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该不该认真听课?该不该和老师建立除点到叫名字的其他联系?
前者答案在变化,不该认真听课时是自以为是的心态,老师讲课太烂,没有看的见的收获,我可以做主不认真听讲,考试前自己看书突击一下效率更高。
实际情况是,上课的环境,老师讲的内容我们是无法掌控的,不能说我想听段子,老师你讲个段子吧。
能掌控的是自己的态度。大学是学校对学生的投资,也是自己对自己的投资,没有主动的态度,本事是学不到的。
一般来说,预习在大学里可能只是老师在做的事情,我们没有为课程或者专业提前付出,应该做好的,没有做好,拿着各种的理由给自己台阶,玩着各种的不游戏让自己“快乐”
今天觉得老师上课讲的烂,不认为听课;明天走进实习公司觉得差,不投入敷衍工作;不想自身的问题,轮回下去会死在这样的不主动习性上。
认真听课了,有些话想说,真在学习的人会主动的提前准备,或者课后自己弄懂,环境还是没怎么变,上课有趣了,是自己的看法改变了。
国际市场营销学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罗爸往期的节目《看不懂的英美法》,我很兴奋,认真在听,跟着罗爸思考,中间有三次数了一下班上有多少同学坐着板凳在看视频节目,5个全是我们班的同学,算我在内。
当时心里就冒出一句话,大四了还不识货,可贵的是思想不是看起来能立竿见影的干活,自己很水,能用上多少干货。
关于视频的收获,创新组织的启发有三点,需要有担当负责人的员工,有一群愿意分享冲在前线精英,允许犯错快跑迭代的价值观。
课间分别和老师聊到罗辑思维的音频节目,老师说现在音频节目只有10分钟左右了,每天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也就没怎么听了。以前40几分钟一件事情,一本书或者现象和思想,从开始到演变的过程,从不知所以的视角拉到身边发生的事件来分析,很有意思。最后老师说了一句,现在他一门心思在赚钱了,我不太喜欢这样的。
罗爸没有代替老师思考了,知识付费的方式一时还接受不了。在某些方面认知不愿意提升。不能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来看待我和老师之间的不同看法。
我觉得我和老师的不同,她们觉得有意思,罗爸是读书届的网红,我是真的喜欢。
一个有着1000万级别粉丝的古典老师,为何超级个体的订阅用户只有7万左右呢?虽然粉丝和订阅用户没有因果关系,这样比较也不严谨,但我想说的是,知识付费是一张网,一道门槛,把那些真愿意投资自己的人,和在老师看来值得遇见和投资的人区别开来。
不愿意为自己的投资花钱,等于是不愿意承担风险。手机上各种付费产品,见不到老师的自学没有兴趣真的难坚持,没有伙伴很容易放弃,不要搞那么懂的微信群干嘛呢,给学习者一个虚拟的课堂感,奈何现实的课堂也不认真听课。
上课该不该认真听课,真的该,我的提前准备是课外阅读。和老师建立联系很有成就感,老师也愿意给机会敲打敲打你。
最后,我对于远大目标的看法,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就而止步不前,途中会迷茫但不会迷路;路边人深处的橄榄枝,诱惑人的罗生门,不会轻易动容,多几分从容。
罗爸说,他20年以后想要变成什么样子,剩下的只有添砖加瓦。我想过20年后的事,很模糊。但是4年内很清晰,去更好的城市,读更好的大学(公司)一直这么写下去。
如果硬是拉着走在你前面很远的人,回答你的感无准备的问题,那时一种残忍。如果还是要问一个能给对方带来启发的问题,那是一种尊重,表明你正在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