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吹空调不舒服,去超市购买电风扇。 商家随着时令,大批风扇上市。品种繁多,规格齐全,看得人眼花缭乱,挑着挑着,突然想起了妈妈的那把旧巴蕉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沒有风扇,更沒见过空调了。农村人家,一把巴蕉扇,就解决了夏日的酷热问题。 家里有把旧的不能再旧的巴蕉扇,颜色已全部泛黄,边是用布缝起来的,中间已有裂缝,一看就有了年代。 大热天,大人们去田里干活,小孩子们不用下地,可以在家尽情玩耍。 只见妈妈干活回来,满头大汗,一手用毛巾擦汗,一手拿起木瓢,在桶里舀一瓢水一喝,然后就摇起了那把巴蕉扇,坐在门墩上使劲儿的扇着。 一阵摇扇乘凉过后,妈妈麻利的做好了饭,全家老小,端着大碗小碗,在门道里吹着小风吃着午饭,而此时的妈妈,又坐在门墩上摇起了巴蕉扇。叫妈妈吃饭,妈妈摇着扇子说:“你们先吃,不用管我,让我再凉一会儿”。 那时,在关中一带,男女下地干一样的农活,回家后,男的可以躺着睡觉,女的还得给一家老小下灶做饭。过去称赞女人们勤快,现在看来,那是一种可恶的陋习。 午饭后稍加休息,大人们又顶着烈日下地干活了。只见妈妈头顶草帽,肩上搭着条白毛巾,又出门了。 晚饭后,几乎所有的农家,都在支櫈子,卸门扇,在各自的门前,搭起了乘凉床。远远望去,乘凉的大小床子密密麻麻布满了街头,成了一条风景线。 这时,只见大人们端着茶缸,摇着扇子,饶有兴致的说着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们东跑西跑,一窝蜂似的跑到这家床头玩玩,又去那家床边转转,忙得不亦乐乎。玩累了,就各自回家,躺在自家凉床上听着大人们说话,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我似睡非睡,看着妈妈还不停的摇着那把巴蕉扇,不过不是给她扇,而是给躺在妈妈身边的我扇。此时的扇子有两个作用,一是乘凉,二是扇蚊子。妈妈不停的扇着,我也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半夜时分,天渐渐的凉了下来,大人开始叫孩子们回家睡觉,叫不醒的,只好被大人们抱回去了。此时,家家都在叮叮咚咚拆凉床,安门扇,不一会儿,整个街道又恢复了原形,一片空荡,一片寂静。 整个三伏天,妈妈的那把巴蕉扇,一有空就一直在摇着,不过还是给我们孩子们扇得时间多。每到晚上,家家支起的乘凉床,还是大人们睡的少,孩子们睡的多。就这样,一把巴蕉扇,一席乘凉床,熬过了三伏天,也熬过了我的童年...... 时过境迁,现在,空调、风扇替代了巴蕉扇,还总觉得不是太舒适,比起妈妈的那把破旧的巴蕉扇,那更是差远了。因为,这时,是用电器在扇,吹的是机械风,那时,是妈妈在摇扇,风里有妈妈的亲情,当然感觉不一样了。 2020年6月7日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