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买书,看着书架上一堆堆的书,想到这都是大师级作家们的毕生心血,就感到拥有了无价之宝。他们的生命在一代代人手里得到延续。如今我们到了一个新时代,一个人人都有机会创作的时代,变迁如此巨大,我们该准备好什么呢?
准备自己的“书”,别杂了。
每写完一篇文章,我的感觉就是电量要预警,如果不及时充电,根本就会自动关机。自然还是那句老话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挣钱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今天同事还开玩笑说,聊几块钱的?在知识付费的时代,虽然学习干货的机会变得容易了,但是时间却明显不够用,结果可能导致什么都心痒,什么都学了皮毛。而且,随时就面临着冲动付费的可能。
想起赵本山的一个小品,作为医生给人看病,最后竟然错拿了一本关于猪的书作参考,然后滑稽地补充道:学得有点杂。大家知道原来他只是一名兽医。这让我想起了“假装学习”这四个字。
我又想起了那句老话:不是不停地加,而是适当的减。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学得太多了。比如现在非常热的区块链。一开始我疯狂地涌进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就如同一个孤岛求生的人,面对知识的海洋,差点被淹死。我自己意识到我有像做传销之流那样的疯狂,有热情是好事,但是过了头,是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学得有点杂?
首先必须有一个长板
区块链,现在是一个热门。背后是巨额利益的诱惑。穷查理宝典说,什么机会都想抓住的人,什么机会都抓不住。人的一生能遇到的机会就那么几个,能把握好就是成功的人生。能够看到机遇固然珍贵,如何做是另一回事。能看清自己优势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这里不是暗示不学区块链,完全两个意思。)
想想自己的优势。只有优势才能打出冲锋阵,优势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就涉及了时间管理,不管你多么努力想去学什么东西,可你的时间一天只有24小时,你必须学会合理分配。6.16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渔船”》课后留的辩论题目正好可以引发思考。
辛癸甲 同学 留言获186个赞排名第一:
今天的辩论题,我觉得用李笑来老师的观点作为解答很合适。他主张,绝大多数人采用多维竞争的策略更优。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长板已经足够长,处于业界领先位置,这时候继续投入的话成本大而收益小。反而是去补足其他短板的成本小而收益大。当我们拥有两个长板甚至多个长板的时候,虽然每一个长板都不是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但是多个长板形成的组合优势是单个长板达到最顶尖也很难比拟的。
李笑来老师打了个比方,单个维度下,我们比长度,必须竞争做到100分,把其他人都甩掉。两个维度下,我们比面积,即使每个维度只有50分,面积也已经有2500了。而三个维度下,我们比体积……
但是他也提到,多维竞争至少要在一个维度上做到80分。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块长板。这也很容易理解:二维竞争下,如果我每个维度都只有50分,而别人在一个维度上有90分,那他在另一个维度只需要30分,面积就能超越我了。
所以,如果长板已经足够领先,那就打磨短板。如果长板还不够长,那就打磨长板。
06-16 07:31:15
作者回复(薛兆丰老师)
李笑来老师的分类法,很有启发,回答这个问题,看来不能一刀切。我自己的感觉是,在选择行业的问题上,要根据自己长项来定;在改进日常工作的效果上,要多注意补自己的短板。
所谓的多维竞争力,前提是必须有一个或多个长板。我觉得这个都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难的。更不要说其他。
那么又回到了主题了,先去好好打磨自己的长板再说吧。你不需要学那么多。
杨振宁说:“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真正学进去。”
如果没有一颗宁静的内心,就无法安静地思考自己和自己的“书”。围绕自己的优势去探索世界,把自己变成移动的书架,(注意我用的是“书”,广义的。)而不是付费机器。别忘记了,我们还有生活。
《魔鬼经济学》里,看美国大选,候选人的成功和竞选资金的多少没有关系,而是个人魅力。这是个重要的信号,有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少做才是高手,因为你的魅力就是自己独有的。把握住自己的魅力,不要弄丢了。然后再勤奋使然!
愿你有如此不一般精彩的人生!
乐得其说,说我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