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培训行业久了,经常遇到很多焦虑的家长。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竞争压力很大。一重重的艰难险阻,一遭遭的曲折阅历,让家长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热衷的口号和执着的信念。
那么问题来了,“急”真的有用么?
(一)
前不久就遇到这样一个家长,孩子还没有来上课,妈妈就加了我的微信。当时我同意的时候,内心是比较忐忑的,因为一般这样的家长比较“难搞”。果然,孩子才过来上了两次课,家长就过来一顿炮轰式的信息威胁论。截选片段如下:
当然,我能理解家长急切的心情,以“不上补习班”来威胁老师,可见家长已经无计可施了。但是从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分析出两点:第一,家长认为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老师有义务和本事在短时间内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想方法;第二,培训机构的老师已经是家长最后的杀手锏了,也是最后的希望。
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变成家长与老师的交易与威胁,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逼迫与手段了?
“急”是一种病,得治。
我不否认现实的残酷,但是我们一切都是为了求得一个好的结果,“急”是没有用的。
我当时还是比较气愤的,甚至想,你孩子不来上补习班了,那他还是不会改变学习习惯。对我来说只是卡上少了一点工资,但是孩子损失的是前程,家长丢掉的是期望。然而只是生气三秒钟,又屁颠屁颠得去给家长疏导情绪了,宽慰她不要着急,孩子正在进步中,需要时间。谁让我是吃这碗饭的呢?服务行业就是让顾客宽心、舒心和放心。家长就是上帝呀,学生都是太子爷。
然而我去道歉也好,解释也好,都是源于我的职业素养,不是因为我低人一等。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低头了,不代表我们错了。我大约解释了几分钟,就不去回复她的消息了。我不会去承担本分以外的责任和苦果,我做的是教育,不是陪聊。
孩子妈妈冷静下来大概也反思到自己的冲动和鲁莽,第二天一大早就给我发了语气温和的信息,还祝我“中秋快乐”。那时候我正准备骑共享单车,扫码的时候看到消息,也给她回复了一句“中秋快乐”。
正准备把手机塞进包里,孩子妈妈很快回复“老师,以后这孩子交给你了,辛苦(比心/玫瑰)”。
我忽而想到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又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内心一下就柔软了下来。是啊,这孩子的妈妈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平时在自己公司都是高高在上,众人拥簇,说一不二的。现在为了孩子向我放低姿态,可不是柔软的“父母心”么?
还记得孩子第一次来上我的课,就和我坦言他妈妈是小学毕业。从孩子的眼神里面看出来一种复杂的情绪,无疑他是爱妈妈的,甚至有一股子敬佩之情,但是又觉得妈妈文凭低,有时候不懂得学业上的事情。我感觉,他对自己的妈妈,算是些许遗憾吧。我当时就对他说,“你妈妈很厉害,很不容易。她能办这样大一家公司,这中间的艰辛是无法外道的。你妈妈五十岁了,没有学上是时代的悲剧,并不是她不够努力。你妈妈很关心你的学业,你很幸福。有这样的妈妈,值得骄傲!”
我记得自己当时就是给这个家长回复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都能够理解的。以后我会多关注孩子的,有问题咱们及时沟通,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不一会儿家长回复过来了,是一条语音。在此之前这个家长无论多忙,打字多慢,都会打字回复的,很多时候长篇大论,着实辛苦。但是我知道,从此刻开始,孩子妈妈已经十分信任我了。这种信任感,令人感动,也是我从事这份行业的初衷。
经历过这件事情,孩子妈妈对我放心到,我说课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还是尽力帮助我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事情。很快孩子第一次月考了,本来根据校情,这个孩子所在学校月考阅读理解一定会考名著阅读的,结果这次学校耍了滑头。我们精心准备的三堂名著阅读课都没有发挥作用。
孩子成绩出来后,妈妈第一时间把试卷拍照片发给我了,说让我帮着看看,订正有错误没有。从分值上来看,孩子原来返校考81分,现在还是81分(总分100分),似乎没有进步。但其实,孩子是有些进步的,因为小学升初中,难度上去了。但是在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业里面,不缺乏有家长因为不进步过来骂老师,投诉老师的。
我想我很幸运,孩子妈妈从头到尾没有责怪我一句,连一点点负面的意味和情绪都没有。因为她知道我经常为了这个孩子加班加点备课,她知道我尽力了,也知道改变需要时间,还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性格特点,给我的工作提建议更好的解决问题。但其实我心里还是有些许难过和愧疚的,因为家长的信任,也因为这个孩子的努力和配合。
(二)
但是第二天,我就受到了同事的“谴责”,这个同事是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就是陪学生写作业,督促他们完成学业任务,和家长协商排课时间,开家长会,续费等。而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做好一线教学。简单来说,我们就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荣辱与共,一起挣钱,一起罚钱。本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觉悟。这位同事可能觉得我无知挡了她的财路,觉得我的无能毁了她的一世英名。但是我确实只是给这个孩子上了五次课,五次课就可以改变命运么?连家长都能够体谅和理解,为什么一个战壕里的同事不能够换位思考呢?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教育不再纯粹,不再是教书育人,而是金山银山!
“这孩子的综合素质很好,就是讨厌语文!这次基础知识做得很差,你以后每节课要给他听写!”她坐在我对面,信誓旦旦,很有公校里面教导主任的意味。
“首先,孩子最近正喜欢上语文,兴趣越来越浓厚了。其次,我做过试卷分析报告,从数据可以看出来,孩子最差的并不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反而是正确率最高的板块,之所以看起来扣分多,是因为试卷分值分布不合理!另外,我基础知识每节课都在抓,这次考试课内基础知识只扣了一分!他很努力,所以你不必着急!”我想我的语气应该不太温婉,但是也没有咄咄逼人,最多摆事实讲道理。
班主任哑口无言,只弱弱得望着我,带着些许疑惑,“孩子每一道题具体拿多少分你竟然都知道!”
“是啊,成绩出来,家长就拍给我了。所以我抽空做了试卷分析,为后期的教学做准备。”我语气很平淡。
“不是我着急,是家长着急!”
“可是这套卷子并不能说明什么,它出得不合理,和中考题型相差甚远。执着于这张卷子,对孩子的前程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家长要看的就是眼前的成绩,不是么?”
“是么?好吧。”我已经不想多言语了。
其实家长哪里只看得到眼前结果了呢?我记得家长前两天还和我谈论,孩子的目标是浙江大学,让我慢慢帮助孩子疏导思想,说孩子还小,思想很懵懂,觉得浙大好,就想考浙大,但是起码上进的想法是好的。家长已经考虑到五六年以后的事情了。
最后班主任带着我写的分析报表,离开了我的办公室。人人都在着急,但是有的着急一片真心可以理解,我愿温柔以待;有的着急带着不纯粹的色彩,不好意思,唇枪舌剑也是最后一次了。我不是那么看重钱财的一个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每个人各司其职多好,我坚持我自己的原则,你攫取你自己的利益。若能两不相犯,我必平静以待。
(三)
前两天去和朋友一起吃饭,我们工作单位很近,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实在是因为我因为工作每天加班,连个单休都没有。连续几个月,我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学生,家长和同事打转。
朋友见我如此疲倦的眼神,笑着说,“你真傻!”
“怎么就傻了?”我把筷子放到一边,静候她的解释。
“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在搞教育,一个人的坚持很累的。”她优雅得喝了一口酒。
“是的,我也发现了。以前我很努力,发现家长和领导并不认可我。尽管学生喜欢,成绩也进步了,可是家长不知道,领导不知道。有些学生就被转走了,最后我还是个穷光蛋!”我说这话,有些愤慨。
“但是后来我改变了,我懂得我该去和领导汇报工作,该和家长多反馈多交流。我若没有助力,既站不稳脚跟,也挣不到钱。做教育,说白了还是得要钱,我总不能被环境逼成另外一个样子,或者干脆离开。”我闷声喝了一口饮料,颇有举杯消愁的意思。
那天回来,骑着单车,迎着风,路上很宁静,竟然有一种寂寥而悲壮的情绪。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吃了那么多的苦,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到头来,不过是仰人鼻息,在理想的硫酸里挣扎罢了。
我呀,无非是坚持一份纯粹,无非没有忘了“教育”二字。但是到底是我错了?还是大家错了?!可能是我吧?要不然,我怎么在精神和生活上,过得这样孤独,这样累。
大家都在急哄哄得往前赶,而我呀,太慢了。脱节的是我,孤单的是我,但是我始终相信,纯粹的,本质的东西才是好的,并且是永恒的。
教育系列短文,不定期更新。
愿用最平实的语言,
记录工作中最真实的案例,
为家庭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
提供一些素材和思考。
欢迎笔友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