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这首诗是一首“思妇诗”,顾名思义,讲的是思念丈夫的妇人。
一首“思妇诗”,怎么会取了一个毫不相干的“卷耳”为题目? 那是因为《诗经》以前叫《诗》,诗就是那时候的歌,不但能唱,还能押韵。只是时间久了,汉字的很多读法,已经很那个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才不押韵了。称之为“经”,那是两汉的大儒们,把它奉为“经典”,所以才改成了《诗经》。而且这些《诗》还没有题目,为了方便记忆,只好按照最简单粗暴的规则:取每一首诗的第一句前两个字作为题目,或者提取两个字做题目。不光《诗经》这样,《论语》每一章起名字,基本也是遵循这个套路。
回归正题,既然是“思妇诗”,那思念的那个人肯定是不在家的,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第一节说,女子出去采卷耳。卷耳就是苍耳,嫩芽可以吃,成熟的苍耳果实,可以入药。
如果你仔细看《诗经》,你会发现里面的女人们,基本上把田野里能采来吃的都采了一遍。
这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粮食不够吃。为什么不够吃呢?后面会讲到的时候,我们再细聊,今天就暂且按下不表。
女子采卷耳,连浅浅的小筐都没盛满,想起了离家在外的丈夫,心里很难受,干脆把筐丢在了大路旁。
接下来,后面三节画风突变,讲起来了丈夫的事儿,而且很奇怪地是,竟然还是用第一视角讲的,讲的都是“我”怎么样怎么样。
崔嵬,指是高而不平的土石山; 高岗,指的是高土坡; 砠(cú),指的是乱石岗。总之,“我”骑着马出现的地方,都挺点儿背的,反正是路不好走就对了。
既然走的人这样的路,“我”的马也跟着受了不少苦。一路走来,动不动就过山头,马就扛不住了; 先是腿软了(虺隤 huī tuí),紧接着病了(玄黄),最后连路都走不动了(瘏tú矣),仆人也跟着病倒了(痡pú矣)。
那“我”这一路是何种的心情呢?“我”的心里也很难受,只能一杯又一杯,借酒浇愁,希望自己能不那么思念妻子,因为实在心里堵得慌。
这首诗最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女子出现了,采卷耳心不在焉,在大路边撂了筐子。男子凭空出现,一路跋涉,马也跑不动了,仆人也病倒了,却只能借酒浇愁愁更愁。女子怎么就知道了丈夫经历的这一切?
答案是:她不知道,她猜的。
“我”的视角,即是丈夫的视角。如果是用视听语言,那就是女主角在单相思,想象中浮现了丈夫艰难行路的情形。她还进一步幻想,丈夫假酒浇愁,思念自己的情形。
这不是“玛丽苏”的剧情吗?很多女生是不是都幻想过这样的场景,幻想着心中所想的那个他也正在思念着自己吗?
诗里的“我”在想她,非常想她,惨兮兮的时候,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她。
然而,这只是女子单方面的想法而已,可能只是女生太过焦虑,想要通过这种想法来安慰自己。
因为不管她是出于关心,担心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还是她只是思念过度、为自己寻找心里安慰,无非是为了求证一件事: 他是想我的,爱我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一直都是这样想他呀。
写“我”想她,只是为了说明她想“我”,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样是为什么前面说,这首诗非常高明的原因。中国人委婉、内敛的表达方式,源头就可以追溯到类似这样的古诗中。
这样一想,顿觉地这个女子有些可怜。她对丈夫那是真爱啊,爱到自己编出理由来骗自己,真的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诗经》专题第3篇,总第003篇。