雨天,墙壁边会爬出很多蜗牛,它们爬行缓慢,胆小,手一碰,就将触角缩回薄薄的壳里。后花园的害羞草,就是孩子们的秘密-----为什么轻轻一碰,它的叶子就能闭合起来,它并不是动物喔?叶子里面也藏着一个大世界,我就让孩子们去拾捡过秋天的落叶,去发现它叶片上的纹路,像连绵起伏的山脉,像沟壑纵横的河流,像老人额头岁月赐予的皱纹,这些,都不是不经过实际的体验观察能做到的。
写观察日记,后花园的一切物事都能成为观察的对象;春天,可以写木棉,那时,木棉开得正红火,一朵朵木棉,宛若铜铃,吸引着孩子的眼睛。夏天,草木葳蕤,绿色葱茏,一草一木皆成文。秋天飘落的叶子与春天的叶子也不同,只是,不知他们会不会在这儿领略到“生如春花之浪漫,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人生哲理。我也写。发表在《广东教育》的《蜗牛总会爬上墙》,就是墙角的蜗牛给我的灵感,就是带着孩子参观后花园给我的素材。木棉,我也写,因为我喜欢这种树,二月落叶又开花,绰约,不惧寒冷,孤独而又鲜艳。
一届届的学生,就这样走进后花园。画它,写它,看它。然后,又走出了校门。离开它。
一位位的老师,也这样走进后花园。然后,分隔四方。
第一届的学生归宁回校,是去年炎热的暑假。我参加欢聚会。那些原本熟悉的面孔,已经全然陌生。男孩子嘴上抹上了胡须,人高马大。有学业再继的,有业已成家的,还有一位,是孩子的父亲。一位叫余*的女孩,我教的学生,记得当时面黑,带着牙套,腼腆而内向。女大十八变,见时已非儿时模样,楚楚动人,而大方待人有礼。一群人在礼堂里说着,笑着。
恍然间,才知物是。人非。
后花园依旧。有小池、照壁映照回环,有绿树,各色的花掩映。有新鲜的朝气在后花园里流转。虽然不是以前的后花园,还是喜欢。还是会带着孩子们参观校园,从大门口开始。没有了杜鹃,就欣赏金桂;芒果少了几棵,但是细叶榕树还在那儿,绿荫如盖;没有了蚂蚱,但是有成群的金鱼在弯月似的池塘里游着;没有了狗尾巴草,但是丝瓜每年还是攀着藤,开着黄色的小花,结着青的瓜。还是会在得闲的时候,在葡萄藤下的石凳下,坐着,看一只蝴蝶蹁跹在碧玉般的葡萄之间,或者什么都不干,就这样看着,四周,有朗朗的读书声,他们念着:
a o e i u ü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乘舟侧畔千帆过,古树前头万木春。
青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
一年一年又一年。
…………
一晃。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