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话题,我想聊一聊低效率的社交,不如高效率的独处。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话题呢?
其实,强迫自己写作也是对自己逻辑思维、推理,甚至是写作组织能力的一种刻意训练。因为,人类,必须要通过刻意训练才能够提高一个层次。
例如现在,我边听着《阿甘正传》无字幕版,边写作,也是在刻意训练自己多层次多线条型思维,以及大脑自动的识别和切换重点的能力。
其实很多毕业多年后的朋友,都会有一种深刻的感触,就是遇到职业生涯的瓶颈期。困惑要怎么做、怎么选择,才能让目前温水煮青蛙的困境破解。
所以对于我这么具强烈惰性的女性来说,我必须需要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比如说每天在公众号里发一篇原创文章,来强化自己的知识更新和逻辑思维训练。
我们经常会探究,作为一个商人、销售、业务员、律师应该怎么去开拓市场、获得商业机会、拓展案源、怎么去获取项目或者是得到更多的案源渠道。
于是,促生了大量的业务员、销售、中小企业老板或营销型律师忙于各种会议的现场交换名片,能与各种课程、会议现场的朋友交换名片,重点就是为了获取别人的信息,然后再加上别人的微信、QQ或者是电话。这种方式我一点都不反对,可是就是质疑,有没有想过你花了大量的时间,两个月加了四百个人,真正有合作的有几个?
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花费在人际交往上,走马观花一样的认识了各种不同的人,但是别人和你的契合点是什么?
交朋友?算了吧。用真诚打动客户成为朋友这种事情确实大量存在,可是前提是他是你的客户。
找合作伙伴?那你认识的人实际上对你的业务和能提供的合作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大量的人在同样的会场发放名片,业务重合的也很多,你的业务亮点在哪里?
如果说这些问题都没想明白就大量去发名片、请吃饭,参加各种聚会,那么我们在面对这种低质量的社交的时候,花出去的时间是否值得。
大学的时候,我选修了一门社会调查的课程。其中一种获得你想要做的事情是不是靠谱有没有市场的非常好的方式就是做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里需要排除一部分非真实意愿表达、非认真意愿表达。所以当时问卷调查还风靡一时,专门有同学成立了这样的公司,开设了专为公司、团体和政府部门寻找问卷样本、对象、设计问卷内容的网络公司。曾经在那时候赚了不少钱(ladylian原来的同学许多都是明确自己未来是要做生意的,所以许多在本科阶段就开始琢磨各种类型的商业模式。)
为此,我在前两天的一篇帖子里做了一个小调查。
问题:如果你是委托人愿意选择哪类律师?
答案:
1、工匠型律师
2、营销型律师
3、管理型律师
在做了问卷调查的朋友里,73%的朋友选择了1选项,27%的朋友选择了3选项。出乎我意料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选择营销型律师!!!!!!
这真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
对于公司来说,有一些公司的老板往往是做市场营销或者最初的营销员开始的,因为他掌握了一个公司最需要的源头——客户源。
但是律师这个行业其实和医生有类似之处。和医生一样所谓的越老越吃香,越专业越吃香。你去医院看病选医生,除了看医生谁的学历高、谁的成功案例多、看医生多大年纪外,肯定还要看医生的医疗特技是不是适合治疗你的病。
律师也一样,面对的客户群越来越年轻化,特别到了当客户群偏向80后、90后这些用惯了大众点评网、淘宝网的亲们,怎么着也要把你律师的简历通过各种网络方式正面侧面了解之后,再面谈后肯定你的能力了,才会选择你作为他的律师吧。
那这部分的客户群体中,大脑也会很自然习惯性把律师划分成好评、中评、差评。
这里我不肯定法律界的大众点评网多久会出现,但是我总预感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这个事关公司、当事人自己切身利益的评价体统肯定会出现。
那这也就意味着,营销型律师要么+管理型律师 ,要么+工匠型律师。否则简直就面临没人选择,未来都没有人选择还幻想什么接了案件给工匠型律师来打工?
让我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
当时我刚刚进入律师行业的时候,我的导师是一名原来曾经在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工作的老干警,后来的知名刑事辩护大律师。
原来的他是省公安厅和省检察院一名绝对的技术骨干,拥有西南政法大学最早一批优秀毕业生荣誉,同时也是拿过全国的刑事鉴定奖项的。这位老师无论是在省公安厅、省检察院或者是基层的派出所以及基层的检察院,都有广泛的人脉。但是我们三个助理在跟从他学习律师业务的一年半时间里,没有见过他去拜访过任何一位他的人脉关系,也没有见过他给任何一名前同事送过礼或者打过问候电话。
唯一记得的他和原来同事的私人联系是,他原来的一个同事因为买房打电话给他要借钱,他当时正在接待当事人谈案件,所以也是随便说了两句就挂了。
我算了算,一年的我的实习律师时间,我们共办理了八十多个诉讼案件,还处理了不少公司法律顾问业务,并且每一个案件都认真讨论,研究法条,查询司法案例,和各类专业人士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而我和他,除了出庭、看守所、检察院,以及出差路途外,其余的办公时间几乎都在办公室。案件看上去就已经很多了,我的老师居然完全自己写作完成了他的一本几万字的律师办案心得。已经在2011年出版发行。
同时,我们还整理了10篇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刑事案件经典案例发表在《在天平与宝剑面前》(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中。
我还整理编写了两篇经典案例发表在了2011年、2012年的《知音》蓝盾法制专栏里。
而整个过程中我们居然没有一天加过班!
因为我老师的概念是,他反对加班。他要在有效的八个小时工作时间之内,高效完成所有的工作。他认为任何的加班,可能从另外一个侧面恰恰反映了,工作效率低下。
记得当时老师给我的经典名言,印象最深的,有两句。
第一句:
他说:“小连,你的一生中,如果把两件事情做好了,人生,也就差不多完美了。第一个,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第二个,把坏的事情变好。
这两句话,在我后来无论是办理案件还是面对生活的时候,每次我遇到困难,我都在想,我要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如果遇到一件让自己非常难受的事情,我会想我要把坏的事情变好,就是这么两句魔音让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正应了道家名言——大道至简。
第二句经典名言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我们一定要把效率和效果结合在一起,光讲效率没有效果,那么这个效率是无用的。有效果了效率太低,效果也减了一半。
所以当时我训练了许多原本我不具备,或者很弱的能力。
他的开庭过程是通过逻辑推理、从证据的细节、以及证据之间的矛盾,甚至通过鉴定里面存在的瑕疵结合法律规定来进行,非常有血有肉的,分析和辩驳,吸引了法官、检察官的仔细聆听。
所以我的老师的庭审,法官甚至看到开庭通知上律师是他,就自发的组织来参加庭审,等庭审结束后,还会主动上前来跟他交流案件心得,请教法律建议。他的一些庭还专门被安排成了示范庭。
他的客户,有原来办理刑事案件的刑警发现他能力很强,主动提到这个律师切实为当事人办事不是大忽悠,客户慕名而来的。
有法官跟别的当事人提到他的,也有在庭审中看到他开庭的惊人表现后,委托别的律师的被告人的家属,推荐其他朋友来找他的。也有看到他发表文章中的律师观点后主动上门找他的。
这些方式,是真正的,开枝散叶。
每个成功的人,都曾经有过某段孤单积累的岁月。
他曾经跟我说,以前他在技术鉴定办理案件的时候,那些孤单的日子,都是一个人独自面对着细胞标本、尸体、、血液样本,毛发标本、唾液标本,这些东西,在他面前并非那么枯燥无味,他只是在脑子里面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他一定会要通过这种刻意的训练,总有一天,让自己将训练和积累了这么久而形成的能力,发挥出来。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听过他反复说什么证据链、证据链断了或者证据链需要一环扣一环这种粗浅的表达。恰然我听他给当事人的分析,总是从这个案件最本质最核心,最能够一击即中案件要害的细节问题去谈。而反复提证据链这三个字,恰恰是我最反感听到的。毫不客气的说,是个人都知道证据链。
有一类型律师,我听过谈案件的过程,整个过程我除了听到证据链三个字最多之外,其他的内容都没记住,据我所知,有的人居然还说开庭自己都不需要阅卷就可以知道这个案件是大概什么样子,该怎么去开庭。
请问,你是算命的吗。算命的有几个算的准的。律师职业道德非常重要。
所以我觉得低效率的社交不如高效率的独处。
时间有限,当自己在专业领域,在管理的能力上面,都没有提高时,也就是说,自己缺乏一个时间段去让自己积累能够和更高层次的人对话的能力时,去大量社交是在浪费时间。
一个人独处的高效时间,
可以阅读买了很久一直没有读的书,补充精神粮食和业务子弹。
可以打扫收纳屋子,让自己在宽敞舒适的房间里面生活学习。
可以学习一门拿手菜,在下次聚会的时候让大家品尝到更好吃的美味。
可以画一幅画,为自己的家添置一副自己劳动所得的艺术品。
可以好好熨烫漂亮的裙子西装,擦亮皮鞋,搭配套装,让下次出门更闪亮。
可以准备自己一直想要获得的一份证书考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丰富了,并且激发了更多的新点子。
就像没电了充电,充满电了,再出去照亮自己的路,能量更大的时候,还能照亮别人的路。当你觉得怎么努力都没用的时候,是不是想想,自己需不需要认真独自充充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