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水
前几天搜小视频,无意间看到歌手朴树在2017年的一段视频,44岁的他唱了一首“送别”。在唱到歌曲的某些词时,他忍不住情绪失控,3度哽咽,掩面转身而泣,这个反应让喜欢他的粉丝很心疼,而让他开始哽咽的是“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这句。
朴树说,他爱极了这首歌。还说,如果自己能写出这样的歌,死而无憾。
这首歌丰富的情绪感染力和极强的情境代入感,让朴树忘情投入到情不自禁。
台湾作家林海音(小名英子)有一部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文字充满淡淡的相思,沉沉的哀愁。
在书中,“送别”这首歌是英子学校毕业典礼上必唱的骊歌。1983年,当这本书被拍成同名电影,导演将“送别”作为影片的插曲,并让它反复在片中出现5次。因为该音乐与故事情节,作品情绪融合得天衣无缝,让这部影片获奖不断,其中就有最佳音乐奖。
“送别”的歌词长这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创作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歌曲作者,名叫李叔同。
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李叔同开创了中国无数个第一,他从事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到了极致。
文学上,他以一曲《送别》成为享誉国际的词作者;
音乐上,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
绘画上,他堪称中国现代美术之先驱,是中国油画之鼻祖;
戏剧上,他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
书法上,他是近代著名书法家;
篆刻上,他是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员,领风气之先;
教育上,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等大批著名艺术家;
佛学上,他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这个天才创作了无数的歌曲,这首“送别”历经百年,传唱不衰。词曲中弥散的淡淡哀愁和绵绵思念,使它成为家喻户晓的音乐经典,几乎成了李叔同的代名词。今天我们一起探求歌曲背后的故事,以及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
1、《送别》彰显了他对挚友的依依不舍,对聚散无常的感慨
李叔同,1880年10月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戊戌变法后,受到牵连的李叔同带着日本妻子叶子从天津来上海避难。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他结交了不少上海名人,其中就有新学界的领袖人物——许幻园。
在这里,年少才盛的李叔同,加入了以切磋诗词文章为宗旨的文艺社团“城南文社”。社团设在许幻园的“城南草堂”宅院里,慷慨的许幻园经常举办有奖征文。才气出众的李叔同不愧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奇才,每次文章必定是“二十文章惊海内”。
爱才的许幻园很是欣赏李叔同,李叔同同样敬佩许幻园的为人,两人彼此相惜,成为挚友知己。
1899年,许幻园邀李叔同搬来同住,两人友情更深一步。在这里,他们切磋诗词,快意人生。这段时间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城南草堂的景色也被李叔同称为人生最美的景观。
也是在这里,李叔同与许幻园,江湾蔡小香、江阴张小楼、宝山袁希濂,五人义结金兰, 组成文坛赫赫有名的“天涯五友”。他们一起举杯邀月、品茗论艺。李叔同极为留恋这段时光,他曾说,“我自20岁到26岁之间的五六年,是平生最幸福的时候。此后就是不断的悲哀与忧愁,直到出家。”
转眼间,你已经走出我的视线;抬望眼,我已经离你太远;再回首,你我都已远走。
1914年,随着社会动荡,许幻园家道中落,百万资财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准备远赴北京,当他携夫人来李叔同教书的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道别时,许幻园没有进门,只在门外说:叔同,我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看着好友越走越远,在雪地伫立很久的李叔同,想到天涯五友各自飘零,不禁百感交集。他让妻子叶子弹琴伴奏,情绪翻江倒海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送别》。
2 、删繁就简进行二次创作,“送别”的灵感来自一首美国乡愁歌曲
一首歌曲的创作分词与曲。“送别”这首歌由李叔同填词,但曲方面并非他的原创。据说,这首歌的曲,灵感来自19世纪美国歌坛著名的词曲作家约翰·奥德威所作的“DreamingofHomeandMother”,译名“梦见家和母亲”。
“梦见家和母亲”,是奥德威在1851年创作的一首歌,这首充满思乡情调的歌很快成为南北战争及战后的流行歌,并传入日本。新澙县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犬童球溪,将这首歌的旋律配上日文歌词,取名《旅愁》,从此又在日本传唱不衰,并在2007年入选《日本歌曲百首》。
在李叔同留学日本的1905年至1911年,这首充满乡愁的歌同样让这个异国人感同身受,他深深喜欢上这首曲子。
回国后的李叔同,在浙一师担音乐教席时,对奥德威的原曲去繁就简,配上自己创作的具有浓浓中国风的歌词,便诞生了这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经典之作《送别》,并唱响祖国大地。
3、被传唱百年的《送别》,被誉为“20世纪最优美的歌词”。
“送别”这首歌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完美典范,因为情感真挚,语言精炼,意蕴悠长,李叔同的这首歌曲,成为百年来送别歌中的不二经典。
① 丰富的情感表达有很强的代入感
朴树在唱这首歌前,曾说“有时候觉得生活就像炼狱,特别难熬。在音乐里面的时候,即使唱最悲伤的音乐也是一种享受。”
人的情绪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抒发出来,就像热爱文字的人,利用抒写来疏通情绪,而歌手,需要通过合适的音乐来传递情绪。朴树经历的种种坎坷,聚散离合,种种人生感触借由李叔同的这首《送别》被点燃。
音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绪感染力,尤其那些倾注作者经历情感的歌,所以《送别》在不同的场景被不同经历的人唱起,有人看到了友情,有人看到了亲情,有人看到了生死。每个人的心境,经历,年龄不同,听这首歌时感受反应都不相同。
② 不着一字,尽得离愁别绪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可见,意境对诗词来说的重要性。
在中国诗词中,送别诗历来受到青睐。无论是记叙友谊,还是感叹离别,常借助丰富的意象来传递。
《送别》在填词虽受到日本歌词的影响,但歌词中却有着浓郁的中国风。在这首诗词中,长亭饮酒、古道送别、杨柳相赠、夕阳西下、笛声传情、芳草萋萋,都是常用的离别意象。“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让人听来百感交集。
如同影片《城南旧事》,导演通过一个10岁~13岁孩子的眼睛,来看大人世界的离愁别绪和坎坷命运。影片虽没有一个“愁”字,却借助归巢的乌鸦,骆驼颈上的铃铛,古老的城墙,淡灰的胡同,蓝天红叶等意象的结合,不仅构建出二三十年代老北京风貌,还给观众留下了淡淡相思,沉沉哀愁。
同样,在《送别》里,李叔同用高超的驭字能力,没写一个“愁”字,却让听者仿佛经历了挚友离别,感悟到人生如日落般的短暂,充满着彻骨的离愁别绪。这种情绪很容易让人产生共振,再加上优美长情的曲调,历久不衰再正常不过。
③ 歌词里的诗词之美
这首歌曲节奏舒缓韵律质朴,饱含恬淡优雅之静美。与歌词契合得恰到好处,又隐隐自成一家,始终传达着淡远悠长的悲凄之感。词已尽,曲无穷,送别之意潺潺流入心间,达到琴瑟共鸣的绝佳效果。
我们来看这首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
词曲的上阙与下阙的前部分词曲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晚风、笛声等晚景,衬托出清冷落寞的气氛。
上阙与下阙的后部分则与前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热爱诗词的朋友知道,诗词忌重复,但在这首词中,李叔同却运用了大量的重复,然而这些并未给人繁琐絮叨的感觉,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并赋予这首词曲特别的美感。
李叔同的诗词,大多简洁自然,空灵轻盈,蕴藏着禅意,在这首清词丽句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我们。他的歌词犹如一杯清茶,清淡纯净,淡中知真味。
后记:
李叔同的“送别”讲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构筑的却是人生的天问风景。
他的词和曲完美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和符号,至今唱响不衰,不仅成为许多人心中离别诗的经典,不论歌曲、电影还是现代诗歌,《送别》都被重新演绎不断翻唱。这些改编从某种角度也是反映它的不可替代,但它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