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论奢侈度农村婚礼场面当然要比城市逊色许多。但其喜庆的仪式感和热闹氛围是城市无法比拟的。
农村地域辽阔,各地婚嫁的习俗是不同的,我们经常所说的"十里乡俗不同",主要指的就是农村各地婚嫁和丧葬的习俗的差异。
白鹿原上自有它千百年来沿习下来的独特的婚嫁习俗的。
青年男女18一2O岁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现在的年轻人自己可以主宰自已的婚姻,不再象从前那样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还是要与父母沟通,参考父母的意见的。而且还要找一个媒人,这是乡下的习俗,乡下的农村是非常注重形式的。
男女双双接触一段时间,经过一定的了解,感觉能对上光,合得来,彼此有共同语言,这时就由媒人出面往返于男方和女方的家庭,商议财礼事宜。男方需向女方家拿出一定数额的聘金。
男孩女孩商量好结婚日期,又得由媒人去女方家订婚期,女方父母会对男方提出条件,过去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后来演变成"三金"即,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这些面子上的事还是必不可少
的,否则,会被村里人笑话的。
结婚的日子一旦订了下来,男方家庭就全面进入了紧张有序的结婚筹备工作之中。收拾房子,买一套时兴的床垫和家具,扯布缝制喜字绸缎被子,床单被罩。缝制喜被将要完活时请村中儿孙满堂的全命妇人,收尾缝上几针,祈求吉利。
结婚曰的前三天,男方就挨家挨户地请本家人(也有叫自家人)来帮忙,也就是说值祀这天正式进门了,搭帐篷,盘锅头,垒扯灶等。
接着请当地的大厨。现在有许多人家雇请"服务队"。前一天晚上蒸碗子。有烧肉肘子,酥肉粉蒸肉,丸子八宝甜盘子。这些都是结婚当天晌午间的席面。
前一天后半天就要贴好吉祥喜庆的大红对联,大多数人家都要彩门楼,门两边放置两只大张口的雄狮。
第二天就是大喜之曰。现在也盛行迎亲车队的。不过我还是觉得没有过去步行的热闹。早上九十点钟,满面春风的新郎官胸前别朵大红花,在媒人和伴郎的陪同下,随着搬嫁妆的小伴子抬着花架子一路浩浩荡荡踏上迎亲娶亲的征途。
到了女方家门口,噼哩叭啦放一串鞭炮,提示对方迎亲队伍来了。
女方家的人赶紧关上大门向新郎官讨封,新郎官他们不住地说好话,从门下的缝隙递进一个红包,对方嫌少,讨价还价,又递进一个红包,吱呀大门打开,众人簇拥着新郎官向院里走去。
"耍女婿"是必不可少的,婆娘媳妇一窝蜂地撕扯新郎官,给他抹个大花脸,向他讨喜糖吃。为得是图个喜庆和乐呵。伴郎提前就预备着喜糖,花生,瓜子之类的,不住地向众人分散,分散不及了,干脆向远处抛撒。
按照当地风俗,女方给新郎官是有顿臊子面的,这是一种仪式。那些中年妇女捉弄新郎官的点子不少,要么他们暗地里在新郎的臊子面碗底埋个小馍头,要么他们偷偷地给面里放很多的盐,等着看新郎官出乖露丑出洋相。
有的伴郎很精,能识破阴谋,很快地将新郎官面前的饭碗调个个儿。新郎官便平安无事了。
女方把所有的陪嫁物品装入男方的花架子上,小伙子们嘻嘻哈哈抬上花架子快步如飞,早交差使早清闲,单等开饭入席吃席面。80年代,女方嫁女时兴给女儿陪一个大柜子,因为那时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粮食连年丰产,大柜子可以装粮食的,是个大件,得用小四轮拉。
新郎的家里红红好不热闹,帮忙的婆娘媳妇把新郎的妈打扮成男了的模样,把新郎的爸打扮成女人的模样,给他戴上母鸡窝式假发,披红着绿,胸前衣服内揣上两个馍充作奶头。老两口成了戏剧中的反串角色。
大约下午一点左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新娘子在庞大的娘家亲朋好友的送亲队伍簇拥下回来了,鞭炮声震耳欲聋,烟云缭绕,门口那两位反串男女,摇旗欢迎。村里的小孩子蹦蹦跳跳地喊着"看新娘子喽,看新娘子喽"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送入洞房。主要仪式就算完毕了。
开席了,一对新人打执壶擎杯,延席向长辈敬酒,这酒可不是白敬的。有红包的。"这是咱爸",新郎给新娘子作了介绍,执壶倒酒,新娘子叫一声"爸",顺手敬上一杯,爸给一个红包。"这是咱妈"。"妈",又敬了一杯,妈也给了一红包。"这是咱舅","舅",又一红包,"这是咱姑","姑"又是一红包。咱哥,一个红包,咱姐一个红包。一圈下来,收获颇丰。
洞房花烛夜事先有人在新郎和新娘的床褥到处塞着枣,花生,瓜子寓意为早生贵子。过去,同辈小一点和晚一辈的后生们在晚饭后是要来闹洞房的,"三天不论大小"他们绝不会让新娘生的。你捏一把,我摸一下,有时还叫新娘子唱首歌。现在没人闹洞房了。
现在,农村过去的一些习俗正在慢慢地淡化。可能有一天会被城市的时尚和新潮所同化。但肯定是会向着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