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
框架效应
即使面对同一问题,只是表述的不同,人们的选择也会不同。一般来说,框架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使用第二语言时消失,因为使用第二语言会耗费比母语更多的能量,只好由懒惰的系统二亲自出马。
不同的框架引发不同的直觉
同等价值的东西,认为自己的东西价值更大。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例子:一组朋友收到马克杯,一组朋友没有收到马克杯。收到马克杯的朋友愿意花五块钱把它卖出去,而没有收到马克杯的朋友只愿意花一块钱来买。
前景理论
当人遇到好的结果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风险规避;
当遇到不好的结果时,通常会选择冒险博一把;
信息过载&复杂问题
当面临复杂问题时,系统一会“不得已”的去“偷懒”。会去选择一个相对简单的答案去作答,而并不是去解决问题。
启发式VS算术式
启发式是人根据一定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做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式。启发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它是一种较为简便方便的方法。
可得性启发
根据进入心中的容易和鲜明程度,来判定事件发生的频率。
例子:开汽车和坐飞机哪个出事可能性高?过分的去关注罕见事故。
代表性启发
遇到不确定事件时,我们通常运用以往经验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判定和预测。
70年代美国图书管理员和农夫的比例是1:20。
证实性偏差
当人产生一种信念或观念时,在人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时,就会产生一种寻找支持这种信念的倾向。
例子:记者只会访问他认同的专家,只会去报导他认同的专家的观点;学生在写论文时,只会去搜集他认可的数据;老板在招聘员工时,只会招聘符合他需求的员工;
锚定效应与调整不足
人们将已知信息作为基准点,并锚定该点来进行判断。
设定好基准点后,便不会脱离该基准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